一种配电网调度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37002发布日期:2024-01-16 12:5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调度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1、电力系统作为碳排放来源的重要主体承担着减碳减排的重要使命责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化转型的重要途径。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因素是用低碳清洁的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ress)代替高污染的传统化石能源,因此近年来我国的风力发电机组(wind turbine, wt)和光伏发电机组(photovoltaic array, pv)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然而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出力受不可控的天气影响因素较大,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会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巨大冲击,与此同时,需求侧用户用电行为的随机性也会加剧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传统的“源随荷动”运行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含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行需求侧管理发电侧调节能力匮乏的有效解决途径,电力系统运营商通过动态价格信号引导例如可调节负荷(adjustable loads, als)和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s, esss)等需求侧的分布式资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ders)来配合电网的优化调度运行,能够充分发挥分布式资源在实现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 dr)方面的调节潜力,提升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实现“源网荷储”智慧联动电力系统建设。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配电网调度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调度方法,包括:3、获取配电网系统数据;其中,所述配电网系统数据包括系统基准负荷需求信息、可再生能源出力信息和线路网络损耗参数;4、基于所述系统基准负荷需求信息、所述可再生能源出力信息和所述线路网络损耗参数,进行基准潮流计算,以构建二阶锥松弛潮流模型;5、采用机会约束规划,基于预先配置的用户负荷信息与所述可再生能源出力信息,构建源荷不确定性模型;6、至少基于所述源荷不确定性模型,确定所述二阶锥松弛潮流模型的第一目标函数;7、根据所述二阶锥松弛潮流模型,计算节点碳势;8、至少基于所述节点碳势和所述第一目标函数,构建配电网调度目标函数;9、根据所述配电网调度目标函数,对配电网系统进行优化调度。10、进一步的,所述二阶锥松弛潮流模型通过如下式(1)-式(8)确定:11、;(1)12、;(2)13、;(3)14、;(4)15、;(5)16、;(6)17、;(7)18、;(8)19、其中,为配电网中所有输电线路的集合,为在时刻节点的下游支路流过的有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下游支路流过的无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上游支路流过的有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上游支路流过的无功功率,为节点的上游支路的线路电阻,为节点的上游支路的线路电抗,为在时刻节点上游支路的线路电流值,为在时刻节点的有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无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节点电压值,为在时刻节点的节点电压值,为支路的线路电阻,为在时刻支路流过的有功功率,为支路的线路电抗,为在时刻支路流过的无功功率,为在时刻支路流过的电流值,为在时刻支路的线路电流值,为在时刻节点的风机注入有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光伏注入有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发电机注入有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储能系统注入有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负荷有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发电机注入无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负荷无功功率,为在时刻支路流过的电流值的平方,为在时刻节点的电压幅值的平方,表示范数。20、进一步的,所述二阶锥松弛潮流模型满足:线路电流和节点电压幅值约束如下式(9)、配电网向主网购电约束如下式(10)以及配电网侧配备的发电机组约束如下式(11)-式(14):21、;(9)22、;(10)23、;(11)24、;(12)25、;(13)26、;(14)27、其中,为在时刻节点的节点电压值,为在时刻支路的线路电流值,为在时刻节点的发电机注入有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发电机注入无功功率,为线路电流平方值的上限,为节点电压平方值的上限,为节点电压平方值的下限,为配电网在时刻向主网购入有功功率的下限,为配电网在时刻向主网购入有功功率的上限,为配电网在时刻向主网购入无功功率的下限,为配电网在时刻向主网购入无功功率的上限,为配电网在时刻向主网购入的有功功率,为配电网在时刻向主网购入的无功功率,为接入节点的发电机在时刻的有功功率出力的下限,为接入节点的发电机在时刻的有功功率出力的上限,为接入节点的发电机在时刻的无功功率出力的下限,为接入节点的发电机在时刻的无功功率出力的上限,为接入节点的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因数,为接入节点的发电机在时刻的爬坡功率限制,为在时刻节点的发电机注入有功功率。28、进一步的,所述源荷不确定性模型通过如下式(15)构建:29、;(15)30、其中,为接入节点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在时刻的出力,为接入节点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在时刻出力的预测功率期望均值,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为接入节点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在时刻出力的预测功率误差的方差,为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准确度的置信度水平,为接入节点的负荷在时刻的用电功率,为接入节点的负荷在时刻的用电功率期望均值,为接入节点的负荷在时刻的用电功率误差的方差,为负荷预测准确度的置信度水平。