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线束式充电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5226发布日期:2023-09-02 12:2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伸缩线束式充电坞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坞,尤其涉及一种伸缩线束式充电坞。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每种电子产品都配置有充电线,目前最常用的充电线接口主要有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和lightning接口三种。

2、现有电子产品充电线一般为固定长度,使用时将其一端通过插头与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接口与电子产品连接,但使用完毕后线束散落,不易收纳,并且容易打结,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电子产品充电线束不易收纳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伸缩线束式充电坞。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套充电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输电插口和出线口,所述出线口与所述充电组件一一对应,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3、绕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绕线轮上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绕线轮同轴且向一侧延伸;

4、环形电路板,同轴固定在所述绕线轮设有固定轴的一侧;

5、充电线,绕装在所述绕线轮上,所述充电线的一端与所述环形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出线口且伸于所述壳体外;

6、卷簧组件,包括卷簧壳和置于所述卷簧壳内的卷簧体,所述卷簧壳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轴间隙穿插于所述卷簧壳的中心,所述卷簧体的中心端卡接在所述固定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卷簧壳上;

7、定位结构,设于所述绕线轮与卷簧组件之间,所述定位结构具有使所述绕线轮相对卷簧组件固定的卡位状态和使所述绕线轮相对卷簧组件自由旋转的避让状态;

8、连接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卷簧组件靠近所述绕线轮的一侧,所述连接电路板上设有电刷,所述电刷与所述环形电路板滑动接触以实现电连接,所述连接电路板与所述输电插口电连接。

9、可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

10、弧形齿圈,固定在所述绕线轮设有固定轴一侧的边缘,所述弧形齿圈内侧设有棘齿;

11、棘爪,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于所述卷簧壳上,所述棘爪与所述棘齿适配;

12、拉伸弹簧,一端钩接于所述棘爪上、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钩接于所述卷簧壳上;

13、所述卷簧体驱使所述绕线轮旋转的方向与所述棘爪棘齿啮合状态下的允许旋转方向相反。

14、可选的,所述连接电路板为扇形以避让所述棘爪和弹簧的运动。

15、可选的,所述卷簧壳包括:

16、桶体,其底部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17、盖板,固定在所述桶体的开口部且开设有适于间隙穿插固定轴的中心孔,所述盖板与所述桶体围成适于容置所述卷簧体的空间。

18、可选的,所述盖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桶体的直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卡孔,所述桶体的边缘设有凸耳,所述凸耳卡接于所述卡孔内以实现所述桶体与盖板的相对固定。

19、可选的,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绕线轮的端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卷簧体的中心端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20、可选的,所述绕线轮包括:

21、第一圆盘,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22、第二圆盘,与所述第一圆盘同轴且等径;

23、绕线筒,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之间,且所述绕线筒与所述第一圆盘同轴;

24、所述固定轴同轴固定在所述第二圆盘远离所述第一圆盘的一侧。

25、可选的,所述第二圆盘的中部开设有适于让所述充电线通过的过线孔。

26、可选的,所述充电线的接口为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或lightning接口。

27、可选的,所述壳体为长方形,所述壳体设有两个出线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两套充电组件。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壳体设有输电插口,壳体内设有充电组件,充电组件包括绕线轮、环形电路板、充电线、卷簧组件、定位结构和连接电路板,使用时输电插口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充电线与电子产品电连接,电流依次通过连接电路板、环形电路板、充电线到达电子产品完成充电。本结构的充电线绕装在绕线轮上,使用时使用者将充电线拉出,拉到合适长度时通过定位结构定位,使充电线保持在该长度,使用完毕后松开定位结构,充电线在卷簧组件的扭矩作用下收回,如此使得充电线在使用完毕后能够及时收回,避免线束散落在桌面以及线束打结等现象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至少一套充电组件(2),所述壳体(1)上设有输电插口(11)和出线口(12),所述出线口(12)与所述充电组件(2)一一对应,所述充电组件(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26)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路板(27)为扇形以避让所述棘爪(262)和弹簧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壳(251)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512)的直径大于所述桶体(2511)的直径,所述盖板(2512)上开设有卡孔(2513),所述桶体(2511)的边缘设有凸耳(2514),所述凸耳(2514)卡接于所述卡孔(2513)内以实现所述桶体(2511)与盖板(2512)的相对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22)远离所述绕线轮(21)的端面开设有卡槽(221),所述卷簧体(252)的中心端卡接在所述卡槽(2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21)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盘(212)的中部开设有适于让所述充电线(24)通过的过线孔(212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24)的接口为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或lightning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长方形,所述壳体(1)设有两个出线口(12),所述壳体(1)内设有两套充电组件(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充电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伸缩线束式充电坞。所述伸缩线束式充电坞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输电插口,壳体内设有充电组件,充电组件包括绕线轮、环形电路板、充电线、卷簧组件、定位结构和连接电路板,使用时输电插口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充电线与电子产品电连接,电流依次通过连接电路板、环形电路板、充电线到达电子产品完成充电。本结构的充电线绕装在绕线轮上,使用时使用者将充电线拉出,拉到合适长度时通过定位结构定位,使充电线保持在该长度,使用完毕后松开定位结构,充电线在卷簧组件的扭矩作用下收回,如此使得充电线在使用完毕后能够及时收回,避免线束散落在桌面以及线束打结等现象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高湧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湧崴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