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端口电能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2443发布日期:2023-10-29 01:2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端口电能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换器,尤其是一种多端口电能交换器。


背景技术:

1、随着能源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以及智能电网尤其是智能配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电网为核心的多种能源高效融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对配电网灵活可控、弹性坚强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配电网光伏、风电等多类型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和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型负荷的广泛应用背景下,电源种类持续增加,负荷特性日益多样,这些新变化给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诸多影响,配电网馈线柔性互联被认为是解决影响的重要方式,而配电网馈线柔性互联最重要的核心则是电能交换器。现有电能交换器在使用时,常出现过载的情况,装置过载时会使得装置内部的温度过高,进而出现电气元件受热损坏的情况,严重甚至会出现自燃,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具有较好的散热降温效果,提高使用安全性。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包括电路板、外壳、散热装置以及四个接线排;在电路板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方孔,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在外壳上且与方孔对应位置处竖向设置有矩形散热通道;在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进行电能转换的转换模组;散热装置安装在外壳的矩形散热通道上,用于进行散热;在外壳的四个竖向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安装窗口;在每个安装窗口上均安装有一个保护盖;在外壳上安装有分别用于卡扣四个保护盖的四组锁定装置;四个接线排分别安装在四个安装窗口内,且均与转换模组电连接,用于与外部线缆电连接。

3、进一步的,接线排包括多个接线单元;每个接线单元均包括接线座、固定电极以及夹板;接线座安装在安装窗口内;固定电极固定在接线座上,且与转换模组电连接;夹板竖向可调式安装在接线座上,用于与固定电极对夹固定外部线缆的铜芯。

4、进一步的,夹板以及固定电极的相对侧面均设置为弧形面。

5、进一步的,在安装窗口下侧的外壳上设置有多个走线槽;在每个走线槽上均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紧压外部线缆的压块。

6、进一步的,转换模组包括中压ac/dc转换电路、dc/dc隔离电路以及低压dc/ac转换电路;在电路板的四个边缘上均设置有一组接线柱,同一组的各个接线柱分别与对应侧接线排电连接;中压ac/dc转换电路、dc/dc隔离电路以及低压dc/ac转换电路均设置在电路板上;中压ac/d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中压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dc/dc隔离电路的输出以及低压dc/a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四组接线柱电连接;dc/dc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分别与中压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以及低压dc/a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7、进一步的,锁定装置包括两个锁定单元;每个锁定单元均包括锁定杆以及复位弹簧;锁定杆横向贯穿式滑动安装在外壳上;在每个保护盖上均设置有锁定孔;复位弹簧用于驱动锁定杆的端部伸入锁定孔内。

8、进一步的,在锁定杆的贯穿端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保护盖下边缘挤压的斜坡面。

9、进一步的,散热装置包括扇叶以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外壳的矩形散热通道内;扇叶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在电路板上固定有四个l形导热板,且在l形导热板与电路板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层;在l形导热板上竖向设置有多个贯穿矩形散热通道侧壁的散热板。

10、进一步的,固定装置包括定位板以及定位块;定位块固定在外壳的下侧面上;定位板呈向下的几字形;定位板的一端旋转式安装在外壳下侧面上,另一端用于卡扣在定位块上;在定位板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利用电路板上的转换模组实现电能交换,且通过四个接线排与外部线缆实现电连接,以满足不同的电能需求;利用散热装置在转换模组工作时帮助电路板进行散热,同时电路板的上的方孔以及外壳的矩形散热通道均能够帮助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保证转换模组工作的稳定性,防止转换模组受热损坏,延长多端口电能交换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利用锁定装置锁定保护盖,对安装窗口内的接线排进行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7)、外壳(1)、散热装置以及四个接线排;在电路板(7)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方孔(701),电路板(7)安装在外壳(1)内;在外壳(1)上且与方孔(701)对应位置处竖向设置有矩形散热通道(101);在电路板(7)上设置有用于进行电能转换的转换模组;散热装置安装在外壳(1)的矩形散热通道(101)上,用于进行散热;在外壳(1)的四个竖向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安装窗口(2);在每个安装窗口(2)上均安装有一个保护盖(3);在外壳(1)上安装有分别用于卡扣四个保护盖(3)的四组锁定装置;四个接线排分别安装在四个安装窗口(2)内,且均与转换模组电连接,用于与外部线缆(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接线排包括多个接线单元;每个接线单元均包括接线座(8)、固定电极(805)以及夹板(801);接线座(8)安装在安装窗口(2)内;固定电极(805)固定在接线座(8)上,且与转换模组电连接;夹板(801)竖向可调式安装在接线座(8)上,用于与固定电极(805)对夹固定外部线缆(12)的铜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夹板(801)以及固定电极(805)的相对侧面均设置为弧形面(8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安装窗口(2)下侧的外壳(1)上设置有多个走线槽(803);在每个走线槽(803)上均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紧压外部线缆(12)的压块(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转换模组包括中压ac/dc转换电路、dc/dc隔离电路以及低压dc/ac转换电路;在电路板(7)的四个边缘上均设置有一组接线柱(702),同一组的各个接线柱(702)分别与对应侧接线排电连接;中压ac/dc转换电路、dc/dc隔离电路以及低压dc/ac转换电路均设置在电路板(7)上;中压ac/d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中压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dc/dc隔离电路的输出以及低压dc/a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四组接线柱(702)电连接;dc/dc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分别与中压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以及低压dc/a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包括两个锁定单元;每个锁定单元均包括锁定杆(503)以及复位弹簧(504);锁定杆(503)横向贯穿式滑动安装在外壳(1)上;在每个保护盖(3)上均设置有锁定孔(301);复位弹簧(504)用于驱动锁定杆(503)的端部伸入锁定孔(3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锁定杆(503)的贯穿端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保护盖(3)下边缘挤压的斜坡面(5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散热装置包括扇叶(4)以及驱动电机(401);驱动电机(401)安装在外壳(1)的矩形散热通道(101)内;扇叶(4)安装在驱动电机(401)的输出轴上;在电路板(7)上固定有四个l形导热板(6),且在l形导热板(6)与电路板(7)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层(602);在l形导热板(6)上竖向设置有多个贯穿矩形散热通道(101)侧壁的散热板(6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定位板(11)以及定位块(113);定位块(113)固定在外壳(1)的下侧面上;定位板(11)呈向下的几字形;定位板(11)的一端旋转式安装在外壳(1)下侧面上,另一端用于卡扣在定位块(113)上;在定位板(11)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包括电路板、外壳、散热装置以及四个接线排。该多端口电能交换器利用电路板上的转换模组实现电能交换,且通过四个接线排与外部线缆实现电连接,以满足不同的电能需求;利用散热装置在转换模组工作时帮助电路板进行散热,同时电路板的上的方孔以及外壳的矩形散热通道均能够帮助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保证转换模组工作的稳定性,防止转换模组受热损坏,延长多端口电能交换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利用锁定装置锁定保护盖,对安装窗口内的接线排进行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李妍,王在福,陈丽,武季,张守飞,刘啸霄,王森,赵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