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9918发布日期:2023-11-30 06:2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具体为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现今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逆变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散热性能要好,才可以对电流进行高效和稳定转换。

2、市场上的逆变器电路安装结构在使用中,通常采用分离结构的电气元件,进行单独固定安装,易导致连接线路复杂,可靠性不高,同时不便于后续生产维护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包括主体机构、固定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且主体机构的底端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基板、器件模块、连接组件和印刷线路,且基板的顶端设置有器件模块,所述基板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的两侧连接有印刷线路。

3、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与器件模块进行焊接连接,且基板与连接组件为嵌入式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端子、固定螺孔、垫片、卡条和辅助固定块,且固定端子的顶端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端子的底端一侧连接有垫片,且垫片的顶端连接有卡条,所述垫片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固定块。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子共设置有多组对称分布的长方体中空状,且固定端子的内部与固定螺孔进行嵌入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垫片与固定端子底部进行卡合连接,且垫片的两端卡合连接有辅助固定块。

7、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框、固定条、卡槽、支撑网和支撑柱,且支撑底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内部设置有卡槽,且支撑底框的内侧设置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柱。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框为矩形可伸缩框体,且支撑底框的两端与固定条进行卡合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网与支撑柱进行卡合连接,且支撑柱为多组对称分布的顶端呈半球面的圆柱体。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设置有主体机构、固定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此主体机构可将组合模块化状的电子元件进行固定承载,使其连接更加稳定,减少线路连接繁杂的情况,便于使用中的日常维护和检修,通过采用数字化智能电路,可有效提升逆变器的性能,以及尺寸标准化设计,有利于生产调试以及现场维护。

11、此固定机构可对主体机构进行多点位固定,保持主体机构进行稳定架设,提升整体可靠性,使其此类逆变器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

12、此辅助支撑机构可对主体机构的整体进行支撑,同时提高此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的整体散热效果,可保证此类模块化电路的固定牢固,同时可有效较少外界压力对模块化电路的影响,保持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的可靠性和高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包括主体机构(1)、固定机构(2)和辅助支撑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2),且主体机构(1)的底端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3),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基板(101)、器件模块(102)、连接组件(103)和印刷线路(104),且基板(101)的顶端设置有器件模块(102),所述基板(101)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组件(103),且连接组件(103)的两侧连接有印刷线路(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1)与器件模块(102)进行焊接连接,且基板(101)与连接组件(103)为嵌入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端子(201)、固定螺孔(202)、垫片(203)、卡条(204)和辅助固定块(205),且固定端子(20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螺孔(202),所述固定端子(201)的底端一侧连接有垫片(203),且垫片(203)的顶端连接有卡条(204),所述垫片(203)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固定块(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201)共设置有多组对称分布的长方体中空状,且固定端子(201)的内部与固定螺孔(202)进行嵌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203)与固定端子(201)底部进行卡合连接,且垫片(203)的两端卡合连接有辅助固定块(2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底框(301)、固定条(302)、卡槽(303)、支撑网(304)和支撑柱(305),且支撑底框(301)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条(302),所述固定条(302)的内部设置有卡槽(303),且支撑底框(301)的内侧设置有支撑网(304),所述支撑网(304)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柱(3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框(301)为矩形可伸缩框体,且支撑底框(301)的两端与固定条(302)进行卡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304)与支撑柱(305)进行卡合连接,且支撑柱(305)为多组对称分布的顶端呈半球面的圆柱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包括主体机构、固定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且主体机构的底端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该主体机构可将组合模块化状的电子元件进行固定承载,使其连接更加稳定,减少线路连接繁杂的情况,通过采用数字化智能电路,可有效提升逆变器的性能,以及尺寸标准化设计,有利于生产调试以及现场维护,通过固定机构可对主体机构进行多点位固定,保持主体机构进行稳定架设,提升整体可靠性,使其此类逆变器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通过辅助支撑机构可对主体机构的整体进行支撑,同时提高此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的整体散热效果,保持模块化电路安装结构的可靠性和高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筱辉,黄胜,唐小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英飞克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