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BMS多电源供电的防反接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1248发布日期:2024-03-25 19:0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BMS多电源供电的防反接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是一种用于bms多电源供电的防反接电路。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电池包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其成本占据了整车成本近一半,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

2、bms产品的dv试验,有一项要求供电电压跌落到4.5v时,bms可以正常工作,而不复位。通常会使用二极管去做电源防反,用二极管虽然电路比较简单,但存在一个问题,其正向导致压降较大(0.7v左右),此压降在供电电压正常的时候不会有影响,但是进行电压跌到4.5v测试时,实际到达bms内电源转换芯片的电压变成4.5-0.7=3.8v,对于最低工作电压为4.5v的芯片(如can芯片类),电压过低会导致其工作异常,不能通过dv测试。如果用升压的方式进行电源转换,需要额外增加电路,大大增加成本。如果使用mos的方式供电,由于mos上的导通阻抗很小(mω级),导通压降可忽略不计,则可以很好解决此问题。但使用mos方式有一个缺点,由于mos管需要一直处于导通状态,当有多路供电并联时,高电压回路会向低电压回路反灌,导致工作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bms多电源供电的防反接电路,适用于多电源供电,能够兼顾供电回路上的压降问题和电压倒灌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

3、一种用于bms多电源供电的防反接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

4、其中,第一mos管q1连接在供电电路上,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与外部电源p连接,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供电电路输出端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通过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接地;

5、第二mos管q2的源极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第二mos管q2的漏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二mos管q2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接地;

6、第三mos管q3的源极与第一mos管q1的源极连接,第三mos管q3的漏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第三mos管q3的栅极与第二mos管q2的栅极连接;

7、各个mos管上均设有体二极管,体二级管的正极与mos管的漏极连接,体二级管的负极与mos管的源极连接。

8、优选的,若有多个外部电源p,即有多个供电电路,则在每个供电电路上分别设有防反接电路;每个供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后作为bms多电源供电的输出端,输出bms的供电电源。

9、优选的,若在多个外部电源p中,外部电源px的电压最大,则外部电源px对应的防反接电路中的第一mos管q1x为导通,其余外部电源对应的防反接电路中的第一mos管q1为不导通。

10、优选的,第二mos管q2和第三mos管q3为参数相同的同型号mos管。

11、优选的,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的阻值相等。

1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3、(1)本发明适用于多电源供电,能够兼顾供电回路上的压降问题和电压倒灌问题。

14、(2)本发明解决了采用二极管做电源防反时,回路上压降大的问题。

15、(3)本发明针对多电源供电,保证电压高的优先输出,且电压高的电源不会往电压低的电源上倒灌。

16、(4)本发明的防反接电路实现过程简单,不需要比较每路电源的电压或者通过单片机来控制每路mos的开关,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

17、(5)本发明的防反接电路使用元器件少,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bms多电源供电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bms多电源供电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若有多个外部电源p,即有多个供电电路,则在每个供电电路上分别设有防反接电路;每个供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后作为bms多电源供电的输出端,输出bms的供电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bms多电源供电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若在多个外部电源p中,外部电源px的电压最大,则外部电源px对应的防反接电路中的第一mos管q1x为导通,其余外部电源对应的防反接电路中的第一mos管q1为不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bms多电源供电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mos管q2和第三mos管q3为参数相同的同型号mos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bms多电源供电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的阻值相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BMS多电源供电的防反接电路,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包括:MOS管Q1、Q2、Q3,电阻R1、R2、R3、R4。MOS管Q1连接在供电电路上,Q1的漏极与外部电源P连接,Q1的源极与供电电路输出端连接,Q1的栅极通过电阻R3、R4接地;MOS管Q2的源极与Q1的漏极连接,Q2的漏极通过电阻R2接地,Q2的栅极通过电阻R1、R2接地;MOS管Q3的源极与Q1的源极连接,Q3的漏极通过电阻R3接地,Q3的栅极与Q2的栅极连接。各个MOS管上均设有体二极管,体二级管的正极与漏极连接,体二级管的负极与源极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多电源供电,能够兼顾供电回路上的压降问题和电压倒灌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苏阳,王云,姜明军,孙艳,沈永柏,江梓贤,刘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力高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