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快速启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7331发布日期:2023-11-30 13:3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的快速启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驱动,尤其涉及电机的快速启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1、直流无刷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电机领域中,通常采用h桥双极驱动模式,通过两组互补的pwm信号对h桥mos管进行开断,通过控制mos管的开断顺序和开断时间来控制电机转速和转向。

2、在实际应用中,由于mos管栅极与源极间寄生电容(mos管栅极与源极间存在的工艺电容及pcb板走线电容的等效电容)的存在,当上桥臂pwm信号由低电平转化为高电平时,mos管需要等待寄生电容电荷量达到一定幅值后才会导通,当寄生电容较大时,pwm信号优先向寄生电容充电,造成mos管导通不及时;再者,mos管栅极前添加限流电阻,阻值一般为100ω~10k不等,进一步增加mos管的响应时间,最终导致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差。

3、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的快速启动控制电路,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的快速启动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第一pwm信号,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一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和电机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第二pwm信号,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第三pwm信号,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电机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第三pwm信号,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

3、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

4、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信号产生模块和mcu;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mcu相连,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mcu发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发出第一pwm信号,还用于根据所述mcu发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发出第二pwm信号。

5、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驱动信号产生模块;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mcu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mcu发出的第三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发出第一三pwm信号,还用于根据所述mcu发出的第四控制信号向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发出第四pwm信号。

6、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模块包括:第五电阻、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九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mcu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mcu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还与第一电源端相连。

7、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模块包括:第五电阻、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九电阻和第九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mcu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mcu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的第2引脚相连,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的第4引脚相连;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还与第一电源端相连。

8、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产生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

9、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模块包括:第十电阻、第二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二二极管、第十电容和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mcu相连,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mcu相连,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相连,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二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的第2引脚相连,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的第4引脚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芯片还与第一电源端相连。

10、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模块还包括: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与所述第五电容并联。

11、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模块还包括: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模块还包括:第九电容;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模块还包括:第十电容;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的第2引脚相连,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的第4引脚相连;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二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的第2引脚相连,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产生芯片的第4引脚相连。

13、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流设置模块、电流采样模块和误差放大器;所述电流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电机的工作电流值;所述电流采样模块与所述电机相连,用于获取电机的实际工作电流值;所述误差放大器分别与所述电流设置模块、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和所述mcu相连,用于获取所述电流设置模块输出的预设工作电流值和所述电流采样模块输出的实际电流工作值,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工作电流值和所述实际工作电流值得到调整电流值,还用于将所述调整电流值发送给所述mcu,使所述mcu根据所述调整电流值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的快速启动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第一pwm信号,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第二pwm信号,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第三pwm信号,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第三pwm信号。通过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第四电感的调整系统超调量的大小,加速对每个mos管中的寄生电容的充电,从而加快mos管导通的导通时间,改善了系统超调量的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