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液氨为介质的机载电机冷却系统

文档序号:35944212发布日期:2023-11-06 20:0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液氨为介质的机载电机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载电机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液氨为介质的机载电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飞机电气化被认为是飞机机电系统与动力系统融合的重大革新,已经成为航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高功率密度、小型化、轻量化和机电一体化等方向发展,造成电机内部发热量急剧增加、有效散热空间严重不足,不仅缩短电机内部绝缘材料的寿命,降低电机运行效率,甚至导致磁性材料去磁,因而飞机电机的冷却问题至关重要。飞机电机发展的一个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自然冷却、水冷、循油冷却和喷油冷却等冷却方式,其中,随着电机功率密度和热负荷的提高,自然冷却已经很难满足要求;而相同条件下,水的沸点低,水冷效果一般;油冷则因油的黏度较大会增加电机转子旋转时的能量损失,同时成本昂贵。因此,传统冷却方式一方面增加飞机自身重量,成本不低,另一方面换热能力已达极限,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飞机电机的散热需求。

2、相对于其他的冷却介质,氨的含量很丰富,所以成本很低,制冷级无水氨的成本通常低于每元120克,而r4o4a的成本约为每元9克,r-502的成本为每元4克;除价格外,液氨更大的优势在于它的汽化潜热,作为一种典型制冷剂,其汽化潜热可达1.4mj/kg,为液氢/液态甲烷汽化潜热的3倍及2.7倍,5°f的温度下,它的潜热为314.1cal/g,而r-22此时仅为38.4cal/g,氨的效率明显更高,所以更少的氨便能完成工作,这意味着千瓦时和更低的运营成本的降低。因此若能将氨作为冷却介质应用于飞机电机,可大大提高电机的性能,将氨作为制冷剂,制造电机,将成为大势所趋。

3、绿色角度而言,美国环境保护局(epa)鼓励使用氨作为其他制冷剂的理想替代品。由于长久以来像r22这类制冷剂的使用,臭氧层正在遭受重大破坏,若使用氨遇冷则能避免进一步的破坏。

4、飞机飞行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滑跑、爬升、巡航和降落。电机功率越大,电机的体积和重量也会相应增加,传统飞机电机往往通过增加电机的体积、重量以满足起飞时的大功率,这显然与轻量化,小型化不符,而飞机只有起飞的1~2分钟需要电机大功率运转,为达到大功率选用更大、重型电机显然是不划算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以液氨为介质的机载电机冷却系统,为满足飞机在爬升阶段电机输出转矩最大,所需功率最多,在这1~2分钟时间内采用氨遇冷,通过有效降低电机温度以延长电机最大功率运转时间,使选用体积、质量更小的电机成为可能。在之后的平飞阶段则充分利用飞机飞行时与空气的高速对流,通过风冷带走电机内部的热量,液氨也可在风冷时提供第二层保护,整个系统更可靠提高驱动电机功率密度与可靠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以液氨为介质的机载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空气供应口(4)、液氨高压储罐(5)、第一截止阀(6)、温度调节阀(7)、膨胀阀(9)、流量计(10)、分流器(11)、温度传感器(12)、发电机控制器(13)、发电机(14)、驱动电机控制器(15)、驱动电机(16)、第二截止阀(17)、泵(18)、dsc电池(19);

4、液氨高压储罐(5)的出口与第一截止阀(6)的入口相连,第一截止阀(6)的出口与温度调节阀(7)的入口相连,温度调节阀(7)的出口与膨胀阀(9)的入口相连,膨胀阀(9)的出口与流量计(10)的入口相连,流量计(10)的出口与分流器(11)的入口相连,分流器(11)将液氨分别引导至发电机控制器(13)、发电机(14)、驱动电机控制器(15)、驱动电机(16);

