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旁路模块、接线盒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8659发布日期:2024-03-12 21:1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的旁路模块、接线盒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旁路模块、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接线盒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传导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接线盒中一般设置有旁路模块,其与光伏组件中的电池组串连接,当电池组串中存在电池片损坏或由于光线遮挡造成热斑效应时,可以将发生故障的电池组串从光伏系统中隔开,避免其对整个光伏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2、光伏组件都在向大功率组件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接线盒的过大电流能力要强,而当大电流通过时,旁路模块中的旁路元件的发热量会增加,为了保证接线盒使用寿命,必须要使旁路元件具有优良的散热性能,然而接线盒体积有限,对散热器的设置有较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旁路模块、接线盒及光伏组件,在充分利用接线盒空间的情形下,能够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光伏组件的旁路模块,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旁路元件封装模组,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包括:

4、旁路元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端部上;

5、导体连接片,其将所述旁路元件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端部电连接;

6、封装体,其将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旁路元件及所述导体连接片封装;

7、所述导电连接片、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自所述封装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露出的散热面;

8、所述旁路模块还包括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具有连接板及自所述连接板向上或向下弯折的侧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上方或下方,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散热面贴合,所述侧板位于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侧方。

9、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焊接段及高于或低于所述焊接段的散热段,所述焊接段连接于所述旁路元件和/或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散热段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自所述封装体的外表面露出而形成所述散热面。所述导体连接片可以提供电气互连。

10、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多个所述散热段。

1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体连接片沿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多个所述焊接段,多个所述焊接段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旁路元件和至少一个所述焊接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和至少另一个所述焊接段连接。

12、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体连接片沿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多个所述焊接段,多个所述焊接段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分别沿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旁路元件和至少一个所述焊接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和至少另一个所述焊接段连接。

1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具有至少两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引脚,所述第一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至少两个所述引脚之间;所述导体连接片并具有至少三个沿所述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焊接段,中间的所述焊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上的旁路元件,两侧的所述焊接段分别和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旁路元件在工作时,导流能力更强,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1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位于第一平面,所述散热段位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高于或低于所述第一平面。

15、在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向上或向下弯折,从而使第一端部和/或所述第二端部的部分表面露出至所述封装体外以形成所述的散热面。便于在所述导体连接片的下方增设散热器,提升散热效果。

16、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位于所述封装体之外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位于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端部相对所述端子本体向上弯折,所述第一端部的上表面露出至所述封装体外,所述旁路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下表面上,所述导体连接片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下方。

17、在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体连接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旁路元件,所述导体连接片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上表面。

18、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焊接段及低于所述焊接段的散热段,所述焊接段连接于所述旁路元件或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散热段的下表面自所述封装体的外表面露出,所述散热段的下表面及所述第一端部的上表面分别形成所述散热面。通过增大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果。

19、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分别沿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侧板位于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前方和/或后方。增大所述旁路元件在前方和/或后方的散热效果。

20、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两组,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位于两个或两组所述侧板之间。所述侧板在不占用较多空间的前提下,提高了散热效果。

2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旁路模块还包括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于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上方或下方。

22、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延伸至所述封装体之外的外延段。所述外延段可增加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果。

2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延段层叠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上,所述外延段上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对应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汇流带焊接区。

2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体连接片由金属片一体弯折成型。

25、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6、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包括盒体以及上述的旁路模块,所述旁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盒体内。

27、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8、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包括上述的旁路模块,所述旁路模块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和所述太阳能电电池板上的汇流条连接,所述旁路元件包括肖特基二极管或理想二极管。

29、本发明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30、本发明的旁路模块,导体连接片、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散热面且该散热面露出于封装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在该散热面上设置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具有相对连接板向上或向下弯折的侧板且该侧板设置在旁路元件封装模组前方和后方,在前方和后方的空间设置散热器,不仅不需要增加接线盒的高度,而且增大了散热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此外,还可以在满足大功率光伏组件的应用需求的同时避免使用更高级的旁路元件,降低光伏组件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的旁路模块,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旁路元件封装模组,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焊接段及高于或低于所述焊接段的散热段,所述焊接段连接于所述旁路元件或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散热段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自所述封装体的外表面露出而形成所述散热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多个所述散热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连接片沿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多个所述焊接段,多个所述焊接段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旁路元件和至少一个所述焊接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和至少另一个所述焊接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连接片沿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多个所述焊接段,多个所述焊接段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分别沿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旁路元件和至少一个所述焊接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和至少另一个所述焊接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具有至少两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引脚,所述第一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至少两个所述引脚之间;所述导体连接片并具有至少三个沿所述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焊接段,中间的所述焊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上的旁路元件,两侧的所述焊接段分别和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位于第一平面,所述散热段位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高于或低于所述第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向上或向下弯折,从而使第一端部和/或所述第二端部的部分表面露出至所述封装体外以形成所述的散热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位于所述封装体之外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位于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端部相对所述端子本体向上弯折,所述第一端部的上表面露出至所述封装体外,所述旁路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下表面上,所述导体连接片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连接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旁路元件,所述导体连接片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焊接段及低于所述焊接段的散热段,所述焊接段连接于所述旁路元件或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散热段的下表面自所述封装体的外表面露出,所述散热段的下表面及所述第一端部的上表面分别形成所述散热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分别沿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侧板位于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前方和/或后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两组,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位于两个或两组所述侧板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模块还包括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于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上方或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延伸至所述封装体之外的外延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段层叠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上,所述外延段上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对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汇流带焊接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旁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连接片由金属片一体弯折成型。

18.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旁路模块,所述旁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盒体内。

19.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旁路模块,所述旁路模块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和所述太阳能电电池板上的汇流条连接,所述旁路元件包括肖特基二极管或理想二极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旁路模块、接线盒及光伏组件,旁路模块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旁路元件封装模组,旁路元件封装模组包括:旁路元件;导体连接片;封装体;所述导电连接片、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自所述封装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露出的散热面;所述旁路模块还包括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具有连接板及自所述连接板向上或向下弯折的侧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上方或下方,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散热面贴合,所述侧板位于所述旁路元件封装模组的侧方。本发明的旁路模块能够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段正刚,周俊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