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95326发布日期:2024-01-23 12:1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功能的不断扩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频率也不断升高。以平板电脑为例,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电量不足的情况,即需要采用与平板电脑匹配的充电器进行充电。

2、电子设备在充电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也会具有使用电子设备的需求,因此电子设备一边进行充电,一边被用户使用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场景。电子设备在充电的过程中,若用户同时使用游戏应用、视频播放应用或短视频播放应用等大功耗应用,则会引起电子设备温度的快速升高。目前,为了避免电子设备的高温带来的安全问题,通常在充电时使用温控策略,通过限制电子设备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大小,来避免电子设备的温度持续上升。然而,限制电子设备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大小,可能会出现电子设备在充电的过程中电量越来越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目的是在确保电子设备的充电安全性的同时,避免电子设备在充电的过程中出现电量越来越少的问题,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包括电池和系统电源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与充电器连接,电子设备从连接的充电器接入第一充电电流对电子设备充电。该充电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先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再比较该功耗电流和基于温控策略确定的第一限定电流的大小,确定电子设备是处于高功耗状态还是低功耗状态。电子设备确定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则检测电池的状态。电池包括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充电状态表明电子设备从充电器接入的第一充电电流在给电池充电,放电状态表明电子设备从充电器接入的第一充电电流不够系统电源消耗,也需要电池给系统电源供电。

3、因此,电子设备确定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且电池处于放电状态,电子设备升高电子设备从充电器接入的第一充电电流,并返回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的步骤,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循环执行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的步骤,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就继续执行后续步骤,直至电子设备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小于第一限定电流,则可以结束循环,不再返回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的步骤。

4、电子设备确定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且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电子设备降低电子设备从充电器接入的第一充电电流,同样电子设备也返回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的步骤,直至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小于第一限定电流可以结束。

