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5116发布日期:2023-11-17 14:5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集成撬,具体是涉及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


背景技术:

1、井场一般存在大量配电柜,如抽油机柜、分线箱、rtu柜灯,各类配电柜数量多且大小不一、位置杂乱,不仅影响井场美观,更是因故障点多而增加了维护费用。

2、以抽油机为例,现交流供电模式交流功率引起的无功电流损耗、集肤效应、磁感应损耗等造成系统功率因数较低,浪费电能成本。

3、每个井场所处的环境各部相同,没有成熟的绿电使用方案和准确的经济测算,即使接入绿电,手续繁杂并且未能使系统发挥最佳效果。

4、从自动化到数字化,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是油田发展的必行之路,单目前单井智能化采油,基本还未能落地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通过设置多个集成抽屉,可实现将分控单元进行整合,将控制不同设备的分控单元放置在不同的集成抽屉中,进而便于检修及使用;通过缓冲装置可给予集成抽屉一定的缓冲效果,防止因为集成抽屉与滑动机构抵接时导致硬碰撞,从而保护设置在集成抽屉中的分控单元。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包括柜体、柜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将柜体的内部分割成第一集成单元和第二集成单元,第一集成单元和第二集成单元结构相同,第一集成单元和第二集成单元均包括第一支架、集成抽屉、缓冲装置、滑动机构和散热板,第一支架固定设置在柜体内部,滑动机构具有多个且依次阵列设置在第一支架上,集成抽屉的数量与滑动机构的数量一致且滑动设置在滑动机构上,缓冲装置的数量与集成抽屉的数量一致且固定设置在滑动机构远离散热板的一侧,散热板固定设置在柜体上。

3、优选的,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镜像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两侧,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镜像设置在集成抽屉底部两侧。

4、优选的,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第一缓冲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滑轨内,第二缓冲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二滑轨内。

5、优选的,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结构相同,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柱、滑动柱、滑动板和缓冲弹簧,固定柱固定设置在第一滑轨的内部,滑动柱滑动设置在固定柱远离第一滑轨的一侧,缓冲弹簧套设在滑动柱上,缓冲弹簧的一侧与固定柱连接,缓冲弹簧的另一侧与滑动板连接,滑动板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内,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滑动柱上。

6、优选的,集成抽屉远离缓冲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把手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套。

7、优选的,柜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吊装栓,吊装栓的数量为四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柜体顶部的转角处。

8、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集成抽屉,可实现将分控单元进行整合,将控制不同设备的分控单元放置在不同的集成抽屉中,进而便于检修及使用。

10、2.本申请通过缓冲装置可给予集成抽屉一定的缓冲效果,防止因为集成抽屉与滑动机构抵接时导致硬碰撞,从而保护设置在集成抽屉中的分控单元。



技术特征:

1.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柜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4),通过隔板(4)将柜体(1)的内部分割成第一集成单元(2)和第二集成单元(3),第一集成单元(2)和第二集成单元(3)结构相同,第一集成单元(2)和第二集成单元(3)均包括第一支架(21)、集成抽屉(22)、缓冲装置(23)、滑动机构(24)和散热板(25),第一支架(21)固定设置在柜体(1)内部,滑动机构(24)具有多个且依次阵列设置在第一支架(21)上,集成抽屉(22)的数量与滑动机构(24)的数量一致且滑动设置在滑动机构(24)上,缓冲装置(23)的数量与集成抽屉(22)的数量一致且固定设置在滑动机构(24)远离散热板(25)的一侧,散热板(25)固定设置在柜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其特征在于,滑动机构(24)包括第一滑轨(241)、第二滑轨(242)、第一滑块(243)和第二滑块(244),第一滑轨(241)和第二滑轨(242)镜像设置在第一支架(21)的两侧,第一滑块(243)和第二滑块(244)镜像设置在集成抽屉(22)底部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23)包括第一缓冲机构(231)和第二缓冲机构(232),第一缓冲机构(231)固定设置在第一滑轨(241)内,第二缓冲机构(232)固定设置在第二滑轨(24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机构(231)和第二缓冲机构(232)结构相同,第一缓冲机构(231)包括固定柱(2311)、滑动柱(2312)、滑动板(2313)和缓冲弹簧(2314),固定柱(2311)固定设置在第一滑轨(241)的内部,滑动柱(2312)滑动设置在固定柱(2311)远离第一滑轨(241)的一侧,缓冲弹簧(2314)套设在滑动柱(2312)上,缓冲弹簧(2314)的一侧与固定柱(2311)连接,缓冲弹簧(2314)的另一侧与滑动板(2313)连接,滑动板(2313)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241)内,滑动板(2313)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滑动柱(23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其特征在于,集成抽屉(22)远离缓冲装置(23)的一侧设置有把手(221),把手(221)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其特征在于,柜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吊装栓(11),吊装栓(11)的数量为四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柜体(1)顶部的转角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集成撬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井场配电、数字化智能化集成橇;包括柜体、隔板、第一集成单元和第二集成单元,第一集成单元与第二集成单元均包括第一支架、集成抽屉、缓冲装置、滑动机构和散热板,通过设置多个集成抽屉,可实现将分控单元进行整合,将控制不同设备的分控单元放置在不同的集成抽屉中,进而便于检修及使用;通过缓冲装置可给予集成抽屉一定的缓冲效果,防止因为集成抽屉与滑动机构抵接时导致硬碰撞,从而保护设置在集成抽屉中的分控单元。

技术研发人员:王冲,孙晶,罗胜,霍雷远,雷强,李海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冀东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