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0516发布日期:2024-03-12 21:1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下无线电能传输,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科学探索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水下设备被投入使用,水下装置经常工作在深水区域,承受高压力,有时还要面对极端温度和复杂地形,这些条件使得有线充电方式在物理上存在不便,因此无线充电成为了一种水下设备续航的好选择。

2、无线充电使用了电磁耦合原理,电能发射设备会生成一个磁场,电能接收设备在发射设备一定距离通过电磁转换原理将磁能转换为电能。在使用过程中,输入电源,经过电源模块逆变为交流电,交流电进入耦合机构,将电能传输到后续机构,从而给副边用电装置供电。水下无线充电技术已经日渐成熟,传统的电能传输结构使用一体式承压壳体中,传统的设计矩形的承压壳体,下面部分为耦合线圈,中间金属屏蔽层,上面部分为电控组件,其方向是在原副边耦合传能的路径上延伸。由于传统的设计承压壳体为矩形,并且尺寸较大,导致其抗压能力较差,同时大多数无线传能装置的发射端电控部分和耦合部分连在一起,不便于安装和维修,鉴于此,我们对发射端进行创新,做出了一种适用于水下大功率无线充电的分体式发射结构,特申请此发明创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2、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包括包括分体式设计电控部分和耦合机构部分;所述耦合机构部分包括原边线圈壳,以及设置在原边线圈壳上方的原边压环和线圈盖板;所述电控部分包括柱状设计的电控舱;所述电控部分和耦合机构部分之间通过l杆加强固定。

3、进一步的,所述耦合机构部分中的通信线和传能线通过穿线管通穿线管中独立设置的穿线孔进入电控舱内部。

4、进一步的,所述电控舱内部设置原边电控组,所述原边电控组成了通信、传能、控制相关电路元器件以及电感线圈。

5、进一步的,所述原边电控组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固定在电控舱前端的接口端盖上,所述电控舱末端通过密封端盖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接口端盖上设置通信接插件实现水下通信传输,还设置有传能接插件实现水下电能传输。

7、进一步的,所述电控舱进行耐压保护。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最有益的效果是分体式的发射端结构。改变电控部分和耦合部的设计结构,采用可分离式设计,分体式结构分开了耦合部分和电控部分,整体设计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适应更为小而狭窄的安装环境,通过穿线管设计不仅实现模块化设计还能最大程度减少接插件转接带来的能量消耗,保证传输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设计的电控部分和耦合机构部分;所述耦合机构部分包括原边线圈壳,以及设置在原边线圈壳上方的原边压环和线圈盖板;所述电控部分包括柱状设计的电控舱;所述电控部分和耦合机构部分之间通过l杆加强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机构部分中的通信线和传能线通过穿线管通穿线管中独立设置的穿线孔进入电控舱内部;所述穿线管两端设置有两道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舱内部设置原边电控组,所述原边电控组成了通信、传能、控制相关电路元器件以及电感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电控组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固定在电控舱前端的接口端盖上,所述电控舱末端通过密封端盖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端盖上设置通信接插件实现水下通信传输,还设置有传能接插件实现水下电能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舱进行耐压保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分体式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结构,包括电控部分和耦合机构部分;所述耦合机构部分包括原边线圈壳,以及设置在原边线圈壳上方的原边压环和线圈盖板;所述电控部分包括电控舱;所述电控部分和耦合机构部分之间通过L杆加强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最有益的效果是分体式的发射端结构。改变电控部分和耦合部的设计结构,采用可分离式设计,分体式结构分开了耦合部分和电控部分,整体设计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适应更为小而狭窄的安装环境,通过穿线管设计不仅实现模块化设计还能最大程度减少接插件转接带来的能量消耗,保证传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袁强,敖斯汀,涂欣焱,包清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前卫无线电能传输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