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7992发布日期:2024-01-23 10:3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防护外壳,具体为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


背景技术:

1、电机控制器是通过主动工作来控制电机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响应时间进行工作的集成电路,采用计算机式的编程语言,拥有输入、输出、计数等多种指令,具有编程灵活、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的自动化领域,在使用时为了保护装置会在其表面设置有电机防护外壳,而这时散热就成了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现有技术公开了公开号为:cn212677532u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控制器防护外壳,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前后两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条,所述缓冲条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下端开设有冷却口,所述冷却口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上端活动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右端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板,所述风扇板外侧上端开设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凸起,所述散热凸起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该高效散热的电机控制器防护外壳,结构简单可靠,散热效率高,外形便于安放,安装较为简单,结构强度高,具备一定的防震能力,可进行开合,维护方便。

3、但是上述的电机防护外壳在进行散热时只能在右侧和正面进行排热,在排热时热量只能通过这两个位置排出,排热效率低,且没有设置防尘组件,在使用时的效果不好,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包括电机防护外壳,所述电机防护外壳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装置,所述电机防护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散热装置。

3、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连接u型架、第一风机筒、第一风机、连接箱件、限位滑环、限位滑杆、顶端挡板、防尘网和散热槽,所述连接u型架固定连接于电机防护外壳的正面,所述连接箱件固定连接于连接u型架的正面,所述第一风机筒固定连接于连接箱件的正面,所述第一风机固定连接于第一风机筒的内部,所述限位滑环固定连接于电机防护外壳的顶部,所述散热槽开设于电机防护外壳的正面。

4、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底端连接架、底端u型架、第二风机筒、通风矩形槽、排热槽和底端承接架,所述底端承接架固定连接于电机防护外壳的底部,所述底端连接架固定连接于底端承接架的底部两侧,所述底端u型架固定连接于底端承接架的底部,所述第二风机筒固定连接于底端u型架的内底部,所述排热槽开设于电机防护外壳的底部,所述通风矩形槽开设于底端承接架的内部。

5、优选的,所述电机防护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插入通孔,所述插入通孔的孔径与限位滑杆的杆径适配,通过设置有插入通孔,使得限位滑杆能够插入电机防护外壳的顶部,从而确保顶端挡板的底部能够盖在电机防护外壳的顶部,确保装置的正常使用。

6、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杆插接于电机防护外壳的顶部,所述限位滑杆滑动连接于限位滑环的内壁。

7、优选的,所述电机防护外壳的顶部开设有通风槽体,所述防尘网固定连接于通风槽体的内壁。

8、优选的,所述顶端挡板固定连接于限位滑杆的顶部,所述顶端挡板的面积大于通风槽体的面积,通过设置有顶端挡板,在拉起后能够将电机防护外壳顶部的通风槽体给漏出,使得顶端挡板的底部与电机防护外壳的顶部之间留出间距,然后在上方也可以进行散热,且散热一段时间可以重新放回将顶端挡板盖在电机防护外壳的顶部,能够进行密闭处理,起到防尘的目的。

9、优选的,所述第二风机筒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风机筒前后等间距分布在底端u型架的内底部,通过设置有四个第二风机筒,前后分布成一条线,能够更好的进行散热。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通过设置有第一散热装置,启用第一散热装置内的风机,产生负压吸力将内部的热量通过表面的给排出,且在使用时可以将电机防护外壳顶部的通风槽体给漏出,使得顶端挡板的底部与电机防护外壳的顶部之间留出间距,然后在上方也可以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

12、2、该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通过设置有第二散热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启动第二风机筒,配合通风矩形槽和排热槽在底部进行排热处理,且配合底端连接架和底端u型架的支撑,能够使得电机防护外壳的底部与地面留出空间便于排热,使得热量可以通过多个位置排出,排热效率高,且设置有防尘组件,在使用时的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包括电机防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防护外壳(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装置(2),所述电机防护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散热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装置(3)包括底端连接架(301)、底端u型架(302)、第二风机筒(303)、通风矩形槽(304)、排热槽(305)和底端承接架(306),所述底端承接架(306)固定连接于电机防护外壳(1)的底部,所述底端连接架(301)固定连接于底端承接架(306)的底部两侧,所述底端u型架(302)固定连接于底端承接架(306)的底部,所述第二风机筒(303)固定连接于底端u型架(302)的内底部,所述排热槽(305)开设于电机防护外壳(1)的底部,所述通风矩形槽(304)开设于底端承接架(30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防护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插入通孔,所述插入通孔的孔径与限位滑杆(206)的杆径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杆(206)插接于电机防护外壳(1)的顶部,所述限位滑杆(206)滑动连接于限位滑环(205)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防护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通风槽体,所述防尘网(208)固定连接于通风槽体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挡板(207)固定连接于限位滑杆(206)的顶部,所述顶端挡板(207)的面积大于通风槽体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筒(30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风机筒(303)前后等间距分布在底端u型架(302)的内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机防护外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包括电机防护外壳,电机防护外壳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装置,电机防护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散热装置,第一散热装置包括连接U型架、第一风机筒、第一风机、连接箱件、连接箱件、限位滑环、限位滑杆、顶端挡板、防尘网和散热槽,所述连接U型架固定连接于电机防护外壳的正面。该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防护外壳,通过设置有第一散热装置,启用第一散热装置内的风机,产生负压吸力将内部的热量通过表面的给排出,且在使用时可以将电机防护外壳顶部的通风槽体给漏出,使得顶端挡板的底部与电机防护外壳的顶部之间留出间距,然后在上方也可以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龙,陈月玲,朱传秀,陈志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泉风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