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2375发布日期:2023-11-17 14:2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车电源,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1、电气化铁路沿线特别是高速铁路和动车沿线均有高压线路铺设,并伴有相关设置,但由于没有低压电源导致众多低压电气设备依然无法接入进行应用,极大地限制了高速铁路的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进一步提高与改善。

2、在机车的实际使用中,机车需要固定且稳定的电压,而外部供电的电压并能保证永远不便,当外部电压改变时,就需要机车内部的电源电路将一定范围内的外部电压转换为机车需要的稳定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包括mos管q1、电阻r1、肖特基二极管d1、第一滤波电路、电感l1、第二滤波电路、谐振电路、变压器t1和二次输出电路,所述mos管q1的漏极作为电压输入端,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所述电阻r1与其栅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还与buck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共阴极电连接,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共阳极与地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路接地,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共阴极顺次通过所述电感l1和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后与其共阳极电连接,所述电感l1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公共端与所述谐振电路的正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谐振电路的负输入端接地,所述谐振电路的正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谐振电路的负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与所述二次输出电路电连接。

4、上述的新型模块电源电路,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4、电容c7、电容c5以及电容c6,所述电容c7、电容c5以及电容c6均并联于所述电容c4两端共同组成第一滤波模块,所述第一滤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滤波模块的另一端接地。

5、上述的新型模块电源电路,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容c12,所述电感l1与所述mos管q15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电容c1接地,所述电容c2和电容c12均并联于所述电容c1两端。

6、上述的新型模块电源电路,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谐振电路包括mos管q15、mos管q3、mos管q16、mos管q2、电阻r12、电阻r4、电阻r13、电阻r5以及电容c73,所述mos管q15漏极与所述电感l1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公共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15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2其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5的源极还与所述mos管q3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4与其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电感l1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公共端还与所述mos管q16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6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3与其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6的源极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2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5与其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15与所述mos管q3的公共端作为正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73与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的一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16与所述mos管q2的公共端作为负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15、mos管q3、mos管q16以及mos管q2的基极分别作为驱动信号输入端与外部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mos管q15与所述mos管q3的公共端还作为其中一个参数信号输入端,所述mos管q16与所述mos管q2的公共端作为另一个参数信号输入端。

7、上述的新型模块电源电路,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二次输出电路包括mos管q5、mos管q4、电阻r3、电阻r7、电阻r2、电阻r6、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8以及电容c9,所述mos管q5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的一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5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3与外部整流管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mos管q5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电阻r7与其源极电连接,所述所述mos管q5的源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4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4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外部整流管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mos管q4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电阻r6与其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4的源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的中间触点通过所述电容c10接地,所述电容c11、电容c8以及电容c9均并联于所述电容c10两端,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的中间触点还作为电压输出端。

8、上述的新型模块电源电路,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buck驱动电路与所述外部驱动电路均采用型号为nsi6602a-dlar的隔离式双通道栅极驱动器及其外围电路。

9、综上所述,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模块电源电路中,通过本电源电路可将外部一定范围内的直流电压转换为机车所需的电压电流,且能保证输出电压稳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模块电源电路具有能对机车稳定输出电压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os管q1、电阻r1、肖特基二极管d1、第一滤波电路、电感l1、第二滤波电路、谐振电路、变压器t1和二次输出电路,所述mos管q1的漏极作为电压输入端,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所述电阻r1与其栅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还与buck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共阴极电连接,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共阳极与地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路接地,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共阴极顺次通过所述电感l1和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后与其共阳极电连接,所述电感l1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公共端与所述谐振电路的正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谐振电路的负输入端接地,所述谐振电路的正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谐振电路的负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与所述二次输出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4、电容c7、电容c5以及电容c6,所述电容c7、电容c5以及电容c6均并联于所述电容c4两端共同组成第一滤波模块,所述第一滤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滤波模块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容c12,所述电感l1与所述mos管q15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电容c1接地,所述电容c2和电容c12均并联于所述电容c1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路包括mos管q15、mos管q3、mos管q16、mos管q2、电阻r12、电阻r4、电阻r13、电阻r5以及电容c73,所述mos管q15漏极与所述电感l1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公共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15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2其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5的源极还与所述mos管q3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4与其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电感l1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公共端还与所述mos管q16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6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3与其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6的源极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2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5与其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15与所述mos管q3的公共端作为正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73与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的一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16与所述mos管q2的公共端作为负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15、mos管q3、mos管q16以及mos管q2的基极分别作为驱动信号输入端与外部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mos管q15与所述mos管q3的公共端还作为其中一个参数信号输入端,所述mos管q16与所述mos管q2的公共端作为另一个参数信号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输出电路包括mos管q5、mos管q4、电阻r3、电阻r7、电阻r2、电阻r6、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8以及电容c9,所述mos管q5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的一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5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3与外部整流管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mos管q5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电阻r7与其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5的源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4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4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外部整流管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mos管q4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电阻r6与其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4的源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的中间触点通过所述电容c10接地,所述电容c11、电容c8以及电容c9均并联于所述电容c10两端,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的中间触点还作为电压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驱动电路与所述外部驱动电路均采用型号为nsi6602a-dlar的隔离式双通道栅极驱动器及其外围电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块电源电路,包括MOS管Q1、电阻R1、肖特基二极管D1、第一滤波电路、电感L1、第二滤波电路、谐振电路、变压器T1和二次输出电路,所述MOS管Q1的漏极作为电压输入端,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所述电阻R1与其栅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还与BUCK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共阴极电连接,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共阳极与地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路接地,通过本电源电路可将外部一定范围内的直流电压转换为机车所需的电压电流,且能保证输出电压稳定。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模块电源电路具有能对机车稳定输出电压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军,蔡随,苏明,张亚军,戴泽,卢兵,朱红超,杨兴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皓文星源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