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散热壳体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7439发布日期:2024-02-22 21:0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液冷散热壳体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涉及液冷散热壳体及电机。


背景技术:

1、电机在运行时,电机内部的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永磁体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电机的温度升高,一旦电机的温度超过许用温度,就会影响电机可靠性及电机性能指标,故需要对电机进行散热。目前电机常用的散热方式是在电机壳体内设置流道,通过向流道内加入冷却液循环流动,以实现对电机进行散热。

2、目前,常用的水道冷却结构包括轴向往复式水道、螺旋式水道和周向往复式水道。其中,对于轴向往复式水道而言,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电机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并列分布的平缓流道段,在任意相邻的两段平缓流道段之间通过折弯流道段连通,折弯流道段内设置有多个缓冲部件,多个缓冲部件沿折弯流道段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且缓冲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折弯流道段内。该电机冷却结构能够冷却电机,但水流在平缓流道段和折弯流道段中的流向与流速均不受控,导致对电机散热不均匀,且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液冷散热壳体及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机冷却结构的水流在平缓流道段和折弯流道段中的流向与流速均不受控,导致对电机散热不均匀,且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液冷散热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内设有沿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导流腔,多个所述导流腔沿所述壳体本体的轴向依次首尾相通并形成轴向往复式流道,所述壳体本体还设有与所述轴向往复式流道连通的入口和出口;

4、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沿所述壳体本体的轴向间隔分布,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流腔;

5、所述液冷散热壳体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

6、螺旋式导向筋,所述导流腔的内周壁凸设有所述螺旋式导向筋。

7、作为优选,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导流腔的连通处均设有所述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导流腔的内周壁。

8、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片呈弧形,所述弧形的开口端朝向所述螺旋式导向筋。

9、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片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为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端和所述出液端分别分布于相邻的两个导流腔,所述导流片的进液端相对出液端靠近所述螺旋式导向筋。

10、作为优选,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导流腔的连通处均设有多个所述导流片,多个所述导流片沿所述壳体本体的轴向间隔分布。

11、作为优选,所述导流腔内设有多个所述螺旋式导向筋,多个所述螺旋式导向筋沿所述导流腔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式导向筋之间形成螺旋式流道。

12、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式导向筋一体成型于所述壳体本体。

13、作为优选,所述导流腔为圆柱形腔室。

14、电机,其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上述的液冷散热壳体,所述壳体本体为电机壳体,所述定子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周壁,所述转子组件同轴穿设于所述定子组件,且所述转子组件的转轴与所述电机壳体转动连接。

15、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散热齿。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液冷散热壳体及电机,该液冷散热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导流结构,壳体本体内设有沿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导流腔,多个导流腔沿壳体本体的轴向依次首尾相通并形成轴向往复式流道,壳体本体还设有与轴向往复式流道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入口和出口沿壳体本体的轴向间隔分布,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流腔,向入口输入冷却液,冷却液从入口流入导流腔,即冷却液由入口流入轴向往复式流道,使得冷却液轴向往复式流动。其中,通过在导流腔的内周壁设置螺旋式导向筋,使得冷却液的流动方式被限定为螺旋式流动,冷却液在导流腔内的螺旋式导向筋的引导作用下呈螺旋式加速流动,形成湍流效应,使得冷却液能够与导流腔的内周壁充分接触,从而能够很好的吸收热传导至壳体本体的热量,且散热均匀,散热效率高;其次,沿壳体本体的轴向,当冷却液流动至两个导流腔的连通处时,即冷却液到达拐弯处时,由于冷却液在螺旋式导向筋的引导作用下呈螺旋式加速流动,使得冷却液到达拐弯处时的流速较大,且冷却液在较大流速下被强制拐弯换向,能够有效增大冷却液的覆盖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液冷散热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所述壳体本体(1)内设有沿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导流腔(13),多个所述导流腔(13)沿所述壳体本体(1)的轴向依次首尾相通并形成轴向往复式流道,所述壳体本体(1)还设有与所述轴向往复式流道连通的入口(11)和出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11)和所述出口(12)沿所述壳体本体(1)的轴向间隔分布,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流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导流腔(13)的连通处均设有导流片(22),所述导流片(22)固定设置于所述导流腔(13)的内周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22)呈弧形,所述弧形的开口端朝向所述螺旋式导向筋(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22)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为进液端(221)和出液端(222),所述进液端(221)和所述出液端(222)分别分布于相邻的两个导流腔(13),所述导流片(22)的进液端(221)相对出液端(222)靠近所述螺旋式导向筋(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导流腔(13)的连通处均设有多个所述导流片(22),多个所述导流片(22)沿所述壳体本体(1)的轴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13)内设有多个所述螺旋式导向筋(21),多个所述螺旋式导向筋(21)沿所述导流腔(13)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式导向筋(21)之间形成螺旋式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导向筋(21)一体成型于所述壳体本体(1)。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13)为圆柱形腔室。

9.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散热壳体,所述壳体本体(1)为电机壳体,所述定子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周壁,所述转子组件同轴穿设于所述定子组件,且所述转子组件的转轴与所述电机壳体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散热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液冷散热壳体及电机,该液冷散热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导流结构,壳体本体内设有沿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导流腔,多个导流腔沿壳体本体的轴向依次首尾相通并形成轴向往复式流道,壳体本体还设有与轴向往复式流道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入口和出口沿壳体本体的轴向间隔分布,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流腔;导流结构包括螺旋式导向筋,导流腔的内周壁凸设有螺旋式导向筋。该液冷散热壳体散热均匀,且散热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珂,李嘉诚,孙文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