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5438发布日期:2023-09-20 22:1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而光伏发电在发电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并网柜,对电力进行控制和调整,当两台及以上发电机组联合在一起向负荷供电时,或者当一台或多台发电机组联合在一起向电网供电时,需要加装并网柜,使发电机正常工作;

2、公开号为cn2129917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除湿散热功能的并网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前侧壁面开设有门,所述外壳内装配有并网柜主体,所述并网柜主体下壁面通过支撑结构与外壳连接,所述外壳左右侧壁面开设有散热孔,一对所述散热孔内相对远离侧装配有防尘网,一对所述散热孔相对靠近侧装配有风扇,所述风扇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该具有除湿散热功能的并网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风性良好,可以有效的对并网柜主体进行降温以及除潮,通过支撑结构避免并网柜主体直接接触地面,防止地面潮湿,造成并网柜主体受潮,并且支撑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加强了并网柜主体的安全性。

3、上述专利的并网柜在实际使用并进行散热和除湿的过程中,需要直接将装置整体展开,展开使得内部热量排出,但是直接展开会使得外部的异物进入装置内部,并且直接展开会使得室外的湿气进入装置内部,使得内部潮湿控制能力降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通过由第一抽风扇叶和第二抽风扇叶的启动而抽取装置内部空气流动,流动并通过分割导流板的限制后,使得内部的空气得以顺延分割导流板外部环状流动,环状的空气流动可使得内部空气得以持续接触除湿装置并由除湿装置进行除湿,并且搭配室外湿度检测装置对室外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当室外湿度高于所设定数值后,则由第一密封板对两侧的第一散热口进行闭合,避免室外潮湿空气的进入,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固定条,所述装置外壳下端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下防滑块,且下防滑块与装置外壳粘粘固定;

3、还包括导热块,其设置于安装固定条的一端,所述安装固定条外部的一端与导热块外部的一端之间卡槽连接,所述导热块的一端设置有储水框,且储水框与装置外壳为一体结构,所述储水框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水管道,所述第二排水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的下端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外部设置有储水框,所述储水框的外部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部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与装置外壳和第二密封板密封连接。

4、优选的,所述储水框与第二密封板焊接固定,所述散热片与第二密封板焊接固定,所述储水框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排水管道,所述第一排水管道外部的前端设置有闭合塞,且闭合塞与第一排水管道密封连接,所述闭合塞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下端与第一排水管道焊接固定,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与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板的一端与闭合塞粘粘固定。

5、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外部的前端设置有前包裹板,所述前包裹板与装置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前包裹板的内部设置有可视玻璃,且可视玻璃的外部与前包裹板的内部粘粘固定。

6、优选的,所述可视玻璃的一端设置有分割导流板,所述分割导流板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抽风扇叶,所述分割导流板的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扇叶。

7、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两侧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口,且第一散热口贯穿并嵌入装置外壳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散热口,且第二散热口贯穿并延伸至装置外壳的内部。

9、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口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外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与装置外壳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前包裹板前端的一侧设置有拉动把手,所述拉动把手的下端设置有室外湿度检测装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固定条的后端设置有导热块,导热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的后端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的外部设置有储水框,在装置实际使用并进行散热时,由导热块对安装固定条悬挂的物品的热量进行传递,持续传递散热片并进行散热,同时,由除湿装置除湿过程中产生的液体由储水框储存,并主动对散热片进行进一步散热,提高散热面积的同时提高散热效果,并且避免散热的过程中外部的异物进入,同时避免空气的湿度得以进入装置内部造成装置内部湿度控制能力较弱。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可视玻璃的一端设置有分割导流板,分割导流板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抽风扇叶,分割导流板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扇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第一抽风扇叶和第二抽风扇叶的启动而抽取装置内部空气流动,流动并通过分割导流板的限制后,使得内部的空气得以顺延分割导流板外部环状流动,环状的空气流动可使得内部空气得以持续接触除湿装置并由除湿装置进行除湿,并且搭配室外湿度检测装置对室外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当室外湿度高于所设定数值后,则由第一密封板对两侧的第一散热口进行闭合,避免室外潮湿空气的进入。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包括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固定条(12),所述装置外壳(1)下端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下防滑块(26),且下防滑块(26)与装置外壳(1)粘粘固定,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框(16)与第二密封板(15)焊接固定,所述散热片(22)与第二密封板(15)焊接固定,所述储水框(1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排水管道(19),所述第一排水管道(19)外部的前端设置有闭合塞(23),且闭合塞(23)与第一排水管道(19)密封连接,所述闭合塞(23)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架(24),所述第二支撑架(24)的下端与第一排水管道(19)焊接固定,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24)之间设置有传动板(25),所述传动板(25)与第二支撑架(24)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板(25)的一端与闭合塞(23)粘粘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外部的前端设置有前包裹板(2),所述前包裹板(2)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前包裹板(2)的内部设置有可视玻璃(3),且可视玻璃(3)的外部与前包裹板(2)的内部粘粘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玻璃(3)的一端设置有分割导流板(6),所述分割导流板(6)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抽风扇叶(7),所述分割导流板(6)的一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扇叶(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两侧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口(9),且第一散热口(9)贯穿并嵌入装置外壳(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散热口(27),且第二散热口(27)贯穿并延伸至装置外壳(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散热口(9)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板(10),所述第一密封板(10)外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1),且第一支撑架(11)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包裹板(2)前端的一侧设置有拉动把手(4),所述拉动把手(4)的下端设置有室外湿度检测装置(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属于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领域。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切换控制并网柜,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固定条;所述安装固定条外部的一端与导热块外部的一端之间卡槽连接,所述导热块的一端设置有储水框,所述储水框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水管道。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并网柜在实际使用并进行散热和除湿的过程中展开使得内部热量排出会使得外部的异物进入装置内部的问题,本技术由导热块对安装固定条悬挂的物品的热量进行传递,持续传递散热片并进行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许斌,魏保中,闫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定源盛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