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保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3337发布日期:2023-09-24 08:5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电缆保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保护套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缆保护组件。


背景技术:

1、电缆保护套管通常用于电缆铺设作业中,例如,其可以附接在型材框架上,以用于在型材框架上铺设、引导并保护电缆。现有的电缆保护套管一般包括用于容纳电缆的中空保护管和用于封闭保护管的两端的端盖,其中,保护管往往具有一体成型的接头并且可以通过接头连接至型材,端盖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保护管上。因此,现有的电缆保护套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接头在拆装过程中容易损坏,并且一旦损坏将导致整个保护管报废;二是由于保护管和端盖都为薄壁结构,因此反复拆装螺钉易于导致保护管和端盖损坏,这两个问题都导致现有的电缆保护套管的使用成本升高。

2、因此,在本领域中,亟需一种不易损坏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使用成本的电缆保护套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缆保护组件,其包括:保护筒,所述保护筒包括旨在附接至型材的筒壁,所述筒壁在内部限定了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用于接收电缆的通道;和附接在所述筒壁的两端处的两个端盖,其中,每个端盖具有用于封闭所述通道的盖板以及沿着纵向方向从所述盖板突出的定位柱,所述保护筒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筒壁上的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干涉结构,每个定位柱与相应的干涉结构被设定尺寸和/或形状以使得,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干涉结构适合于在结构上干涉,以使得所述定位柱和/或所述干涉结构在横向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产生将二者压靠在一起的弹性变形。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每个端盖包括沿着横向于纵向方向的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定位柱,并且所述保护筒包括沿着横向于纵向方向的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干涉结构。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每个干涉结构从所述筒壁的一端延伸直至另一端,并且每个干涉结构适合于与位于其两侧的两个定位柱在结构上干涉。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电缆保护组件还包括转接块,所述转接块在相反侧设有适合于可分离地接合所述型材的第一接头以及适合于可分离地接合所述筒壁的第二接头。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筒壁包括旨在附接至所述型材的底壁、与所述底壁间隔开的顶壁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之间并且彼此间隔开的一对侧壁,其中,所述顶壁被铰接至一个侧壁,并且被可分离地连接至另一个侧壁。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干涉结构由所述底壁的一部分构成,每个定位柱包括沿着横向于纵向方向的方向间隔开从而限定间隙的两个子柱,每个定位柱的间隙适合于以过盈配合的方式供相应的干涉结构插入,以使得一个子柱位于所述筒壁之内,而另一个子柱位于所述筒壁之外。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干涉结构相对于所述底壁的其余部分向所述通道内偏移,以在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上形成外沟槽,所述外沟槽适合于接收位于所述筒壁之外的子柱。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筒壁之外的子柱设有从其侧面突出的突棱,所述外沟槽设有从其侧面凹入的适合于接收所述突棱的辅助沟槽。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干涉结构由在所述通道内结合至所述筒壁的肋板构成,所述肋板与所述筒壁限定内沟槽,每个定位柱适合于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由相应的干涉结构限定的内沟槽中。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干涉结构结合至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以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之间的拐角处限定内沟槽。

11、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附图中的示意性的实施例。然而,应注意的是,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设想到的变化都应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电缆保护组件,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端盖(200)包括沿着横向于纵向方向(ll’)的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定位柱(220),并且所述保护筒(100)包括沿着横向于纵向方向(ll’)的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干涉结构(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干涉结构(120)从所述筒壁(110)的一端延伸直至另一端,并且每个干涉结构(120)适合于与位于其两侧的两个定位柱(220)在结构上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保护组件还包括转接块(300),所述转接块(300)在相反侧设有适合于可分离地接合所述型材(20)的第一接头(310)以及适合于可分离地接合所述筒壁(110)的第二接头(32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110)包括旨在附接至所述型材(20)的底壁(111)、与所述底壁(111)间隔开的顶壁(112)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壁(111)与所述顶壁(112)之间并且彼此间隔开的一对侧壁(113),其中,所述顶壁(112)被铰接至一个侧壁(113),并且被可分离地连接至另一个侧壁(1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结构(120)由所述底壁(111)的一部分构成,每个定位柱(220)包括沿着横向于纵向方向(ll’)的方向间隔开从而限定间隙(p)的两个子柱(221),每个定位柱(220)的间隙(p)适合于以过盈配合的方式供相应的干涉结构(120)插入,以使得一个子柱(221)位于所述筒壁(110)之内,而另一个子柱(221)位于所述筒壁(110)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结构(120)相对于所述底壁(111)的其余部分向所述通道(100c)内偏移,以在所述底壁(111)的外表面上形成外沟槽(g),所述外沟槽(g)适合于接收位于所述筒壁(110)之外的子柱(2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筒壁(110)之外的子柱(221)设有从其侧面突出的突棱(221a),所述外沟槽(g)设有从其侧面凹入的适合于接收所述突棱(221a)的辅助沟槽(ga)。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结构(120)由在所述通道(100c)内结合至所述筒壁(110)的肋板构成,所述肋板与所述筒壁(110)限定内沟槽(g’),每个定位柱(220)适合于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由相应的干涉结构(120)限定的内沟槽(g’)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结构(120)结合至所述底壁(111)和所述侧壁(113),以在所述底壁(111)和所述侧壁(113)之间的拐角处限定内沟槽(g’)。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电缆保护组件,其包括:保护筒,所述保护筒包括旨在附接至型材的筒壁,所述筒壁在内部限定了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用于接收电缆的通道;和附接在所述筒壁的两端处的两个端盖,每个端盖具有用于封闭所述通道的盖板以及沿着纵向方向从所述盖板突出的定位柱,所述保护筒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筒壁上的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干涉结构,每个定位柱与相应的干涉结构被设定尺寸和/或形状以使得,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干涉结构适合于在结构上干涉,以使得所述定位柱和/或所述干涉结构在横向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产生将二者压靠在一起的弹性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公茂琦,陈磊,T·迈克尔,王亚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世力士乐(西安)电子传动与控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