5、发电机控制器(13)、发电机(14)、驱动电机控制器(15)、驱动电机(16)并联布置,发电机控制器(13)、发电机(14)、驱动电机控制器(15)、驱动电机(16)的进口与分流器(11)的出口相连,发电机控制器(13)、发电机(14)、驱动电机控制器(15)、驱动电机(16)的出口与第二截止阀(17)的入口相连,第二截止阀(17)的出口与泵(18)的入口相连,泵(18)的出口与dsc电池(19)的阳极相连,冷却空气供应口(4)与dsc电池(19)的阴极相连;

6、泵(18)引导氨气从第二截止阀(17)流入dsc电池(19)阳极,氨气首先在阳极热分解为h2和n2,h2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空气则从冷却空气供应口(4)流入dsc电池(19)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在dsc电池(19)处由产生的h2参加电化学反应并产生电能。

7、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稀h2so4溶液(20)和气体出口通道(3),dsc电池(19)阳极未反应的氨气通过稀h2so4溶液(20)处理后由气体出口通道(3)排放,dsc电池(19)阴极直接与气体出口通道(3)相连,气体出口通道(3)排放dsc电池(19)阴极的剩余空气。

8、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另一个冷却空气供应口(4),当飞机起飞完成后,发电机控制器(13)、发电机(14)、驱动电机控制器(15)、驱动电机(16)的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此时发电机控制器(13)、发电机(14)、驱动电机控制器(15)、驱动电机(16)的冷却主要依靠另一个冷却空气供应口(4)处飞机与空气的高速对流实现。

9、本实用新型还包括ecu电子控制单元(8),所述温度传感器(12)和温度调节阀(7)与ecu电子控制单元(8)相连,ecu电子控制单元(8)通过接收温度传感器(12)的信号控制温度调节阀(7)的开度。

10、液氨高压储罐(5)内需装有液氨量计算如下:

11、q1=p1(1-η1)n1t

12、q2=p2(1-η2)n2t

13、

14、

15、m=(m1+m2)×l

16、式中,q1为发电机(14)、驱动电机(16)发热量,kj;q2为发电机控制器(13)、驱动电机控制器(15)发热量,kj;p1为发电机(14)、驱动电机(16)额定功率,kw;p2为发电机控制器(13)、驱动电机控制器(15)额定功率,kw;n1为发电机(14)、驱动电机(16)数量;n2为发电机控制器(13)、驱动电机控制器(15)数量;η1为发电机(14)、驱动电机(16)工作效率;η2为发电机控制器(13)、驱动电机控制器(15)工作效率;η3为液氨换热效率;t为液氨供应时长,s;cp为液氨定压比热,kj/(kg);r为液氨汽化潜热,kj/kg;t1为电机温度,℃;t2为液氨温度,℃;m为液氨总质量,kg;m1为发电机(14)、驱动电机(16)所需液氨质量,kg;m2为发电机控制器(13)、驱动电机控制器(15)所需液氨质量,kg;l为裕度系数。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以氨为冷却介质的飞机电机冷却系统,通过氨遇冷实现飞机电机的冷却,氨气的汽化潜热为传统制冷剂的3~10倍,效率高。

19、2、在飞机起飞过程中通过液氨高压储罐液氨遇冷,通过分流器对液氨流量进行有效分配,实现位于机翼并联布置的发电机控制器、发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冷却,并设有膨胀阀,使液氨压力降低后温度更低,冷却效果更佳。此外,满足冷却效果的同时节省氨气用量,从而减少装液氨高压储罐的体积。

20、3、飞机起飞完成后充分利用外界有利的散热条件,通过冷却空气供应口处的高速对流风散热,简化了冷却系统,并设有ecu电子控制单元,若温度超过阈值,液氨可在风冷时提供第二层保护,整个系统更可靠。

21、4、高温氨气与dsc电池的阳极相连,在阳极分解为h2和n2,产生的h2参加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ni基催化剂,如ni/bzy等、ni/ysz催化剂等,氨气的化学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通过稀h2so4溶液处理了未反应的氨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