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8536发布日期:2023-12-07 05: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信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


背景技术:

1、通信工程,主要研究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等,从而进行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应用等,例如:移动通信由2g/3g到4g的开发,电话网、电报网等通信网的系统设计,无线局域网的开发与维护等,通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专门的通信支架。

2、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业、银行、政府部门等企业的办公室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在当前信息量剧增的情况下,为了改善工作条件,很多公司都引进了文字处理机、传真机的现代通信终端,通信技术在对文秘工作方式产生的影响最大,秘书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进行各种形式的通信交流,比如编写文件、收发资料、通知安排会议等,美国对近百万个办公室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文秘工作中有接近一半的工作是可以规范化的,充分利用文字处理系统、电子笔记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智能电话机、远距离视频会议等先进的办公设备,能使文秘工作变得简单有效。

3、传统的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在对电缆进行检修和更换时,需要施工人员顺着支架爬上去进行维修处理,非常的危险,还比较麻烦,费时费力,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简便性,同时传统的设备在使用时会出现晃动的现象,使得通信电缆产生拉扯,长时间后,会使通信电缆产生磨损而扯断,降低了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在对电缆进行检修和更换时,需要施工人员顺着支架爬上去进行维修处理,非常的危险,还比较麻烦,费时费力,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简便性,同时传统的设备在使用时会出现晃动的现象,使得通信电缆产生拉扯,长时间后,会使通信电缆产生磨损而扯断,降低了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左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杆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面与固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左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筒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支架内部下侧的左方开设有第一腔,所述第一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皮带轮,所述螺杆的下端贯穿固定槽内壁的下侧延伸至第一腔的内壁并与右侧的皮带轮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的表面共同转动连接有皮带,左侧的所述皮带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下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均设有多个防护装置。

3、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与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筒,两个所述固定筒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相应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均通过第一滑块的一面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动柱,两个所述固定筒的筒壁分别与相应的滑动柱的柱壁共同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下端均与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柱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弹簧的上端均与支撑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设有放置柱,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腔,所述第二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涡卷弹簧,两个所述涡卷弹簧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缠绕杆,所述缠绕杆的杆壁缠绕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上端贯穿第二腔内壁的上侧延伸至固定板的顶面并与支撑架的底面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右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通过第二滑块的一面与连接筒内壁的右侧滑动连接,第二滑槽防止连接筒进行自转,并且限位其移动的位置,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5、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内壁的上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转杆的上端贯穿第一腔内壁的上侧延伸至容纳槽的内壁,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把,转把方便使用设备,通过容纳槽将转把放置在内,防止转把损坏。

6、优选的,所述容纳槽内壁上侧的右方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左面与容纳槽内壁上侧的左方相互卡接,盖板使转把隐藏起来,从而防止其他人触碰。

7、优选的,所述盖板顶面的左侧开设有拉槽,拉槽使得盖板方便打开。

8、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板的四面均设有反光板,反光板起到警示的作用,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通过设置、支架、固定槽、螺杆、连接块、连接筒、固定板、第一腔、皮带轮、皮带、转杆、固定筒、第一滑槽、滑动柱、弹簧、支撑架、放置柱、第二腔、涡卷弹簧、缠绕杆、连接绳,本设备对电缆进行检修和更换时,不需要施工人员顺着支架爬上去进行维修处理,不会产生施工人员掉落的危险,省时省力,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简便性,同时本设备在使用时,解决了支架出现晃动使得通信电缆产生拉扯,长时间后,会使通信电缆产生磨损而扯断的问题,提高了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11、2、通过设置支架、第二滑槽、连接筒、第一腔、容纳槽、转把、盖板、拉槽、固定板、反光板,第二滑槽防止连接筒进行自转,并且限位其移动的位置,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转把方便使用设备,通过容纳槽将转把放置在内,防止转把损坏,盖板使转把隐藏起来,从而防止其他人触碰,拉槽使得盖板方便打开,反光板起到警示的作用,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左面开设有固定槽(2),所述固定槽(2)内部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螺杆(3),所述螺杆(3)的杆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一面与固定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4)的左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5),所述连接筒(5)筒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6),所述支架(1)内部下侧的左方开设有第一腔(7),所述第一腔(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皮带轮(8),所述螺杆(3)的下端贯穿固定槽(2)内壁的下侧延伸至第一腔(7)的内壁并与右侧的皮带轮(8)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8)的表面共同转动连接有皮带(9),左侧的所述皮带轮(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10),下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板(6)的顶面均设有多个防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与固定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筒(11),两个所述固定筒(1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2),两个相应的所述第一滑槽(12)的内壁均通过第一滑块的一面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3),两个所述固定筒(11)的筒壁分别与相应的滑动柱(13)的柱壁共同设有弹簧(26),两个所述弹簧(26)的下端均与固定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柱(13)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两个所述弹簧(26)的上端均与支撑架(14)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4)的内壁设有放置柱(15),所述固定板(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腔(16),所述第二腔(16)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涡卷弹簧(17),两个所述涡卷弹簧(17)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缠绕杆(18),所述缠绕杆(18)的杆壁缠绕连接有连接绳(19),所述连接绳(19)的上端贯穿第二腔(16)内壁的上侧延伸至固定板(6)的顶面并与支撑架(14)的底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右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0),所述第二滑槽(20)的内壁通过第二滑块的一面与连接筒(5)内壁的右侧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7)内壁的上侧开设有容纳槽(21),所述转杆(10)的上端贯穿第一腔(7)内壁的上侧延伸至容纳槽(21)的内壁,所述转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把(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1)内壁上侧的右方转动连接有盖板(23),所述盖板(23)的左面与容纳槽(21)内壁上侧的左方相互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3)顶面的左侧开设有拉槽(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板(6)的四面均设有反光板(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支架,涉及通信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左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杆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面与固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左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本技术设备对电缆进行检修和更换时,不需要施工人员顺着支架爬上去进行维修处理,不会产生施工人员掉落的危险,省时省力,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简便性,同时本设备在使用时,解决了支架出现晃动使得通信电缆产生拉扯,长时间后,会使通信电缆产生磨损而扯断的问题,提高了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卓,武玉龙,刘倩,张运飞,杨璐,刘扬,王晓铮,甄晓丽,申鸿飞,朱晶琳,周林香,谢医,于烁磊,江蕴喆,王天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