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虫网组件以及光伏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8760发布日期:2023-09-09 17:2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防虫网组件以及光伏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网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防虫网组件以及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1、目前的光伏逆变器已能够满足大部分场景的应用需求,并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由于山地乡野的昆虫、杂草较多,在该环境下工作的逆变器,易发生昆虫从逆变器的散热孔处进入逆变器内部进行产卵等活动,杂草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存在从散热孔处伸入逆变器内的情况发生,长时间使用下导致逆变器内杂物堆积,影响逆变器的使用寿命。若在无故障情况下定期对设置在山地的各逆变器进行清理,无疑加重了人力资源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虫网组件,旨在防止昆虫、杂草从散热口进入光伏逆变器内,保障光伏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虫网组件,用于覆盖光伏逆变器的散热孔结构,所述防虫网组件包括:

3、网状体,所述网状体的网孔孔径为d,且1.8mm≤d≤2.5mm,用于覆盖于所述散热孔结构的外侧;以及,

4、安装结构,设于所述散热孔结构的侧部,用于安装所述网状体。

5、可选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两个槽体,各所述槽体形成有安装滑槽,两个所述安装滑槽的槽口相对且朝向所述散热孔结构设置,用于供所述网状体滑动安装。

6、可选地,所述网状体的厚度为s1,其中,0.9mm≤s1≤1.2mm;和/或,

7、所述安装滑槽的槽口宽度为s2,其中,1.3mm≤s2≤1.5mm。

8、可选地,所述安装滑槽的一端的内侧壁突设有定位凸点,所述定位凸点用于在所述网状体滑动至预定安装位置时,与所述网状体的网孔配合定位。

9、可选地,所述安装滑槽的至少其中一端形成有扣锁部,所述扣锁部用于限位阻挡所述网状体。

10、可选地,所述安装滑槽的至少其中一端处的槽底贯通形成有锁孔;

11、所述扣锁部包括锁杆,所述锁杆用于转动插置于所述锁孔内。

12、可选地,所述安装滑槽的槽深为h,其中,4mm≤h≤6mm。

13、可选地,所述槽体通过铸工胶粘接于所述散热孔结构的侧部。

14、可选地,所述网状体的网孔孔径d=2.0mm。

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散热孔结构;以及,

16、防虫网组件,所述防虫网组件包括:

17、网状体,所述网状体的网孔孔径为d,且1.8mm≤d≤2.5mm,用于覆盖于所述散热孔结构的外侧;以及,

18、安装结构,设于所述散热孔结构的侧部,用于安装所述网状体。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光伏逆变器的散热孔结构侧部设置安装结构,以供网状体覆盖于光伏逆变器外侧的散热孔结构上,所述网状体的网孔孔径1.8mm≤d≤2.5mm,而一般散热孔结构的孔径会在8mm~10mm之间,因此起到缩小散热孔结构的孔径的效果,防止昆虫和杂草等通过所述散热孔结构进入光伏逆变器内,减少了外部因素对光伏逆变器的影响,保障了光伏逆变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实际上所述散热孔结构的原结构并未改变,因此所述网状体对光伏逆变器的散热性能影响甚微,且不会影响原本的光伏逆变器的外壳体的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虫网组件,用于覆盖光伏逆变器的散热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网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两个槽体,各所述槽体形成有安装滑槽,两个所述安装滑槽的槽口相对且朝向所述散热孔结构设置,用于供所述网状体滑动安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虫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体的厚度为s1,其中,0.9mm≤s1≤1.2mm;和/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虫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滑槽的一端的内侧壁突设有定位凸点,所述定位凸点用于在所述网状体滑动至预定安装位置时,与所述网状体的网孔配合定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虫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滑槽的至少其中一端形成有扣锁部,所述扣锁部用于限位阻挡所述网状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虫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滑槽的至少其中一端处的槽底贯通形成有锁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虫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滑槽的槽深为h,其中,4mm≤h≤6m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虫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通过铸工胶粘接于所述散热孔结构的侧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体的网孔孔径d=2.0mm。

10.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防虫网组件以及光伏逆变器,所述防虫网组件包括网状体以及安装结构,所述网状体的网孔孔径为d,且1.8mm≤d≤2.5mm,用于覆盖于所述散热孔结构的外侧,所述安装结构设于所述散热孔结构的侧部,用于安装所述网状体,通过外覆网结构起到缩小散热孔结构的孔径的效果,防止昆虫和杂草等通过所述散热孔结构进入光伏逆变器内,减少了外部因素对光伏逆变器的影响,保障了光伏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宋举,张艳锋,郭建华,杨超,问伟达,王兵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