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2319发布日期:2023-10-28 16:0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漏电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漏电保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电保护器。


背景技术:

1、漏电是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电流泄漏。电器壳体和市电火线间由于某种原因连通后和地之间有一定的电位差就会产生漏电。漏电保护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

2、中国专利文献cn115732278a公开一种可拼装组合安装的漏电保护器,该专利文献中的漏电保护器仅具有漏电断开功能,智能化程度不高,且缺少必要的散热件,导致该种类型的漏电保护器无法使用大电流工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源板、控制板和液晶控制板;电源板和液晶控制板分别与控制板电性连接;电源板上设有散热片;电源板上设有交流电感器和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固定在在壳体的底部;市电通过接线端子接入后穿过交流电感器后对电源板供电;控制板上设有过流保护电路、过欠压保护电路、通讯端子和mcu主控芯片;通讯端子固定在壳体的底部;液晶控制板包括液晶屏和控制按钮;液晶屏和控制按钮分别通过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固定在壳体的表面。

3、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交流电感器检测导线的电流值,如果电流值大于安全值,mcu主控芯片判断为发生了漏电。控制板上还设有过流保护电路、过欠压保护电路来提升漏电保护器的安全性,通过液晶屏来显示漏电保护器的实时工作状态,比如通过的电流、电压、漏电电流等数据。通过按钮来实现复位和相关控制。通过通讯端子来实现与远程服务器的数据通讯。散热片的设计,使得漏电保护器内部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快速扩散,防止通过大电流时保护器因为内部温度过高而损坏或失效。本技术方案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安全性的同时,也扩大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4、进一步的改进,电源板包括板一和板二;板一和控制板通过针插电性连接;板一与控制板之间设有空气冷却区;板一和板二通过针插电性连接;散热片设置在板一和板二之间;板一和板二之间还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通过插头与板二电性连接。借助于散热风扇和空气冷却区能够使漏电保护器维持在安全范围内。保证产品不会因为温度过高损坏或者失效。

5、进一步的改进,散热风扇有两个,壳体与一个散热风扇对应处设有散热孔,散热孔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壳体内与另一个散热风扇对应处设有散热腔。散热孔和散热腔的设计方便电源板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被排出,保证了漏电保护器的安全。

6、进一步的改进,控制板上还设有4g模块,4g模块与mcu主控芯片电性连接;4g模块的天线固定在壳体的顶部。借助于4g模块能够实现对漏电保护器进行远程监控状态、复位、断开等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源板、控制板(2)和液晶控制板(3);电源板和液晶控制板分别与控制板电性连接;电源板上设有散热片(4);电源板上设有交流电感器和接线端子(5);接线端子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市电通过接线端子接入后穿过交流电感器后对电源板供电;控制板上设有过流保护电路、过欠压保护电路、通讯端子和mcu主控芯片;通讯端子(6)固定在壳体的底部;液晶控制板包括液晶屏(7)和控制按钮(8);液晶屏和控制按钮分别通过安装孔一(9)和安装孔二(10)固定在壳体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电源板包括板一(11)和板二(12);板一和控制板通过针插电性连接;板一与控制板之间设有空气冷却区(13);板一和板二通过针插电性连接;散热片设置在板一和板二之间;板一和板二之间还设有散热风扇(14);散热风扇通过插头与板二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散热风扇有两个,壳体与一个散热风扇对应处设有散热孔(15),散热孔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壳体内与另一个散热风扇对应处设有散热腔(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控制板上还设有4g模块,4g模块与mcu主控芯片电性连接;4g模块的天线(17)固定在壳体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源板、控制板和液晶控制板;电源板和液晶控制板分别与控制板电性连接;电源板上设有散热片;电源板上设有交流电感器和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市电通过接线端子接入后穿过交流电感器后对电源板供电;控制板上设有过流保护电路、过欠压保护电路、通讯端子和MCU主控芯片;通讯端子固定在壳体的底部;液晶控制板包括液晶屏和控制按钮;液晶屏和控制按钮分别通过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固定在壳体的表面。本技术方案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安全性的同时,也扩大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倪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日扬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