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8906发布日期:2024-03-28 18:22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特别涉及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伏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就是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它首先是由光子(光波)转化为电子、光能量转化为电能量的过程;其次是形成电压的过程。

2、光伏电池加上其所必须的电气设备就可以组成光伏发电系统,其系统一般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其中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也叫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组成,若要为交流负载供电,还需要配置交流逆变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带有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具有可调度性,具有备用电源的功能,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不具备可调度性和备用电源的功能,一般安装在较大型的系统上以及近年流行的分布式光伏系统。

3、目前由于光伏发电技术的普及和政策的鼓励,光伏发电结构的优化越来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近年来大多数光伏发电结构需要借助屋顶的结构进行打孔操作,并且在光伏支座与屋面结构相连接的螺栓处很难进行密封防水,从而导致了屋面防水系统的破坏,在下雨天就会造成很严重的渗水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使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不依赖在屋面打孔就可以安装在屋面上,从而避免所引起的渗水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包括双层圆柱筒、uphc混凝土块、支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圆柱筒主要由内层圆柱筒体、外层圆柱筒体和柱条三部分组成,所述内层圆柱筒体和所述外层圆柱筒体都具有一定厚度,以保证该材质不会因为厚度过于薄而导致支架安装、使用以及后期维护等各个阶段中可能发生断裂,所述uphc混凝土块现浇于所述双层圆柱筒中所述内层圆柱筒体和所述外层圆柱筒体所围住的闭合圆环区域内,所述支座支撑件包括平面片和支撑柱,且安装在所述外层圆柱筒体的上表面。所述内层圆柱筒体与伸进其内部的上部光伏支架连接,连接方式不限于焊接、螺栓连接等等。

4、作为优选的,所述双层圆柱筒的内外层,即所述内层圆柱筒体和所述外层圆柱筒体之间通过所述柱条固性连接,且所述柱条的数量为四(或大于四),其平面方向按双层圆柱筒的径向均匀分布,其竖向分布在竖向的中心位置,其竖向层数大于一。

5、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层圆柱筒体的上侧与所述平面片连接,以实现所述双层圆柱筒与所述支座支撑件的连接,连接方式不限于焊接、螺栓连接等等。

6、作为优选的,所述uphc混凝土块与所述双层圆柱筒通过四根(或大于四)的所述柱条物理嵌合在一起。

7、作为优选的,所述支座支撑件的所述平面片和所述支撑柱在整体支座与上部支架连接之前固性连接在一起,或采用螺栓连接亦可。

8、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作为支撑结构,总共数量为四(或大于四),其上侧与所述内层圆柱筒体连接,沿所述内层圆柱筒体的平面圆周均匀分布并倾斜布置,用以防止所述内层圆柱筒体倾覆所造成的结构断裂破坏,并强化所述平面片和所述内层圆柱筒体的固性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与屋面相粘结,由于uhpc在与普通混凝土相粘结时具有很好的粘结性能,再通过施工工艺对接触面进行优化处理,可以很好的与屋面粘结在一起,uhpc本身具有很强的力学性能,如很高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加之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圆筒形的uhpc,在保证本身能够抵抗很大的外力的情况下,提高了光伏结构支座的抗扭能力;

1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与屋面相连,与传统打孔式屋面的支座安装方式相比,在不破坏屋面结构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有效的防止在安装光伏支座时所伴随而来的屋面渗水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包括双层圆柱筒(1)、uphc混凝土块(2)、支座支撑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圆柱筒(1)主要由内层圆柱筒体(11)、外层圆柱筒体(12)和柱条(13)三部分组成,所述内层圆柱筒体(11)和所述外层圆柱筒体(12)都具有一定厚度,以保证所述内层圆柱筒体(11)和所述外层圆柱筒体(12)不会因为其厚度过薄而导致断裂,所述uphc混凝土块(2)现浇于所述双层圆柱筒(1)中所述内层圆柱筒体(11)和所述外层圆柱筒体(12)所围住的闭合圆环区域内,所述支座支撑件(3)包括平面片(31)和支撑柱(32),且安装在所述外层圆柱筒体(12)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光伏支架底座通过所述双层圆柱筒(1)中的所述内层圆柱筒体(11)与伸进其内部的上部光伏支架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圆柱筒(1)的内外层,即所述内层圆柱筒体(11)和所述外层圆柱筒体(12)之间通过所述柱条(13)固性连接,且所述柱条(13)的数量等于四,其平面方向按双层圆柱筒(1)的径向均匀分布,其竖向分布在竖向的中心位置,其竖向层数大于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圆柱筒体(12)的上侧与所述平面片(31)连接,以实现所述双层圆柱筒(1)与所述支座支撑件(3)的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uphc混凝土块(2)与所述双层圆柱筒(1)通过所述柱条(13)物理嵌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支撑件(3)的所述平面片(31)和所述支撑柱(32)在整体支座与上部支架连接之前固性连接在一起,或采用螺栓连接亦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hpc的光伏支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2)作为支撑结构,总共数等于四,其上侧与所述内层圆柱筒体(11)连接,沿所述内层圆柱筒体(11)的平面圆周均匀分布并倾斜布置,用以防止所述内层圆柱筒体(11)倾覆所造成的结构断裂破坏,并强化所述平面片(31)和所述内层圆柱筒体(11)的固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一种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光伏支架底座。它由双层圆柱筒、UPHC混凝土块和支撑件组成。在闭合的圆环区域内,四根柱条均匀分布,连接双层圆柱筒的内外层。UPHC混凝土块施工现浇在圆柱筒内外层之间的圆环区域内。双层圆柱筒的上侧外环与支撑件相连接,内环与上部光伏支架部分相连接。通过物理嵌合方式,增加了柱条以提高整体嵌合程度。采用圆筒形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有效提高了抗扭能力。所使用的UHPC具有超高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确保光伏支座的强度。此外,UHPC混凝土块通过施工工艺与屋面普通混凝土粘合,具有良好的粘结能力,不会破坏屋面结构,解决了安装光伏支架时常见的屋面渗水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龙,卓华兆,何珩,胡斌,王倩,罗建力,冷清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合锦嘉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