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4673发布日期:2023-12-13 23:1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板,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太阳光伏系统,也称为光生伏特,简称光伏,是指利用光伏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打效应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设施,光伏设施的核心是太阳能电池板,目前,用来发电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及碲化镉等,由于近年来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光伏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2、本实用设计了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在太阳能发电管光伏板的使用过程中,现有太阳能发电管光伏板底部的定位架都为焊接一体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破损或形变难以维护,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设计了一种具有稳定性强、利于拆装维护、操作步骤简便功能的太阳能发电管光伏板固定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大大提高太阳能发电管光伏板的稳固性、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具备稳定性强、利于拆装维护、操作步骤简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底部的定位架都为焊接一体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破损或形变难以维护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包括定位壳,所述定位壳的内腔设置有发电光伏板本体,所述定位壳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定位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定位槽的内腔均设置有安装板,其中一个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另外一个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壳,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插孔,所述定位槽内腔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安装板表面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加固槽,所述加固槽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加固孔。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表面的顶部与第一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两个连接壳的内腔之间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螺母相对的一侧均与连接壳接触。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固位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左侧与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壳底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与插孔的内腔插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壳、发电光伏板本体、固定组件、连接板、安装板、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连接壳、插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底部的定位架都为焊接一体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破损或形变难以维护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固槽,加固槽的顶部开设有加固孔,起到了便于工作人员将连接板进一步与定位壳固定的作用,通过设置螺栓,螺栓与第一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起到了对安装板与连接板进行定位的作用,通过设置连接杆和螺母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两个连接板之间增加稳定性的作用,通过设置定位板,定位板开设有固位孔,起到了便于工作人员将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与地面连接的作用,通过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与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起到了对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的连接作用。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插杆,插杆与插孔的内腔插接,起到了对定位壳的定位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包括定位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1)的内腔设置有发电光伏板本体(2),所述定位壳(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连接板(301),所述连接板(301)的顶部与定位壳(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0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定位槽的内腔均设置有安装板(302),其中一个安装板(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303),另外一个安装板(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杆(304),所述连接板(30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壳(305),所述连接板(30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插孔(306),所述定位槽内腔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07),所述安装板(302)表面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加固槽(309),所述加固槽(309)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加固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孔(308)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310),所述螺栓(310)表面的顶部与第一螺纹孔(307)的内腔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壳(305)的内腔之间插接有连接杆(311),所述连接杆(311)的两侧均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312),两个螺母(312)相对的一侧均与连接壳(305)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杆(303)和第二定位杆(30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13),所述定位板(313)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固位孔(3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杆(30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15),所述支撑杆(315)的左侧与第二定位杆(304)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1)底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4),所述插杆(4)的表面与插孔(306)的内腔插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固定装置,包括定位壳,所述定位壳的内腔设置有发电光伏板本体,定位壳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与定位壳固定连接,连接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定位槽的内腔均设置有安装板,其中一个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杆,另外一个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杆,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壳、发电光伏板本体、固定组件、连接板、安装板、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连接壳、插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发电光伏板底部的定位架都为焊接一体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破损或形变难以维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汪永鹏,石静,刘家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节能万年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