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变流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3985发布日期:2023-12-14 09:5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变流器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变流器,尤其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箱。


背景技术:

1、变流器是使电源系统的电压、频率、相数和其他电量或特性发生变化的电气设备,其中储能变流器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储能变流器由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等构成,控制器通过通讯接收后台控制指令,根据功率指令的符号及大小控制变流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实现对电网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控制器通过对应接口完成通讯,获取电池组状态信息,可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电池运行安全。

2、储能变流器在工作时,电子元器件发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保证变流器组件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散热。目前用于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机构,通常在在储能变流器的箱体内部设置风冷设备,在箱体的侧壁上设置百叶窗作为通风口,以使储能变流器箱内部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

3、然而上述百叶窗式的通风口,使得储能变流器箱防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箱,用以解决储能变流器箱防护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变流器箱,用于安装变流器组件且对变流器组件进行散热,包括箱体、散热组件和盖板组件;所述箱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变流器组件,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至少一个箱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换气扇、支撑板以及围设在所述支撑板周侧的通风板,所述支撑板盖设在所述开口上且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通风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换气扇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盖板组件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盖板,所述框架、所述盖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通风板围成通风腔,所述框架盖设在所述通风板上且与所述通风板连接,所述换气扇将所述容纳腔内的热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通风腔和所述第一通风孔排出。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框架的一面设置内插圈,所述框架绕设在所述内插圈的周侧,且所述框架与所述内插圈连接。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框架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内插圈与所述框架对应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经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以固接所述框架和所述内插圈。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通风腔外侧的端部设置防滑旋钮。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支撑板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至少一个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经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连接,以将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箱体上。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一一对应盖设在所述换气扇朝向所述盖板的一面上。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门上设有至少一个把手。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所述第一通风孔为长条孔。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内插圈的上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孔。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呈弧形,所述盖板上设有拉环。

1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能变流器箱,包括箱体、散热组件和盖板组件;通过在箱体内部设置容纳腔,用于安装变流器组件,通过在箱体顶部的开口上设置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中的换气扇用于给箱体内部的变流器组件散热,盖板组件盖设在散热组件之上并与散热组件形成通风腔,且散热组件的通风孔位于盖板组件的下方且被盖板组件围挡,这样,换气扇可通过上述通风腔和通风孔进行换热以实现对变流器组件的散热,如遇雨雪天气,雨水会直接滴落在盖板组件上,从而在雨水飞溅的情况下,有盖板组件遮挡,而不会飞溅至储能变流器的箱体内部,则保持变流器组件的干燥,所以本申请具有较好的防护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变流器箱,用于安装变流器组件且对变流器组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散热组件和盖板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框架的一面设置内插圈,所述框架绕设在所述内插圈的周侧,且所述框架与所述内插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框架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内插圈与所述框架对应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经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以固接所述框架和所述内插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通风腔外侧的端部设置防滑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支撑板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至少一个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经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连接,以将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箱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一一对应盖设在所述换气扇朝向所述盖板的一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上设有至少一个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所述第一通风孔为长条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内插圈的上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呈弧形,所述盖板上设有拉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变流器箱,属于变流器技术领域,用于安装变流器组件且对变流器组件进行散热,本申请包括箱体、散热组件和盖板组件;箱体的容纳腔用于安装变流器组件,箱体的顶部设置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散热组件包括换气扇、支撑板以及围设在支撑板周侧的通风板,支撑板盖设在开口上且与箱体连接,通风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换气扇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盖板组件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盖板,由此,在箱体顶部设置的散热组件被盖板组件围挡形成通风腔,通风腔和各通风孔满足散热的同时,避免了雨水飞溅至储能变流器的箱体内部,保持变流器组件的干燥,提高了防护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春华,毕力格图,温国伟,梁贺,刘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峡新能源四子王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