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1714发布日期:2024-01-16 11:3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纯电动环卫车使用的电机为单输出口电机,即只有电机的一端可以输出转矩。在环卫车的功能实现上,清扫和洗扫作业需要油泵和水泵来进行实现,因此至少需要两台单输出口电机给其提供相应的动力,电机数量多,从而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占用空间相应增大,同时给维修和生产工作中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机,具有两个输出连接部,节约了成本和安装空间。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包括壳体、定子绕组和转轴,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泄水槽,所述定子绕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定子绕组相对设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输出连接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输出连接部,所述泄水槽的一端适于与所述转轴和所述壳体的配合处相连通,所述泄水槽的另一端贯通至所述壳体外。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输出连接部,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输出连接部,可以实现双动力输出,节约了成本和安装空间,泄水槽能够将从转轴与壳体配合处进来的水排至壳体外,起到防水作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壳体本体上设有电机安装部,所述壳体本体构造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端盖封盖所述壳体本体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第一端盖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壳体本体且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端盖孔;所述第二端盖封盖所述壳体本体的另一端开口,所述第二端盖上开设有第二端盖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端盖孔。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泄水槽开设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或所述第二端盖上,所述泄水槽的所述一端适于与所述转轴和对应端盖的配合处相连通。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泄水槽构造为开设于对应端盖内的直线型通槽;或,所述泄水槽包括径向槽段和轴向槽段,所述径向槽段沿对应端盖的径向延伸且贯通至所述壳体外,所述轴向槽段沿对应端盖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径向槽段相连,所述轴向槽段与对应端盖的端盖孔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还包括:第一油封和/或第二油封,所述第一油封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第一油封孔,所述第一油封孔与所述第一端盖孔连通,所述第一油封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油封孔的孔壁贴合;所述第二油封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端盖上开设有第二油封孔,所述第二油封孔与所述第二端盖孔连通,所述第二油封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油封孔的孔壁贴合。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泄水槽位于所述第一油封的背离所述壳体本体的一侧;和/或,所述泄水槽位于所述第二油封的背离所述壳体本体的一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盖内设有第一冷却通道;和/或,所述第二端盖内设有第二冷却通道。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输出连接部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转轴外表面的外凸结构或构造为开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内嵌结构,所述第二输出连接部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转轴外表面的外凸结构或构造为开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内嵌结构。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离开,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壳体。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机。

13、所述车辆的电机的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输出连接部,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输出连接部,可以实现双动力输出,节约了成本和安装空间,泄水槽能够将从转轴与壳体配合处进来的水排至壳体外,起到防水作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为环卫车,所述环卫车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部传动连接;油泵,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二输出连接部传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槽(16)开设在所述第一端盖(13)和/或所述第二端盖(14)上,所述泄水槽(16)的所述一端适于与所述转轴(30)和对应端盖的配合处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槽(16)构造为开设于对应端盖内的直线型通槽;或,所述泄水槽(16)包括径向槽段(161)和轴向槽段(162),所述径向槽段(161)沿对应端盖的径向延伸且贯通至所述壳体(10)外,所述轴向槽段(162)沿对应端盖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径向槽段(161)相连,所述轴向槽段(162)与对应端盖的端盖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槽(16)位于所述第一油封(15)的背离所述壳体本体(12)的一侧;和/或,所述泄水槽(16)位于所述第二油封的背离所述壳体本体(1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3)内设有第一冷却通道(131);和/或,所述第二端盖(14)内设有第二冷却通道(1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部(31)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转轴(30)外表面的外凸结构或构造为开设在所述转轴(30)上的内嵌结构,所述第二输出连接部(32)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转轴(30)外表面的外凸结构或构造为开设在所述转轴(30)上的内嵌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第一轴承(34)和第二轴承(35),所述第一轴承(34)和所述第二轴承(35)分离开,所述第一轴承(34)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35)的内圈套设在所述转轴(30)上,所述第一轴承(34)的外圈和所述第二轴承(35)的外圈与所述壳体(10)相对固定,所述转轴(30)通过所述第一轴承(34)和所述第二轴承(35)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壳体(1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该电机包括壳体、定子绕组、转轴,壳体内设有容置腔,壳体上开设有泄水槽,定子绕组设置在容置腔内,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且转轴与定子绕组相对设置,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输出连接部,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输出连接部,泄水槽的一端适于与转轴和壳体的配合处相连通,泄水槽的另一端贯通至壳体外。根据本技术的电机,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输出连接部,转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输出连接部,可以实现双动力输出,节约了成本和安装空间,泄水槽能够将从转轴与壳体配合处进来的水排至壳体外,起到防水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曹位军,王荣,梁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普罗科环境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