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7597发布日期:2024-01-23 10:5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配电柜,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中型和大型配电箱,在结构上通常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开设有一开口,并通过开口一侧安装的铰链装设有可以开启的箱门。箱体往往采用钣金件铆接或者焊接在一起。这种配电箱,其配线往往通过箱体的后背或者底板连出。通常情况下,此种结构的配电箱能够适用一般的工作场合。但在有些场合,经常需要同时使用多个配电箱,且配电箱就位位置背部具有足够的作业空间。按照现有配电箱的配线设置方式,需要将多个配电箱串联时,尤其是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最好能够卸下配电箱的后盖板,将配线从一个配电箱的后背连出至相邻的配电箱,后盖拆卸后也方便对线束进行整理。而目前配电箱的后盖板都是通过侧壁背板一体成型、铆接或者焊接固定的方式,拆卸比较麻烦,采用钻孔穿线方式,作业十分不方便。

2、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缺陷开发一种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设置可以单独拆卸的后盖,便于调试安装和后期的维护检修作业顺利进行。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设置在主箱体的背板开口上,包括底端快插组件、顶部锁定组件和后盖,两个所述底端快插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箱体背板的底部两端,且能够对所述后盖的下沿进行快速定位;两个所述顶部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箱体背板顶部两端且能够对所述后盖的上沿进行锁定。

4、进一步的,所述底端快插组件包括长螺钉、压簧和推顶头,所述后盖的下沿两端开设有插接凹槽;所述长螺钉的内端头穿过所述主箱体背板的安装孔后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压簧套接在所述长螺钉螺杆上且压紧在螺帽和所述推顶头之间,所述推顶头能够向内推顶所述插接凹槽处的所述后盖侧壁。

5、进一步的,所述推顶头的内端为圆台形状,所述推顶头的圆台面推顶在所述插接凹槽处。

6、进一步的,所述顶部锁定组件包括螺杆和锁母,所述螺杆的内端穿过所述主箱体背板的安装孔后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后盖的顶部在所述螺杆位置相应开设有过孔,所述锁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外端并压紧所述后盖后侧壁。

7、进一步的,所述锁母具体采用蝶形螺母。

8、进一步的,还包括大垫片和密封条,所述大垫片垫设在所述主箱体背板和所述后盖之间,所述大垫片为圆环垫;所述大垫片套接在所述长螺钉和所述螺杆上;所述密封条粘接设置在所述后盖内侧壁的外周边上,所述密封条厚度大于所述大垫片。

9、进一步的,还包括后把手,所述后把手设置在所述后盖的后侧壁上。

10、进一步的,还包括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主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头穿过所述主箱体背板的过孔后接触所述后盖的内侧壁;所述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串联在配电箱供电的控制电路中。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通过开设主箱体的背板开口,能够敞开背部进行布线、引线和检修作业,空间大便于操作;通过所述底端快插组件和所述顶部锁定组件安装后盖到所述背板开口上,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实现快速切换,提高了作业效率。

13、此外,通过长螺钉、压簧和推顶头组成的所述底端快插组件,后盖底沿能够倾斜插入,两端的底端快插组件同时插入挤压,能够在底部对后盖进行快速对中压紧定位。通过将推顶头的内端为圆台形状,有导向作用,便于后盖底沿的插接凹槽认准插入。通过螺杆和锁母组成的所述顶部锁定组件,结构简单而便于实现,同时采用蝶形螺母,更加便捷,不用额外工具即可实现拆卸和安装。通过密封条的设置,能够在后盖和主箱体的背板开口之间形成密封,避免此处间隙进入灰尘和杂物;通过在主箱体背板和后盖之间设置大垫片,能够形成等距的间隙,对密封条形成限位防护,避免压紧过程中对密封条过度挤轧造成密封条塑性变形后的硬化失效。通过把手的设置,便于拆卸和安装后盖时抓握后盖,避免手指抓握边缘造成的挤手划伤情况。通过在主箱体的内侧壁上设置行程开关,后盖安装好后,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闭合,配电箱供电的控制电路能够根据操控面板或者遥控进入到配电工作状态。当后盖被拆卸下来后,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断开,配电箱供电的控制电路被切断,此时通过操控面板或者遥控无法启动配电箱到供电工作状态。因此对调试、维护、检修作业人员进行了电气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设置在主箱体(1)的背板开口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端快插组件、顶部锁定组件和后盖(4),两个所述底端快插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箱体(1)背板的底部两端,且能够对所述后盖(4)的下沿进行快速定位;两个所述顶部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箱体(1)背板顶部两端且能够对所述后盖(4)的上沿进行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快插组件包括长螺钉(6)、压簧(7)和推顶头(8),所述后盖(4)的下沿两端开设有插接凹槽(401);所述长螺钉(6)的内端头穿过所述主箱体(1)背板的安装孔后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压簧(7)套接在所述长螺钉(6)螺杆上且压紧在螺帽和所述推顶头(8)之间,所述推顶头(8)能够向内推顶所述插接凹槽(401)处的所述后盖(4)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头(8)的内端为圆台形状,所述推顶头(8)的圆台面推顶在所述插接凹槽(401)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锁定组件包括螺杆(3)和锁母(5),所述螺杆(3)的内端穿过所述主箱体(1)背板的安装孔后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后盖(4)的顶部在所述螺杆(3)位置相应开设有过孔(402),所述锁母(5)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的外端并压紧所述后盖(4)后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母(5)具体采用蝶形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垫片(9)和密封条(10),所述大垫片(9)垫设在所述主箱体(1)背板和所述后盖(4)之间,所述大垫片(9)为圆环垫;所述大垫片(9)套接在所述长螺钉(6)和所述螺杆(3)上;所述密封条(10)粘接设置在所述后盖(4)内侧壁的外周边上,所述密封条(10)厚度大于所述大垫片(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把手(403),所述后把手(403)设置在所述后盖(4)的后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程开关(11),所述行程开关(11)安装在所述主箱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行程开关(11)的触头穿过所述主箱体(1)背板的过孔后接触所述后盖(4)的内侧壁;所述行程开关(11)的常开触点串联在配电箱供电的控制电路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设置在主箱体的背板开口上,包括底端快插组件、顶部锁定组件和后盖,两个所述底端快插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箱体背板的底部两端,且能够对所述后盖的下沿进行快速定位;两个所述顶部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箱体背板顶部两端且能够对所述后盖的上沿进行锁定。本技术配电箱装配式后盖结构,设置可以单独拆卸的后盖,便于调试安装和后期的维护检修作业顺利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万庆电力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