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35373发布日期:2024-05-07 19:1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装置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主要原理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光伏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支架上,从而更好地吸收光能,实现光能到电能的转化。

2、目前光伏组件在后续故障更换时,操作人员需要先从背后将螺栓拆卸,然后操作人员再从正面将光伏组件取下,最后再将新的光伏组件从正面安装在支架上,利用螺栓将光伏组件固定。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操作人员在更换安装时需要从正面先进行预安装,再利用螺栓将光伏组件紧固,容易磕碰到周边的光伏组件的表面,造成光伏组件的损坏,影响发电效率,光伏组件安装的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光伏组件安装时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支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光伏支架,包括前立柱、安装于所述前立柱上的斜撑、安装于所述斜撑远离所述前立柱上的后立柱、安装于所述斜撑上的檩条、安装于所述檩条上的光伏组件本体,所述光伏组件本体的四角上均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檩条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固定螺栓滑移配合的第一紧固槽,所述斜撑远离所述檩条的端部上穿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光伏组件本体的端部上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多个转动圆盘,相邻所述转动圆盘之间设置有转动套管,所述转动套管套设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转动圆盘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转动套管的定位组件,所述转动套管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后立柱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安装于所述转动套管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固定螺栓滑移配合的第二紧固槽。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依次安装好转动圆盘和转动套管,接着操作人员将光伏组件本体的底部插入檩条,使得固定螺栓插入第一紧固槽,然后操作人员将光伏组件本体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板贴合,接着操作人员利用定位组件将转动套管固定,操作人员再利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通过转动圆盘带动转动套管转动,转动套管转动使得第一固定板移动,第二固定板向光伏组件本体移动,使得固定螺栓插入第二紧固槽,最后操作人员将固定螺栓拧紧,从而将光伏组件本体固定,进而使得光伏组件本体安装时避免与周边光伏组件本体的表面磕碰,提高了光伏组件本体安装时的安全性。

5、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转动圆盘并与所述转动圆盘滑移配合限位杆、固定于所述限位杆上的移动板,所述转动套管靠近所述限位杆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杆滑移配合的限位孔,所述转动圆盘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杆滑移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移动板滑移配合的移动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驱动移动板,移动板移动使得限位杆插入转动套管上的限位孔内,带动转动套管转动,进而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移动,使得固定螺栓插入第二紧固槽内,从而将光伏组件本体固定,方便操作人员安装。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远离所述限位杆的端部与所述限位槽侧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圆盘上穿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转动圆盘并与所述限位杆插接配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销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固定限位杆的位置,定位销插入限位杆时,限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操作人员拔出定位销,限位杆在限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限位孔内,进而固定转动套管的位置。

9、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管的外周面上穿设有弧形板,所述转动套管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弧形板滑移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弧形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远离所述弧形板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槽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远离所述转动套管的侧面上设置有棘齿,所述转动套管上套设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棘齿,所述固定套管内壁上的棘齿与所述转动套管上的棘齿啮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转动圆盘带动转动套管转动,转动套管通过弧形板上的棘齿带动固定套管转动,第二固定板远离光伏组件本体,固定螺栓远离第二紧固槽,从而解除光伏组件本体的固定状态;接着转动圆盘反向转动,弧形板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与转动套管的内壁抵接,从而带动转动套管转动,第二固定板向光伏组件本体靠近,固定螺栓与第二紧固槽滑移配合,接着操作人员拧紧固定螺栓,从而将光伏组件本体固定;当转动圆盘带动转动套管反向转动时,操作人员移动第二固定板,转动套管内壁上的棘齿齿背在弧形板上的棘齿齿背上滑动,弧形板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移动,从而使得固定螺栓远离第二紧固槽,解除光伏组件本体的固定状态,方便操作人员安装。

11、优选的,所述光伏组件本体远离所述转动套管的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光伏组件本体的侧面上安装有用于清洗所述光伏组件本体的清洗刷,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转动杆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斜撑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块移动的移动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利用移动组件使得滑动块移动,滑动块移动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移动带动清洗刷在光伏组件本体的表面上移动,从而完成清洗光伏组件本体的作用。

13、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滑动块的移动螺杆、固定套设于所述移动螺杆靠近所述转动电机端部上的驱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所述移动螺杆与所述滑动块螺纹配合,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转动电机的端部上安装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安装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带动调节齿轮转动,调节齿轮转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带动移动螺杆转动,移动螺杆转动带动滑动块移动,从而实现光伏组件本体安装的同时清洗光伏组件本体。

