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7991发布日期:2023-11-30 14:0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光伏储能,具体为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1、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2、现有的光伏储能装置一般为角度固定的安装方式,而太阳的光照情况随着时间的变化会产生便宜,因此会导致光伏储能装置与光照角度产生背离的情况,从而导致对太阳光照的收集并不完全,以使得光伏储能装置的储能量并不能实现最大化的利用;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光伏储能装置一般为角度固定的安装方式,而太阳的光照情况随着时间的变化会产生便宜,因此会导致光伏储能装置与光照角度产生背离的情况,从而导致对太阳光照的收集并不完全,以使得光伏储能装置的储能量并不能实现最大化的利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包括安装顶板和调节机构,所述安装顶板位于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顶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侧设置有第二控制螺杆,所述第二齿轮右侧设置有第一控制螺杆,所述第一控制螺杆后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螺杆前端均设置有电机,所述第二齿轮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顶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顶部设置有“u”形安装板,所述“u”形安装板内腔设置有配合杆,所述配合杆外壁右侧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4、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套筒的内腔,所述配合杆外壁设置有配合安装块,所述配合安装块和所述安装顶板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u”形配合板。

6、优选的,所述“u”形配合板顶部开设有配合孔,所述套筒贯穿所述配合孔,所述“u”形安装板位于所述“u”形配合板的顶部。

7、优选的,所述安装顶板四侧壁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腔均设置有延长杆。

8、优选的,同侧的所述延长杆外壁设置有辅助安装板,所述延长杆外壁设置有限位环。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连接机构可带动光伏储能装置进行纵轴360°以及横轴180°的转动,从而使得光伏储能装置能够根据太阳的光照情况进行调整,以此提高光伏储能装置的储能量;

10、2、通过设置延长杆以及辅助安装板,可有效增加光伏储能装置的安装面积,从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光伏储能装置的安装调整,以此实现光伏储能装置的最大化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包括安装顶板(100)和调节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顶板(100)位于所述调节机构(200)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12)位于所述套筒(211)的内腔,所述配合杆(213)外壁设置有配合安装块(210),所述配合安装块(210)和所述安装顶板(10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206)底部设置有底板(201),所述底板(201)顶部设置有“u”形配合板(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配合板(202)顶部开设有配合孔,所述套筒(211)贯穿所述配合孔,所述“u”形安装板(207)位于所述“u”形配合板(20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顶板(100)四侧壁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103),所述安装孔(103)内腔均设置有延长杆(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同侧的所述延长杆(101)外壁设置有辅助安装板(102),所述延长杆(101)外壁设置有限位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伏储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本用于对光伏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的连接机构包括安装顶板和调节机构,所述安装顶板位于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顶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侧设置有第二控制螺杆,所述第二齿轮右侧设置有第一控制螺杆,所述第一控制螺杆后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螺杆前端均设置有电机,所述第二齿轮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本技术可带动光伏储能装置进行纵轴360°以及横轴180°的转动,从而使得光伏储能装置能够根据太阳的光照情况进行调整,以此提高光伏储能装置的储能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伶林,马武兴,赵磊,谢文,李晟,柳宇甡,徐成,吴伟生,牛祥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水发兴业能源(珠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