5、如此,电子设备处于高功耗状态,则基于电池的状态,电子设备调整其从充电器接入的第一充电电流。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电子设备可以升高第一充电电流,防止电池掉电。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电子设备可以降低第一充电电流,避免第一充电电流过高影响充电安全性,直至电子设备由高功耗状态变为低功耗状态,电子设备可以不再调整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本技术既能够确保电子设备的充电安全性,又能够避免电子设备在充电的过程中电量越来越少。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可以先升高第一充电电流至第二充电电流。随后电子设备再次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则电子设备再次检测电池的状态,确定电池还是处于放电状态,则可以继续升高第二充电电流至第三充电电流,并返回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的步骤,直到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小于第一限定电流,不再检测功耗电流。如此,在电子设备持续处于高功耗,且电池持续处于放电状态下,电子设备能够多次升高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进一步避免掉电。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先升高第一充电电流至第四充电电流。随后电子设备再次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则再次检测电池的状态,确定电池此时处于充电状态,则可以降低第四充电电流至第五充电电流,并返回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的步骤,直到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小于第一限定电流。如此,在电子设备持续处于高功耗下,基于电池的状态,电子设备能够先升高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再降低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避免掉电的同时确保充电安全性。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先降低第一充电电流至第六充电电流。随后电子设备再次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则再次检测电池的状态,确定电池还是处于充电状态,则继续降低第六充电电流至第七充电电流,并返回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的步骤,直到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小于第一限定电流。如此,在电子设备持续处于高功耗,且电池持续处于充电状态下,电子设备能够多次降低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进一步确保充电安全性。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先降低第一充电电流至第八充电电流。随后电子设备再次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则再次检测电池的状态,确定电池此时处于放电状态,则可以升高第八充电电流至第九充电电流,并返回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的步骤,直到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小于第一限定电流。如此,在电子设备处于高功耗下,基于电池的状态,电子设备能够先降低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再升高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确保充电安全性的同时避免掉电。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先获取与其连接的充电器的第一型号规格。电子设备再基于第一型号规格,在多个充电器的型号规格和多个充电器的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型号规格对应的第一输出电流作为第二限定电流,也即第一输出电流和第一型号规格具有对应关系,其用于限定电子设备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升高第一充电电流,且使得升高后的第一充电电流不能超出第二限定电流。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降低第一充电电流,且使得降低后的第一充电电流不能超出第二限定电流。如此,电子设备在高功耗下,基于第二限定电流避免电子设备接入的充电电流过高,维护充电器充电时的安全,进一步确保充电安全性。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先获取与其连接的充电器的第二型号规格,并获取充电器的第一温度。电子设备再基于第二型号规格和第一温度,在多个充电器的型号规格、多个充电器的充电电流和多个充电器的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型号规格和第一温度均对应的第二输出电流作为第三限定电流,也即第二型号规格、第一温度和第二输出电流三者具有对应关系。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升高第一充电电流,且使得升高后的第一充电电流不能超出第三限定电流。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降低第一充电电流,且使得降低后的第一充电电流不能超出第三限定电流。如此,电子设备在高功耗下,基于第三限定电流避免电子设备接入的充电电流过高造成充电器温度过高的问题,进一步确保充电安全性。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先获取电池的第二温度和电池的第一电压。在基于第二温度和第一电压在多个电池的温度、多个电池的电压和多个电池的输入电流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第二温度和第一电压均具有对应关系的第一输入电流。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经过电荷泵输入给电池。则电子设备再获取电荷泵的输出电流与其输入电流的比值作为该电荷泵的比率。随后电子设备将电池的第一输入电流和电荷泵的比率的比值作为第四限定电流,来限定电子设备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则升高第一充电电流,且使得升高后的第一充电电流不能超出第四限定电流。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则降低第一充电电流,且使得降低后的第一充电电流不能超出第四限定电流。如此,电子设备在高功耗下,基于第四限定电流避免电子设备接入的充电电流过高造成电池温度过高的问题,进一步确保充电安全性。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通过检测电池的电流确定电池的状态。电子设备确定电池的电流是输出电池的输出电流,也即电池输出电流供系统电源消耗,且该电流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则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升高从充电器接入的第一充电电流。电子设备确定电池的电流是输入电池的输入电流,也即充电器的充电电流输入电池,且该电流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电流,则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充电状态,降低从充电器接入的第一充电电流。如此,考虑到功耗电流的波动性给电池的电流波动性带来的影响,确定出更加准确的电池的状态。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通过检测电池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第一平均电流确定电池的状态。电子设备确定电池的第一平均电流是输出电池的输出电流,也即电池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输出的电流超出输入的电流,且该电流的绝对值大于第三预设电流,则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升高从充电器接入的第一充电电流。电子设备确定电池的第一平均电流是输入电池的输入电流,也即电池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输入的电流超出输出的电流,且该电流的绝对值大于第四预设电流,则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充电状态,降低从充电器接入的第一充电电流。如此,进一步考虑到功耗电流的实时波动性给电池的电流波动性带来的影响,确定出电池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更加准确的电池的状态,避免过于频繁的调整充电电流。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电池在电流波动范围内的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的差值,作为电池的电流波动范围的差值,示例性地,利用最大电流减去最小电流得到该电流波动范围的差值。电子设备可以将该电流波动范围的差值的二分之一作为第一预设电流,也可以将其作为第二预设电流。如此,考虑到在电子设备的充电过程中,因其功耗波动给电池带来的波动,有利于确定出更加准确的电池的状态。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也获取电池的电流波动范围的差值。电子设备再将该电流波动范围的差值的六分之一作为第三预设电流和第四预设电流。如此,考虑到电子设备的功耗波动带给电池的影响,进一步确定出准确的电池的状态。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未与充电器连接的状态下,运行第一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其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大于第五预设电流,表明电子设备处于高功耗。电子设备在运行第一应用程序的过程中,获取电池供系统电源消耗输出的电流最大值,以及电池供系统电源消耗输出的电流最小值,将电流最大值和电流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作为电池的电流波动范围的差值。如此,在电子设备处于高功耗下获取电池的电流波动情况,所计算出的电流波动范围的差值更加具有参考性,能够确定出更加准确的电池的状态。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先配置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不超出第一限定电流,也即基于温控策略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电子设备再检测电池的状态,确定电池处于放电状态,表明电子设备的电量在降低,则解除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不超出第一限定电流的配置,也即不再采用温控策略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在不采用温控策略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电子设备确定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则基于电池的状态持续调整充电电流,直至电子设备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小于第一限定电流,也即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则可以返回配置充电电流不超出第一限定电流的步骤。如此,当电子设备处于高功耗,可以在确保充电安全性的同时避免电池掉电,在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可以在确保充电安全性的同时对电池进行正常充电,进而使得充电过程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则电子设备可以先检测显示屏的状态。电子设备确定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屏幕为亮屏状态,进一步表明电子设备处于高功耗模式,此时可以解除对充电电流配置的不超出第一限定电流的限定。如此,基于显示屏的状态确定出更加准确电子设备的功耗情况。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电子设备可以先检测显示屏的状态,确定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且显示屏的状态为亮屏状态,再检测电池的状态。当电子设备确定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基于电池的状态持续调整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直至电子设备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小于第一限定电流,且检测到的显示屏的状态为灭屏状态,则可以不再调整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如此,基于显示屏的状态有利于确定出更加准确的电子设备的功耗情况。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计算机指令,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2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2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本技术先将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和第一限定电流进行比较,在检测到功耗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电流时,表明此时电子设备处于高功耗状态,则进一步检测电池的状态:在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下,则可以升高第一充电电流,防止电池掉电,并返回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的步骤,直至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小于第一限定电流,表明此时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可以不再调整电子设备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

25、在电池处于充电状态下,则可以降低第一充电电流,避免第一充电电流过高影响充电安全性,并返回检测系统电源的功耗电流的步骤,直至确定检测到的功耗电流小于第一限定电流,表明此时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可以不再调整电子设备从充电器接入的充电电流。

26、由此可见,本技术中,提出了既能尽可能满足充电安全性,又能尽可能满足充电中补充系统电源的耗电需求的解决方案,也即能够在确保电子设备的充电安全性的同时,避免电子设备在充电的过程中出现电量越来越少的问题,进一步使得充电过程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