3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目标函数通过如下式(16)确定:32、33、34、;(16)35、其中,为配电网运营商在预调度阶段的目标函数,为系统配备的发电机组集合,t为预设时间,为主网购电成本,为在时刻主网的售电价格,为配电网在时刻向主网购入的有功功率,为配电网从主网购入的有功功率,为接入节点的发电机组的发电成本,为在时刻节点的发电机注入有功功率,为接入节点的发电机组的发电成本二次项系数,为接入节点的发电机组的发电成本一次项系数,为网络有功损耗成本,为网络有功损耗成本系数,为配电网中所有输电线路的集合,为支路的电阻值,为在时刻支路的电流值的平方,为调度时间颗粒度,为弃风弃光成本,为弃风弃光成本系数,为在时刻系统总弃风的功率值,为在时刻系统总弃光的功率值,为系统配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集合,为在时刻节点的弃风的功率值,为在时刻节点的弃光的功率值,表示满足式(1)-式(3)、式(5)-式(15)的约束。36、进一步的,所述节点碳势通过如下式(18)计算:37、;(17)38、;(18)39、其中,为系统节点碳势向量,为节点有功通量矩阵,为支路潮流分布矩阵的转置,为发电机组注入功率分布矩阵的转置,为系统发电机组碳排放强度向量,为节点的节点碳势,为节点的上游节点集合,为发电机组注入节点的功率之和,为节点的发电机组碳排放强度,为节点的上游支路的有功功率,为节点的上游支路的支路碳流率。40、进一步的,所述至少基于所述节点碳势和所述第一目标函数,构建配电网调度目标函数,包括:41、构建需求响应模型如下式(19)-式(25):42、;(19)43、;(20)44、;(21)45、;(22)46、;(23)47、;(24)48、;(25)49、构建储能系统模型如下式(26)-式(32):50、;(26)51、;(27)52、;(28)53、;(29)54、;(30)55、;(31)56、;(32)57、所述配电网调度目标函数通过如下式(33)构建:58、59、60、;(33)61、其中,表示满足式(1)-式(3)、式(5)-式(15)、式(19)-式(32)的约束,为在时刻节点实施需求响应后的有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实施需求响应后的无功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固定负荷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增加负荷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削减负荷功率,为在时刻节点的可调节负荷功率的下限,为在时刻节点的可调节负荷功率的上限,为节点的功率因数,为在时刻节点的预测功率值,为在时刻主网节点的碳势,为在时刻节点的碳成本,为接入节点的负荷所可以接受的用电负荷波动率的最大值,为接入节点的负荷的碳减排效益指标的最小值,为在时刻节点的储能系统注入有功功率,为在时刻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为在时刻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的放电功率,为在时刻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状态的0-1变量,为在时刻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上限,为在时刻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的放电功率上限,为在时刻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为在时刻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为储能系统的充电能量转换效率,为储能系统的放电能量转换效率,为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的容量,为调度时间颗粒度,为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运行期间荷电状态的下限,为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运行期间荷电状态的上限,为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初始时刻的荷电状态,为接入节点的储能系统调度周期结束时刻的荷电状态,为配电网运营商在碳减排调度阶段优化目标函数,为配电网运营商在预调度阶段的目标函数,为负荷需求响应调度成本,为配电网中的节点集合,为负荷需求响应调度成本系数,为节点碳排放成本,为碳排放成本系数,为碳减排补偿激励系数,为在时刻节点的碳势,为在时刻主网节点的碳势,为储能系统运行成本,为系统中配备的储能系统集合,为储能系统的运行成本系数,为储能系统碳排放成本,为主网购电碳排放成本,为在时刻主网节点的碳势,为在时刻主网节点的购入功率,为发电机组碳排放成本,为第个节点的发电机组的碳排放强度,为在时刻节点的发电机注入有功功率,为系统配备的发电机组集合。6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调度系统,包括:63、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电网系统数据;其中,所述配电网系统数据包括系统基准负荷需求信息、可再生能源出力信息和线路网络损耗参数;64、潮流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系统基准负荷需求信息、所述可再生能源出力信息和所述线路网络损耗参数,进行基准潮流计算,以构建二阶锥松弛潮流模型;65、源荷不确定性模型构建模块,用于采用机会约束规划,基于预先配置的用户负荷信息与所述可再生能源出力信息,构建源荷不确定性模型;66、第一目标函数确定模块,用于至少基于所述源荷不确定性模型,确定所述二阶锥松弛潮流模型的第一目标函数;67、节点碳势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二阶锥松弛潮流模型,计算节点碳势;68、配电网调度目标函数构建模块,用于至少基于所述节点碳势和所述第一目标函数,构建配电网调度目标函数;69、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电网调度目标函数,对配电网系统进行优化调度。7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网调度方法的步骤。7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网调度方法的步骤。72、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73、1、能够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低碳性制定系统碳减排的配电网调度策略,充分发挥多元化分布式资源的灵活性优势来优化系统用能方案,在减少配电网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率,通过提升清洁能源对高碳排放能源的替代率减少了系统的总碳排放成本。74、2、能够依据配电网系统的碳势情况作为引导信号指引用户主动调整优化自身用能方案,充分激发需求侧资源优化系统整体运行策略的潜力,促进供需两侧协同互动。75、3、模型的计算求解效率高,可扩展性强,可以在配电网调度的领域中广泛推广应用。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