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2479发布日期:2024-01-23 10:2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充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1、不同电子产品已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每种设备所用的充电电压或者协议又各不相同,有qc pd dcp bc1.2等。设备品牌及型号不同他们所需要的电压也不同,即使同样的设备由于电量不同它们的充电电压也会不一样,例如一个口有快充设备充电,在另一口插入只有慢充的设备就会直接烧坏设备,导致双口输出的车载充电器有损坏设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器,以解决双口输出的车载充电器有损坏设备风险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

3、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两个所述输出端口分别为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有第一协议控制单元,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第二协议控制单元;

4、电压转换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端口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均电性连接;

5、第一设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是否连接有负载设备;

6、第二设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输出端口是否连接有负载设备;以及

7、主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协议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协议控制单元、所述电压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设备检测单元均电性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mcu模块。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单元包括:

10、第一检测三极管,所述第一检测三极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mcu模块的第三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三极管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一检测电阻接地设置,所述第一检测三极管的第三端口接地设置,所述第一检测三极管的第二端口还连接有第二检测电阻,所述第二检测电阻通过第一线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接;以及

11、第二检测三极管,其第一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线路上,所述第二检测三极管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三检测电阻与所述mcu模块的第九脚连接,所述第二检测三极管的第三端口通过第二线路与所述mcu模块的第七脚连接,所述第二线路上连接有第四检测电阻,所述第四检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检测单元包括:

13、第三检测三极管,所述第三检测三极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mcu模块的第四脚连接,所述第三检测三极管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五检测电阻接地设置,所述第三检测三极管的第三端口接地设置,所述第三检测三极管的第二端口还连接有第六检测电阻,所述第六检测电阻通过第三线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以及

14、第四检测三极管,其第一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三线路上,所述第二检测三极管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七检测电阻与所述mcu模块的第九脚连接,所述第四检测三极管的第三端口通过第四线路与所述mcu模块的第六脚连接,所述第四线路上连接有第八检测电阻,所述第八检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协议控制单元包括:

16、第一控制三极管,其第一端口与所述mcu模块的第八脚连接,其第二端口接地设置;以及

17、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协议控制单元包括:

19、第二控制三极管,其第一端口与所述mcu模块的第九脚连接,其第二端口接地设置;以及

20、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三极管的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入端口包括插头。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均为usb端口。

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4、本申请所体提供的车载充电器通过第一端口实现电源的输入,并通过本体内部的电压转换单元对输入的电源电压进行转换,从而转换成可供负载设备使用的电压,并通过输出端口与负载设备连接,进而将转换后的电压通过输出端口连通至负载设备,实现对负载设备的充电;通过设置两个输出端口可供两个负载设备同时进行充电,即第一输出端口可以连接有一个负载设备,第二输出端口还可以连接有一个负载设备,提高充电效率。此外,通过第一协议控制单元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进而对第一输出端口进行协议转换,从而实现快充功能;通过第二协议控制单元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进而对第二输出端口进行协议转换,从而实现快充功能。

25、通过第一设备检测单元检测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有负载设备,主控制单元断开第二协议控制单元;第二设备检测单元检测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有负载设备,主控制单元断开第一协议控制单元,避免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有快充的负载设备进行充电时,在另一个输出端口内插入只有慢充的负载设备,导致负载设备烧坏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mcu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检测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控制单元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协议控制单元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包括插头。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均为usb端口。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该车载充电器,包括本体、电压转换单元、第一设备检测单元、第二设备检测单元和主控制单元;本体上设置有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有第一协议控制单元,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第二协议控制单元;电压转换单元输入端与输入端口电性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均电性连接;第一设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输出端口是否连接有负载设备;第二设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二输出端口是否连接有负载设备;主控制单元与第一协议控制单元、第二协议控制单元、电压转换单元、第一设备检测单元及第二设备检测单元均电性连接。该充电器以解决双口输出的车载充电器有损坏设备风险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前海贞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