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2148发布日期:2023-07-24 01:5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槽,尤其涉及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


背景技术:

1、线槽又名走线槽、配线槽、行线槽,是用来将电源线、数据线等线材规范的整理,固定在墙上或者天花板上的电工用具。

2、现有的线槽多采用上盖板及下槽板相卡扣的方式进行组合,下槽板为单一的槽体,在使用的时候,多股线缆安装在线槽内,当线缆出现损坏需要进行更换的时候,由于多种线缆在线槽内,会出现缠绕的现象;同时,现有的线槽结构较为简单,而且整体结构较为薄弱,当受到挤压时,线槽容易损坏;另外,当相同线路需要增加线缆时,线槽内的空间不能容纳更多的线缆,线槽的扩展性较差。

3、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一种结构稳定,扩展性好,并且不容易乱线的新型线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解决了现有线槽内容纳多股线缆容易乱线问题,并且较好提高了线槽的扩展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所述线槽为长条状,所述线槽包括下槽板及上槽板,所述下槽板与上槽板通过卡扣部卡扣配合连接,所述下槽板内部设有多个容纳线缆的下线腔,所述上槽板内部设有多个与所述下线腔相配合的上线腔,所述下线腔与上线腔相配合可组成完整的容纳线缆的线腔。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线腔之间设有具有支撑作用的下支柱,所述上线腔之间设有具有支撑作用的与所述下支柱配合的上支柱。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扣部包括下卡槽及上卡杆,所述下卡槽包括左槽壁及右槽壁,所述左槽壁及右槽壁内部两侧设有凹进型凹槽,所述上卡杆为杆状,所述上卡杆上部两侧设有两个与所述凹槽配套的凸出型凸扣,所述凹槽与凸扣可进行卡扣配合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卡槽设置于所述下支柱顶端,所述上卡杆设置于所述上支柱顶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为半圆弧形,所述凸扣为半圆弧形。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线腔为半圆形,所述上线腔为半圆形。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槽板及上槽板外部底部及顶部两侧均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长条状与线槽主体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条均匀设有多个连接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防止乱线的线槽包括下槽板及上槽板,下槽板与上槽板通过卡扣部卡扣配合连接,下槽板内部设有多个容纳线缆的下线腔,上槽板内部设有多个与下线腔相配合的上线腔,下线腔与上线腔相配合可组成完整的容纳线缆的线腔,每个独立的线腔内部可单独容纳线缆,可对多股线缆进行分腔设置,当线缆出现损坏时可防止相邻线缆出现干扰发生危险,需要维修及更换时可对单根进行抽换,不会产生乱线现象,提高了线缆更换及维修的效率,提高了线槽的安全性。

13、2、下线腔之间设有具有支撑作用的下支柱,上线腔之间设有具有支撑作用的与下支柱配合的上支柱,下线腔与上线腔扣合后,下支柱与上支柱相吻合,支柱对线槽具有较高的支撑稳定作用,提高了线槽的稳定性。

14、3、线槽通过卡扣部进行扣合连接,卡扣部包括半圆弧凹进型凹槽及半圆弧凸出型凸扣,凹槽与凸扣可进行卡扣配合连接,凹槽设置于下支柱顶端,凸扣设置于上支柱顶端,通过多根支柱进行扣合,即提高了上支柱及下支柱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线槽稳定性,又提高了线槽的扣合点,相较于单一的扣合点,提高了线槽上槽板及下槽板的连接稳定性。

15、4、下槽板及上槽板外部底部及顶部两侧均设有连接条,连接条为长条状与线槽主体固定连接,连接条均匀设有多个连接孔,上槽板及下槽板顶部的连接条可实现上槽板及下槽板的固定连接,下槽板及上槽板底部两侧的连接条可实现线槽与外部建筑物的固定连接,同时,单条线槽上部可以增加多条线槽,提高了线槽的扩展性,在同一线路可增加多层线槽容纳多根线缆通过,连接条设有多个连接孔,方便了利用螺钉对线槽进行固定和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所述线槽为长条状,所述线槽包括下槽板(1)及上槽板(2),所述下槽板(1)与上槽板(2)通过卡扣部卡扣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槽板(1)内部设有多个容纳线缆的下线腔(11),所述上槽板(2)内部设有多个与所述下线腔(11)相配合的上线腔(21),所述下线腔(11)与上线腔(21)相配合可组成完整的容纳线缆的线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腔(11)之间设有具有支撑作用的下支柱(12),所述上线腔(21)之间设有具有支撑作用的与所述下支柱(12)配合的上支柱(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包括下卡槽(13)及上卡杆(23),所述下卡槽(13)包括左槽壁(14)及右槽壁(15),所述左槽壁(14)及右槽壁(15)内部两侧设有凹进型凹槽(16),所述上卡杆(23)为杆状,所述上卡杆(23)上部两侧设有两个与所述凹槽(16)配套的凸出型凸扣(24),所述凹槽(16)与凸扣(24)可进行卡扣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槽(13)设置于所述下支柱(12)顶端,所述上卡杆(23)设置于所述上支柱(22)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为半圆弧形,所述凸扣(24)为半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腔(11)为半圆形,所述上线腔(21)为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槽板(1)及上槽板(2)外部底部及顶部两侧均设有连接条(3),所述连接条(3)为长条状与线槽主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3)均匀设有多个连接孔(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乱线的线槽包括下槽板及上槽板,下槽板与上槽板通过卡扣部卡扣配合连接,下槽板内部设有多个容纳线缆的下线腔,上槽板内部设有多个与下线腔相配合的上线腔,下线腔与上线腔相配合可组成完整的容纳线缆的线腔,每个独立的线腔内部可单独容纳线缆,可对多股线缆进行分腔设置,当线缆出现损坏时可防止相邻线缆出现干扰发生危险,需要维修及更换时可对单根进行抽换,不会产生乱线现象,提高了线缆更换及维修的效率,提高了线槽的安全性;下线腔与上线腔扣合后,下支柱与上支柱相吻合,支柱对线槽具有较高的支撑稳定作用,提高了线槽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静,葛添伟,李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亿思柯电气(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