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2843发布日期:2023-09-24 03:3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槽,尤其涉及一种钢槽。


背景技术:

1、钢槽是截面为凹槽形的长条钢材,属建造用和机械用碳素结构钢,是复杂断面的型钢钢材,其断面形状为凹槽形。钢槽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幕墙工程、机械设备和车辆制造等。

2、如专利号为“cn209608254u”的一种可调节的转向钢槽,包括三个直钢槽,三个直钢槽自左向右依次分别为第一直钢槽、第二直钢槽与第三直钢槽,第一直钢槽、第二直钢槽与第三直钢槽的外壁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固定腔,两个相邻的直钢槽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组合活动连接件与第一单独活动连接件。该可调节的转向钢槽,通过第一直钢槽、第二直钢槽、第三直钢槽、第一转向调节装置、组合活动连接件与第二转向调节装置的配合使用,从而可使整体进行九十度的调节,解决了传统电缆槽都是固定尺寸不可进行角度调节的问题,实现对角度和尺寸的调节,从而可使电缆槽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大大地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且无需现在对电缆钢槽进行切割加工即可使用。

3、在安装电缆时,需要使用钢槽进行承载,缆线在实际铺设时需求的长度不同,相应的钢槽也要去裁切适应的长度或是拼接,在拼接时,一般使用如上述专利所示的连接件配合螺栓进行装配使用,为了保证对相邻两个钢槽之间拼接的稳定性,需要使用较多的螺栓进行装配,从而较大消耗了工作人员安装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钢槽与钢槽之间的拼接工作较为繁琐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槽,包括钢槽本体,所述钢槽本体的外侧可拆卸滑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u型结构且与所述钢槽本体的两侧和下方接触设置,所述钢槽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侧安装件,所述侧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所述连接板的内侧设有t型条,所述t型条与所述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之间的位置卡合装配设置,所述钢槽本体的下方设有底固定条,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下方设有与所述底固定条卡合滑动适配的底固定槽,所述钢槽本体的外侧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限位机构。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伸缩柱、插板、插槽和限位板,所述伸缩柱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侧壁的上方,所述插板设置在所述伸缩柱上,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钢槽本体的外侧上方,所述插板与插槽卡合适配,所述限位板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插板的两端,所述限位板的上方与所述插板的上方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下方内侧通过弹簧与所述插板端面装配连接,使用限位机构进行限位设置时,可通过拉动伸缩柱,使得插板向插槽处移动,直到使得插板上的限位板贯穿所述插槽并延伸在外,插槽与插板移动时,插板两端的限位板在插槽的挤压情况下与限位板贴合,当限位板穿出插槽时,弹簧顶推限位板打开,使得插板与插槽之间无法脱离,从而实现对连接板与钢槽本体之间的前后限位操作。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装条、第二安装条和所述底固定条均呈l型结构,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安装条与第二安装条的l型的内侧面相向设置,通过将第一安装条、第二安装条和底固定条均设置为l型结构,使得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与t型条连接时,或是底固定槽与底固定条卡合连接时,可通过挂钩钩住的方式进行限位,达到钢槽本体与连接板之间很好的限位效果。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固定条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底固定条对称设置在所述钢槽本体的下方,两个所述底固定条的l型内侧面相背设置,通过将底固定条设置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钢槽本体的下方,配合底固定槽与底固定条的卡合装配,有效保证了钢槽本体与连接板之间底部的连接紧密性。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钢槽本体的两侧和底部的下方均呈向内凹陷的结构,所述侧安装件和底固定条均设置在所述钢槽本体的凹陷位置处,通过将侧安装件和底固定条设置在钢槽本体两侧和底部的凹陷位置处,增加了钢槽本体与连接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钢槽本体与连接板之间接触更加紧密。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钢槽本体的下方设有条形槽,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条形槽上下连通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内用于穿设备用螺栓,通过条形槽、通槽和备用螺栓的配合,用于对连接板在钢槽本体上的前后位置进行限位操作,避免其滑动,备用螺栓穿设时通过贯穿通槽和条形槽并进行装配设置,备用螺栓可根据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有效节省了使用大量备用螺栓进行安装的劳动力,备用螺栓可在限位机构损坏的情况下使用。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条形槽呈条状结构,所述条形槽和通槽均设置在所述钢槽本体或连接板上的两侧位置处,通过将条形槽设置为条形结构,避免条形槽与通槽不能刚好完全对上造成备用螺栓无法穿设的问题。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安装条、第二安装条和底固定条的配合,实现钢槽本体的两侧与连接板两侧之间的装配连接,通过底固定条与底固定槽的卡合适配,保证了钢槽本体与连接板下方的联系,使得装配更加牢固,且安装时仅需要通过滑动的方式就可实现安装,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便于对连接板在钢槽本体上的前后位置进行限位,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安装条、第二安装条和底固定条在钢槽本体上是连续不断的,即使对钢槽本体截断后进行拼接,也能很好地实现卡合滑动安装,通过设置的备用螺栓5可在限位机构损坏的情况下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槽,包括钢槽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槽本体(1)的外侧可拆卸滑动设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呈u型结构且与所述钢槽本体(1)的两侧和下方接触设置,所述钢槽本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侧安装件,所述侧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条(3)和第二安装条(4),所述连接板(2)的内侧设有t型条(5),所述t型条(5)与所述第一安装条(3)和第二安装条(4)之间的位置卡合装配设置,所述钢槽本体(1)的下方设有底固定条(6),所述连接板(2)的内部下方设有与所述底固定条(6)卡合滑动适配的底固定槽(7),所述钢槽本体(1)的外侧与所述连接板(2)之间设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伸缩柱(8)、插板(9)、插槽(10)和限位板(11),所述伸缩柱(8)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侧壁的上方,所述插板(9)设置在所述伸缩柱(8)上,所述插槽(10)设置在所述钢槽本体(1)的外侧上方,所述插板(9)与插槽(10)卡合适配,所述限位板(11)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插板(9)的两端,所述限位板(11)的上方与所述插板(9)的上方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11)下方内侧通过弹簧(12)与所述插板(9)端面装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条(3)、第二安装条(4)和所述底固定条(6)均呈l型结构,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安装条(3)与第二安装条(4)的l型的内侧面相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固定条(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底固定条(6)对称设置在所述钢槽本体(1)的下方,两个所述底固定条(6)的l型内侧面相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槽本体(1)的两侧和底部的下方均呈向内凹陷的结构,所述侧安装件和底固定条(6)均设置在所述钢槽本体(1)的凹陷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槽本体(1)的下方设有条形槽(13),所述连接板(2)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条形槽(13)上下连通设置的通槽(14),所述通槽(14)内用于穿设备用螺栓(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13)呈条状结构,所述条形槽(13)和通槽(14)均设置在所述钢槽本体(1)或连接板(2)上的两侧位置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槽,涉及钢槽技术领域,包括钢槽本体,钢槽本体的外侧可拆卸滑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呈U型结构且与钢槽本体的两侧和下方接触设置,钢槽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侧安装件,侧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连接板的内侧设有T型条,T型条与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之间的位置卡合装配设置,钢槽本体的下方设有底固定条,连接板的内部下方设有与底固定条卡合滑动适配的底固定槽,钢槽本体的外侧与连接板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本技术通过侧安装件和底固定条的配合,底固定条与底固定槽的卡合适配,实现仅通过滑动的方式就可实现安装,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便于对连接板在钢槽本体上的前后位置进行限位,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张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欧亚特机电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