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和光伏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3070发布日期:2023-12-30 04:1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和光伏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和光伏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1、光伏屋面系统是一种将光伏组件与屋面结构相结合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这种屋面系统既可以实现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又能够进行光伏发电以节省建筑的用电成本。

2、通常,光伏组件需要通过组件安装结构安装于屋面上,现有组件安装结构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紧固组件,上连接件与光伏组件相连,下连接件与屋面相连,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通过紧固组件紧固连接,安装时,先将下连接件安装至屋面上,再通过紧固组件将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紧固连接,之后将光伏组件安装至上连接件上。采用这种结构,光伏组件可以通过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紧固组件安装至屋面上,但是,这种安装结构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安装时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现场安装,无法或较难在出厂时与光伏组件预制为一体式构件进行运输和安装,导致光伏组件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和光伏屋面系统,以优化光伏组件的结构,使得光伏组件拆装更加方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组件本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组件本体连接,第二连接件与屋面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凸块,另一个上设置有与凸块卡接配合的卡槽,凸块与卡槽滑动连接且间隙配合,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后的高度为5mm-60mm。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光伏组件包括组件本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组件本体相连,第二连接件与屋面相连,使得组件本体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安装于屋面上以形成光伏建筑一体化结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凸块,另一个上设置有与凸块卡接配合的卡槽,凸块与卡槽滑动连接且间隙配合,采用这种结构,安装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凸块和卡槽滑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栓等紧固件进行连接的连接方式,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可以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时拆装方便,安装效率高,便于后期维护和更换。其次,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后的高度小于5mm时,同时考虑到两个固定连接件的壁厚以及强度,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滑动配合关系,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后的高度需要大于5mm;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后的高度大于60mm时,组件本体和屋面之间的间距较大,不便于组件本体的安装且组件本体容易遇风翻覆,影响组件本体的稳定性,且不便于包装运输,浪费运输空间,成本较高;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后的高度为5mm-60mm时,既能够保证组件本体和屋面之间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又能够便于组件本体安装且提高组件本体安装的稳定性,使得光伏组件包装运输更加方便,降低成本。同时,光伏组件可以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屋面的夹芯板预制为一体式构件进行运输和安装,亦可以分别预制并进行现场安装,提高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此外,光伏组件安装时,组件本体的载荷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传递至屋面上,提高光伏组件的安装可靠性。

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凸块,第二连接件包括环体部,环体部的内侧具有内腔,环体部上设置有开口,内腔和开口组成卡槽。如此设置,第二连接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拆装方便。

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后的高度为15mm-60mm。如此设置,既能够保证光伏组件和屋面之间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又能够便于光伏组件安装且提高光伏组件安装的稳定性。

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凸块与卡槽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mm-5mm。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凸块与卡槽之间的间隙过大时影响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的稳定性。

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以并行的方式设置有多列。如此设置,通过多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支撑,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稳定性,同时能够使组件本体受到的应力更加均匀,通过应力分解以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沿组件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分布。如此设置,进一步优化应力分布的均匀性,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有2列-5列。如此设置,能够使组件本体受到的应力均匀性更好,进一步优化应力分解,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1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断或通长设置。如此设置,能够对组件本体有较好的支撑,同时可以节省材料。

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为环形框体,环形框体的内侧具有封闭腔,凸块与环形框体为一体结构或固定连接。如此设置,既能够使第一连接件结构更加简单,节省生产安装的成本,又能够使第一连接件满足载荷要求,提高第一连接件整体的可靠性,提高光伏系统的排水性能。

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环形框体包括依次相连并围成封闭腔的上板、第一侧板、下板和第二侧板,上板与组件本体相连,下板与凸块相连;

13、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平板或弯折板,且对称设置于上板的两侧。如此设置,优化环形框体的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件的整体可靠性。

1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环形框体为矩形框或梯形框。如此设置,优化环形框体的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件的整体可靠性。

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环形框体粘接于组件本体的背面,上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胶体的胶槽。如此设置,能够使组件本体粘接于第一连接件上,通过胶槽容纳胶体,可以避免胶体外流溢出。

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胶槽为矩形槽,矩形槽的棱边为倒角结构。如此设置,能够降低胶槽角部的应力集中,提高第一连接件的可靠性,防止胶槽的角部顶压到组件本体的玻璃面或与组件的副框碰撞后,导致组件本体发生破损。

1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对组件本体的边缘位置进行定位的边缘定位组件;

18、边缘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一压块以及第一紧固件,固定件位于组件本体的侧面且与第二连接件为一体结构或固定连接,第一压块位于组件本体的上侧,且与固定件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紧固连接,以将组件本体和第一连接件压紧于第二连接件上;

19、或者,边缘定位组件包括侧定位板和第二紧固件,侧定位板一端与第二连接件为一体结构或固定连接,侧定位板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侧边,且与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紧固连接,侧定位板的顶端面低于组件本体的顶端面或与组件本体的顶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20、或者,边缘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和第三紧固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别与相邻两个组件本体相连,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通过第三紧固件紧固连接。如此设置,组件本体的边缘位置可以通过边缘定位组件进行定位,提高组件本体的安装稳定性,使得光伏系统能够适用于多种恶劣环境。

2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边缘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一压块以及第一紧固件时,固定件为沿组件本体侧边延伸的长板结构,第一压块和第一紧固件均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压块分别通过多个第一紧固件紧固连接于长板结构上。如此设置,第一压块可以将组件本体的边缘位置压紧于固定件上,提高组件本体的安装稳定性。

2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边缘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和第三紧固件时,第一定位件和/或第二定位件包括主体部、第二压块和第四紧固件,主体部抵接于组件本体的侧壁上,第二压块位于组件本体的上方,且与主体部之间通过第四紧固件紧固连接,以将组件本体压紧于第一连接件上。如此设置,相邻两个组件本体的边缘位置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进行定位,相邻两个组件本体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和第三紧固件进行连接,提高组件本体安装连接的稳定性。

2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槽内设置有用于限制凸块脱离卡槽的限位件。如此设置,通过限位件限制凸块脱离卡槽,避免组件本体滑脱,提高组件本体安装的稳定性。

2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槽为t型槽,凸块为与t型槽卡接配合的t型块。如此设置,优化卡槽和凸块的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屋面系统,包括屋面和安装于屋面上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为如上述方案任一项提供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和屋面之间存在散热间隙,且光伏组件距离屋面的最大间隙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后的高度。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光伏屋面系统采用了本技术中的光伏组件,因此能够使光伏组件拆装更加方便。

2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组件本体之间存在散热间隙。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光伏组件的散热性能。

2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屋面包括夹芯板,夹芯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保温层和主板,主板上设置有凸起部,光伏组件连接于凸起部上。如此设置,优化屋面的结构,增大光伏组件和屋面之间的散热空间,提高光伏组件的散热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