15、优选的,所述调节齿轮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轴,所述驱动板内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调节轴滑移配合的调节槽,所述驱动板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调节轴移动的调节组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利用调节组件移动调节轴,调节轴使得调节齿轮移动,调节齿轮与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分开,调节齿轮无法通过传动齿轮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光伏组件本体时,清洗刷不会启动,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1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轴上的调节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滑块上的调节弹簧,所述驱动板内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调节滑块滑移配合的调节滑槽,所述调节弹簧远离所述调节滑块的端部与所述调节滑槽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复位板,所述调节滑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复位板滑移配合的复位滑槽,所述驱动板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调节滑块的控制组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移动复位板,复位板移动带动调节滑块移动,此时调节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调节滑块通过调节轴带动调节齿轮移动,从而使得调节齿轮与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分开;操作人员利用控制组件解除调节滑块的固定状态,调节滑块在调节弹簧的作用下移动,调节滑块通过调节轴带动调节齿轮移动,调节齿轮与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啮合,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光伏组件本体的同时清洗光伏组件本体,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19、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调节滑块上的控制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滑块远离所述调节滑块端部上的控制弹簧,所述驱动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控制滑块滑移配合的控制滑槽,所述控制弹簧远离所述控制滑块的端部与所述控制滑槽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滑块靠近所述控制滑块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控制滑块滑移配合的定位槽,所述控制滑块靠近所述定位槽的端部上设置有斜面,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控制滑块移动的驱动组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移动复位板,复位板移动带动调节滑块移动,此时调节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控制滑块在斜面的作用下移动,此时控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控制滑块移动至定位槽的位置时,控制滑块在控制弹簧的作用下进入定位槽内,从而固定调节滑块,使得驱动齿轮无法转动;操作人员利用驱动组件使得控制滑块移动,控制滑块离开定位槽,调节滑块在调节弹簧的作用下移动,使得调节齿轮与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啮合,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光伏组件本体的同时清洗光伏组件本体,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21、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控制滑块靠近所述转动电机侧面上的棘齿板、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上的棘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棘齿板靠近所述控制滑块侧面上的驱动弹簧,所述棘齿板与所述棘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控制滑块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棘齿板滑移配合的驱动滑槽,所述驱动弹簧远离所述棘齿板的端部与所述驱动滑槽的内端面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第二固定板远离光伏组件本体,此时转动电机通过棘齿轮带动棘齿板移动,棘齿板移动带动控制滑块移动,从而解除调节滑块的锁定状态,使得调节齿轮与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啮合;接着操作人员利用转动电机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板靠近光伏组件本体进而方便操作人员固定光伏组件本体,此时转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调节齿轮转动,调节齿轮通过驱动齿轮带动移动螺杆转动,从而实现清洗光伏组件本体的目的,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23、有益效果

24、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操作人员依次安装好转动圆盘和转动套管,接着操作人员将光伏组件本体的底部插入檩条,使得固定螺栓插入第一紧固槽,然后操作人员将光伏组件本体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板贴合,接着操作人员利用定位组件将转动套管固定,操作人员再利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通过转动圆盘带动转动套管转动,转动套管转动使得第一固定板移动,第二固定板向光伏组件本体移动,使得固定螺栓插入第二紧固槽,最后操作人员将固定螺栓拧紧,从而将光伏组件本体固定,进而使得光伏组件本体安装时避免与周边光伏组件本体的表面磕碰,提高了光伏组件本体安装时的安全性;

26、2.操作人员驱动移动板,移动板移动使得限位杆插入转动套管上的限位孔内,带动转动套管转动,进而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移动,使得固定螺栓插入第二紧固槽内,从而将光伏组件本体固定,方便操作人员安装;

27、3.操作人员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第二固定板远离光伏组件本体,此时转动电机通过棘齿轮带动棘齿板移动,棘齿板移动带动控制滑块移动,从而解除调节滑块的锁定状态,使得调节齿轮与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啮合;接着操作人员利用转动电机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板靠近光伏组件本体进而方便操作人员固定光伏组件本体,此时转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调节齿轮转动,调节齿轮通过驱动齿轮带动移动螺杆转动,从而实现清洗光伏组件本体的目的,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