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4826发布日期:2023-08-03 18:4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功耗电路,特别是一种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


背景技术:

1、对于电池供电的设备,例如电动牙刷、筋膜枪、剃须刀、遥控器等,由于电池使用有寿命限制,而在设备待机状态,虽然会关闭一些大功耗的用电电路来降低待机功耗,但是电池仍然会向主控芯片提供几十微安和毫安级的待机电流,一些逻辑电路、待机灯光电路等用电电路还会持续消耗电量,使得待机时的功耗仍然较大,设备待机时间缩短,电池的使用功能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

2、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待机功耗小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v_bat端、v_batout端、充电检测端、开机控制端和充电检测读取端;所述v_bat端和v_batout端之间串联有开关管q1;所述充电检测端连接至开关管q2的控制端,开关管q2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充电检测读取端和vmcu端连接;所述开机控制端连接至开关管q3的控制端,开关管q3上并联有若干附加二极管,附加二极管的负极串联有开关;二极管d1的正极、开关管q3的一端、附加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形成节点,节点与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2的另一端、开关管q3的另一端与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

4、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附加二极管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5,开关包括开关k1和开关k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5并联,二极管d3与开关k1串联,二极管d5与开关k2并联。

5、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3和开关k1之间,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加速控制读取端和vmcu端。

6、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6,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5和开关k2之间,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加热控制读取端和vmcu端。

7、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为mos管或者三极管。

8、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开关管q1为mos管,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均为三极管;所述v_bat端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v_batout端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充电检测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开机控制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9、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若干电阻。

10、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还包括与充电检测端连接的充电电路,充电电路的cn1端子与电池连接,充电电路的cn2端子与充电器连接。

11、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还包括降压电路,降压电路的一端与v_batout端连接,降压电路的另一端与vmcu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用于将v_batout转化为vmcu。

12、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还包括mcu,mcu经接口分别与开机控制端、充电检测读取端、加速控制读取端和加热控制读取端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开关管和二极管的关联配合形成的电路,当设备未充电,且未工作或者待机时,充电检测端的信号为低电平,开机控制端的信号为低电平,开关管q1、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均不导通,二极管无电流通过,切断了电池接入的所有设备和用电电路,基本做到零功耗。

15、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若干附加二极管以及与附加二极管串联的开关,按下开关后,附加二极管的负极接地被拉低,开关管q1导通,v_batout端有电,从而vmcu有电。mcu有电后,对应的开机控制端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开关管q3导通,节点持续被拉低,mcu持续有电,此时开关松开也不影响mcu的电源,设备正常有电工作,mcu进行相关功能的运行,从而可以实现同时多个开关分别或者同时触发开始工作,应用灵活。

16、当设备充电时,开关管q2和开关管q1导通,使得整个设备供电,mcu有电,从而可以控制不同功能进行运行。

17、本发明的电路系统相对简单,待机时功耗非常低,电池使用寿命长。



技术特征:

1.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v_bat端、v_batout端、充电检测端、开机控制端和充电检测读取端;所述v_bat端和v_batout端之间串联有开关管q1;所述充电检测端连接至开关管q2的控制端,开关管q2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充电检测读取端和vmcu端连接;所述开机控制端连接至开关管q3的控制端,开关管q3上并联有若干附加二极管,附加二极管的负极串联有开关;二极管d1的正极、开关管q3的一端、附加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形成节点,节点与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2的另一端、开关管q3的另一端与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二极管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5,开关包括开关k1和开关k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5并联,二极管d3与开关k1串联,二极管d5与开关k2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3和开关k1之间,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加速控制读取端和vmcu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6,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5和开关k2之间,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加热控制读取端和vmcu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为mos管或者三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为mos管,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均为三极管;所述v_bat端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v_batout端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充电检测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开机控制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若干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充电检测端连接的充电电路,充电电路的cn1端子与电池连接,充电电路的cn2端子与充电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压电路,降压电路的一端与v_batout端连接,降压电路的另一端与vmcu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用于将v_batout转化为vmcu。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cu,mcu经接口分别与开机控制端、充电检测读取端、加速控制读取端、加热控制读取端、vmcu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V_BAT端、V_BATOUT端、充电检测端、开机控制端和充电检测读取端;所述V_BAT端和V_BATOUT端之间串联有开关管Q1;所述充电检测端连接至开关管Q2的控制端,开关管Q2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充电检测读取端和Vmcu端连接;所述开机控制端连接至开关管Q3的控制端;二极管D1的正极、开关管Q3的一端相连接并形成节点,节点与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2的另一端、开关管Q3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待机功耗小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雷文华,张彬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摩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