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3274发布日期:2023-12-21 12:3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2、现有的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大多使用压缩机和冷凝器,压缩机和冷凝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工作效率下降,严重时会对电机造成损伤,并且散热结构单一,因此散热效果较差,导致电机温度过高,从而影响正常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包括水冷结构,所述水冷结构上端设置有均热板结构,所述均热板结构上端设置有风扇结构,所述均热板结构俯视角面积与水冷结构顶端面积相同,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呈圆角矩形,所述底板四角开设有圆形通孔;

3、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圆形通孔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底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圆角矩形状,所述固定板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通孔内部固定套接有水管,所述水管呈“s”形状,所述水管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

4、进一步的,所述均热板结构包括铜质外壳,所述铜质外壳呈圆角矩形状,所述铜质外壳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铜质外壳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铜质外壳顶端凹槽内部活动卡接有散热棉,所述散热棉顶端开设有圆形通孔。

5、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棉圆形通孔活动套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支撑柱底端与铜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呈圆角矩形状,所述盖板俯视角面积与铜质外壳面积相同。

6、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结构包括风机外壳,所述风机外壳呈圆角矩形状,所述风机外壳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风机外壳矩形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呈“十”字形,所述支撑架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顶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机外壳凹槽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风机外壳底端固定连接有盖板。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水冷结构和风扇结构,通过水泵将水流从连接管内部冲入水管内部,对固定板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带走部分热量,并且水冷结构上端设置有均热板结构,均热板结构内部水汽将热量进行均摊,使得剩余热量在风扇结构内部风扇作用下逸散,如此工作时不会再产生大量热量,使得工作效率提升。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水冷结构、均热板结构和风扇结构,三层结构使得热量逐级递减将散热效果进行提升,从而降低电机温度,通过水冷结构和风扇结构之间安装有均热板结构,均热板结构会将各方面的热量进行传导,实现稳定的导热、散热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包括水冷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结构(1)上端设置有均热板结构(2),所述均热板结构(2)上端设置有风扇结构(3),所述均热板结构(2)俯视角面积与水冷结构(1)顶端面积相同,所述水冷结构(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呈圆角矩形,所述底板(101)四角开设有圆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圆形通孔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螺栓(102),所述底板(10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3),所述固定板(103)呈圆角矩形状,所述固定板(103)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103)通孔内部固定套接有水管(104),所述水管(104)呈“s”形状,所述水管(104)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5),所述连接管(105)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结构(2)包括铜质外壳(201),所述铜质外壳(201)呈圆角矩形状,所述铜质外壳(201)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铜质外壳(201)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3),所述铜质外壳(201)顶端凹槽内部活动卡接有散热棉(202),所述散热棉(202)顶端开设有圆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棉(202)圆形通孔活动套接有支撑柱(203),所述支撑柱(203)顶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204),所述支撑柱(203)底端与铜质外壳(201)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204)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205),所述盖板(205)呈圆角矩形状,所述盖板(205)俯视角面积与铜质外壳(201)面积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结构(3)包括风机外壳(301),所述风机外壳(301)呈圆角矩形状,所述风机外壳(301)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风机外壳(301)矩形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02)呈“十”字形,所述支撑架(302)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03),所述驱动电机(303)顶端固定连接有风扇(304),所述风机外壳(301)凹槽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网(305),所述风机外壳(301)底端固定连接有盖板(20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火电厂电机降温散热结构,包括水冷结构,所述水冷结构上端设置有均热板结构,所述均热板结构上端设置有风扇结构,所述均热板结构俯视角面积与水冷结构顶端面积相同,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呈圆角矩形,所述底板四角开设有圆形通孔,本技术通过设有水冷结构和风扇结构,通过水泵将水流从连接管内部冲入水管内部,对固定板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带走部分热量,并且水冷结构上端设置有均热板结构,均热板结构内部水汽将热量进行均摊,使得剩余热量在风扇结构内部风扇作用下逸散,如此工作时不会再产生大量热量,使得工作效率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毛新宇,宋刚,王哲,王玉龙,阎峰,张洁,张世林,范尊正,刘宝楠,赵娜,陆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电宿州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