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9080发布日期:2024-04-08 11:3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尤其涉及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更新迭代,从最早的3根主栅(3bb)焊接的电池组件,一直发展到了目前24根主栅(24bb)焊接的组件,市面上也将这类主栅做到几乎与细栅同样细的工艺称为0bb组件。但不管市场如何更新换代,主流的串焊机的生产趋势都是制造mbb电池串,其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90%以上。

2、这类电池串使用的是铜基材的实心焊带,但不管是扁平焊带还是圆形焊带,都有会一个共性,就是卷绕弯折的寿命极低,通常弯折不到100次就会出现断裂。当然也有人尝试的将常规mbb电池串用于卷绕组件的方案,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3、为此,本申请人基于在光伏应用领域的多年专注研究与探索,决定寻求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及其安装结构,制作一种由常规mbb电池串封装而成的特殊的卷绕式光伏组件并与特殊的安装结构相匹配,从而大幅提高组件卷绕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及其安装结构,所述卷绕式光伏组件由若干太阳能电池串通过热熔胶膜与顶层柔性膜、承载板、底层柔性膜封装而成,所述卷绕式光伏组件顶端设有内置卡条,末端设有接线盒,所述太阳能电池串为使用焊带连接等距排列的mbb电池串,所述光伏组件单个电池串上的电池片间预设有可卷绕区域,所述承载板成小块结构并置于电池串对应的电池片下方,且为等距排列,所述可卷绕区域从上而下结构依次为顶层柔性膜、热熔胶膜、电池串上的光伏焊带、底层柔性膜;

3、所述卷绕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卷绕式光伏组件、带卡槽转轴、缓冲层、正反转电机,所述卷绕式光伏组件的内置卡条安装在带卡槽转轴的卡槽内部,所述缓冲层包裹在带卡槽转轴的外部,并预留出卡槽位置未进行包裹,所述正反转电机安装在带卡槽转轴的端部,并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将光伏组件卷绕起来,卷绕式光伏组件卷绕后,电池受光面朝外设置。

4、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为厚度为0.5mm-1.5mm的硬质绝缘板,外轮廓较对应的电池片单边尺寸大0.5mm-2mm,并且完全覆盖住电池片区域,单串电池串下方的相连的两块承载板间的间接距为1.5mm-5mm,优选3mm,两串电池串下方的承载板间的间距为0.5mm-5mm,优选2mm。

5、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片为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优选铜制栅线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

6、进一步的,所述内置卡条材质为铝合金、合金钢、玻纤、pet等硬质材质中的一种,且封装在组件内部,其厚度为1.5mm-5mm。

7、进一步的,所述带卡槽转轴的卡槽口宽度与内置卡条匹配设置,确保内置卡条安装后不会从卡槽转轴的卡槽口脱落。

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材料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其他成分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厚度为1.5cm-5cm,包裹后的缓冲层外径为6cm-17cm。

9、进一步的,所述正反转电机转速为5转/分-30转/分。

10、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1、1、通过在带卡槽转轴上设置缓冲层有如下好处,其一,因光伏组件卷绕时为无序卷绕,承载板在卷绕时会对内部电池片造成挤压作用,从而导致电池片挤压裂片,但是通过在带卡槽转轴上设置缓冲层,可以很好的缓解裂片的问题;其二,常规的mbb组件光伏焊带不耐弯折,通常来回反复翻折180°不超过50次就会发生断裂的现象,但通过圆形卷绕并设置缓冲层后,可大幅度提升光伏焊带的卷绕寿命,卷绕次数可达上万次;

12、2、卷绕式光伏组件卷绕后,电池受光面朝外设置,可以减少承载板对最外圈电池片挤压造成的裂片;

13、3、采用铜制栅线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在卷绕挤压裂片后,依靠铜栅线的高强附着力及韧性,裂片后铜栅线依旧连接着进行电流收集,可以减缓组件的功率衰减;

14、4、可直接采用常规光伏焊带焊接而成的mbb电池串制作卷绕组件,与市场趋势一致,兼具量产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光伏组件由若干太阳能电池串通过热熔胶膜与顶层柔性膜、承载板、底层柔性膜封装而成,所述卷绕式光伏组件顶端设有内置卡条,末端设有接线盒,所述太阳能电池串为使用焊带连接等距排列的mbb电池串,所述光伏组件单个电池串上的电池片间预设有可卷绕区域,所述承载板成小块结构并置于电池串对应的电池片下方,且为等距排列,所述可卷绕区域从上而下结构依次为顶层柔性膜、热熔胶膜、电池串上的光伏焊带、底层柔性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为厚度为0.5mm-1.5mm的硬质绝缘板,外轮廓较对应的电池片单边尺寸大0.5mm-2mm,并且完全覆盖住电池片区域,单串电池串下方的相连的两块承载板间的间接距为1.5mm-5mm,两串电池串下方的承载板间的间距为0.5mm-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为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卡条材质为铝合金、合金钢、玻纤、pet硬质材质中的一种,且封装在组件内部,其厚度为1.5mm-5mm。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卷绕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卷绕式光伏组件、带卡槽转轴、缓冲层、正反转电机,所述卷绕式光伏组件的内置卡条安装在带卡槽转轴的卡槽内部,所述缓冲层包裹在带卡槽转轴的外部,并预留出卡槽位置未进行包裹,所述正反转电机安装在带卡槽转轴的端部,并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将光伏组件卷绕起来,卷绕式光伏组件卷绕后,电池受光面朝外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卡槽转轴的卡槽口宽度与内置卡条匹配设置,确保内置卡条安装后不会从卡槽转轴的卡槽口脱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材料为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厚度为1.5cm-5cm,包裹后的缓冲层外径为6cm-17c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转电机转速为5转/分-30转/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绕式光伏组件及其安装结构,光伏组件由若干太阳能电池串通过热熔胶膜与顶层柔性膜、承载板、底层柔性膜封装而成,光伏组件顶端设有内置卡条,末端设有接线盒,所述太阳能电池串为使用焊带连接等距排列的MBB电池串,单个电池串上的电池片间预设有可卷绕区域,所述承载板成小块结构并置于电池串对应的电池片下方,且为等距排列;其安装结构包括卷绕式光伏组件、带卡槽转轴、缓冲层、正反转电机,卷绕式光伏组件的内置卡条安装在带卡槽转轴的卡槽内部,缓冲层包裹在带卡槽转轴的外部,正反转电机安装在带卡槽转轴的端部。通过其特殊的安装结构匹配常规MBB电池串做成的卷绕式光伏组件,从而大幅提高组件卷绕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周泗海,杨与胜,黄家容,郑剑祥,李俊国,邱凡浩,吴延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