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1581发布日期:2024-04-01 14:09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电机。


背景技术:

1、一个电机用来在一定装置内部和外部吹循环空气被称为风扇电机。现有技术中常常使用步进电机作为风扇电机,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动机。不正确地驱动步进电机很容易导致电机发出“嗡嗡”的噪声和很大的振动。步进电机通过组合特定旋转角度的小“步进”,无需编码器的帮助,即可提供精确的位置控制。然而,它们在步骤之间表现出微小的振动。虽然大多数时候振动是无法观察到的,但振动确实会转化为噪音,这种噪音可能会通过连接到电机的其他机制被放大。

2、公告号为cn109067031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减振转子铁芯、减振转子和电机,减振转子铁芯包括:内转子铁芯和外转子铁芯,外转子铁芯能够套设于内转子铁芯的外周、且在所述内转子铁芯和外转子铁芯之间能够形成容纳减振材料的减振空间;内转子铁芯上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外转子铁芯上沿径向方向也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能够与第二凹槽相对设置;还包括搭桥铁芯,能够同时穿设进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以对内转子铁芯和外转子铁芯形成圆周方向的相对定位。通过该发明能够实现减振材料在圆周上的限位,加强减振材料在圆周上的切向力,防止受力而减振材料脱落,保证了转子在高速旋转时转子可靠性,加强了电机的可靠性。

3、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印刷电路板一般设置在风扇电机的壳体内以实现电机的控制。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搭桥铁芯穿过外转子后,铁芯三者之间的形成的间隙采用减振材料填充,最终形成减振转子,这就导致印刷电路板的安装结构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排除减振材料的影响。另外,在风扇电机运行过程中,转子和电机轴的振动容易传递到印刷电路板上,导致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焊点脱落,最终导致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风扇电机,旨在减小转子和电机轴传递到印刷电路板上的振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风扇电机,包括转子组件、机壳组件、电路板总成,所述机壳组件包括机壳、定子,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电机轴,所述定子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转子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电路板总成包括若干电路板基板、若干安装板、若干径向弹簧、若干缓冲块、缓冲套筒,所述缓冲套筒套装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若干缓冲块设置在所述缓冲套筒的外周并沿所述风扇电机的周向设置,每个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径向弹簧与所述缓冲块连接,所述径向弹簧沿所述风扇电机的径向设置,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所述电路板基板。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总成还包括缓震垫片和右端盖,所述缓震垫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和所述后端盖之间,每个所述缓冲块分别固定在缓冲块c形卡钩上,所述缓震垫片上设有用于卡装所述c形卡钩的卡槽。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径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块的外端,所述安装板的外端设有l形折弯部,所述径向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l形折弯部的内侧。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两个相邻的缓冲块之间设有弦向弹簧,弦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缓冲块固定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套筒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套装在电机轴上,所述外套筒套装在所述内套筒的外侧。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套筒的周向设有若干外凸的钩槽,所述外套筒和所述缓震垫片通过外套筒c形卡钩连接,外套筒c形卡钩的一端卡接在所述钩槽中,外套筒c形卡钩的另一端卡接在所述缓震垫片上。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扇电机还包括前端盖、前端盖挡板/后端盖,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所述前轴承、后轴承,所述前端盖呈圆环盘状,所述前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前端,所述后端盖呈圆盘状,所述后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后端,所述后端盖中部设有向后凹陷的后轴承安装槽,所述后轴承安装在所述后轴承安装槽内,所述前端盖中部向内折弯形成前轴承安装部,所述前轴承安装在所述前轴承安装部且和所述前轴承安装部过盈配合, 所述前端盖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前端盖前面的中部,使得所述前轴承的外圈抵接在所述前端盖挡板上。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轴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前端盖向前伸出,所述电机轴的伸出部分安装有沿径向设置的弹性销管。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套筒采用缓冲材料制成,所述外套筒采用刚性材料制成。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4、本发明的风扇电机,电机轴和转子的振动传递到缓冲套筒上,经过缓冲套筒减振,振动传递到缓冲块上,再经过缓冲块的减振,一方面,振动传递到径向弹簧上后,经过径向弹簧的减振,传递到安装板上,另一方面,振动传递到缓震垫片上,经过缓震垫片的减振,通过机壳耗散到地面。由于从电机轴和转子传递到安装板和电路板基板的振动是:先经过缓冲套筒的减振,再经过缓冲块和径向弹簧的减振,最后传递到安装板和电路板基板上,所以电路板基板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较为稳定,使得电子器件焊点不易脱落,保证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扇电机,包括转子组件、机壳组件、电路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组件包括机壳、定子,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电机轴,所述定子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转子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电路板总成包括若干电路板基板、若干安装板、若干径向弹簧、若干缓冲块、缓冲套筒,所述缓冲套筒套装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若干缓冲块设置在所述缓冲套筒的外周并沿所述风扇电机的周向设置,每个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径向弹簧与所述缓冲块连接,所述径向弹簧沿所述风扇电机的径向设置,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所述电路板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总成还包括缓震垫片,所述风扇电机还包括右端盖,所述缓震垫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和所述后端盖之间,每个所述缓冲块分别固定在缓冲块c形卡钩上,所述缓震垫片上设有用于卡装所述c形卡钩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块的外端,所述安装板的外端设有l形折弯部,所述径向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l形折弯部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相邻的缓冲块之间设有弦向弹簧,弦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缓冲块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筒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套装在电机轴上,所述外套筒套装在所述内套筒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的周向设有若干外凸的钩槽,所述外套筒和所述缓震垫片通过外套筒c形卡钩连接,外套筒c形卡钩的一端卡接在所述钩槽中,外套筒c形卡钩的另一端卡接在所述缓震垫片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还包括前端盖、前端盖挡板/后端盖,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所述前轴承、后轴承,所述前端盖呈圆环盘状,所述前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前端,所述后端盖呈圆盘状,所述后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后端,所述后端盖中部设有向后凹陷的后轴承安装槽,所述后轴承安装在所述后轴承安装槽内,所述前端盖中部向内折弯形成前轴承安装部,所述前轴承安装在所述前轴承安装部且和所述前轴承安装部过盈配合, 所述前端盖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前端盖前面的中部,使得所述前轴承的外圈抵接在所述前端盖挡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前端盖向前伸出,所述电机轴的伸出部分安装有沿径向设置的弹性销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采用缓冲材料制成,所述外套筒采用刚性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电机,包括转子组件、机壳组件、后端盖、电路板总成,电路板总成包括若干电路板基板、若干安装板、若干径向弹簧、若干缓冲块、缓冲套筒、缓震垫片,若干电路板基板分别安装在若干安装板上,缓冲套筒套装在电机轴上,缓震垫片固定安装在机壳和后端盖之间,若干缓冲块沿风扇电机的周向设置,每个缓冲块分别固定在缓冲块C形卡钩上,缓震垫片上设有用于卡装C形卡钩的卡槽,径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缓冲块的外端,安装板的外端设有L形折弯部,径向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L形折弯部的内侧。本发明的风扇电机,经过三道减振后传递到印刷电路板上的振动变得很小,能够避免印刷电路板受到较大的振动冲击而导致焊点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邢兴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嵊州市科创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