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1015发布日期:2023-12-29 21:4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1、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渐枯竭,太阳能、地热能、风能、重力势能等新型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太阳能是一种相对容易获得并且对于地域的自然条件要求较低的绿色能源。目前,获取太阳能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且通过蓄电池对电能进行存储,再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蓄电池可以直接输出直流电给需要直流源的电器,或者再通过逆变器进行交直流转换后输出交流电给需要交流源的电器。

2、传统的光伏设备的规模比较大,而且均为固定式设置。例如,光伏设备常常需要固定架设在空旷的广场或者房屋的房顶/阳台等。而如今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日常生活中的日照条件非常好,而碍于传统的光伏设备无法随意移动和不便于携带的困难,导致光伏设备无法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利于太阳能使用的推广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光伏支架,将柔性光伏组件与可拆卸的支架结构进行配合,达到便携的目的,使得用户可以随意将设备转移,使得光伏设备可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太阳能使用的推广利用。

2、一种便携式光伏支架,包括:

3、底座;底座包括:脚架、连接脚架的主体、连接主体的第一转接件、以及连接主体的数据线;主体设有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蓄电池、以及连接控制器的放电端口;数据线电连接控制器;

4、连接底座的下支架;下支架包括:可拆连接第一转接件的第二转接件和可拆卸安装在第二转接件上的下支撑组件;下支撑组件为x形结构且为可拆卸或者可变形收缩设置;

5、可拆卸连接下支架的上支架;上支架为矩形框架结构且为可拆卸或者可变形收缩设置;以及

6、夹设在下支架与上支架之间的柔性光伏组件;柔性光伏组件为可折叠或者可收卷设置;柔性光伏组件设有接插数据线的输出端口;柔性光伏组件可拆卸安装在下支撑组件与上支架之间。

7、上述便携式光伏支架,使用时,柔性光伏组件通过下支架和上支架进行绷紧定型,柔性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后转换的电能通过数据线传输到底座的蓄电池进行存储。需要携带时,将柔性光伏组件从下支架和下支架之间拆出并且通过折叠或者收卷的方式进行收纳,下支架的下支撑组件通过拆卸分解或者变形收缩实现收纳,同理,上支架也可以通过拆卸分解或者变形收缩实现收纳,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实现便于携带的目的。通过上述设计,将柔性光伏组件与可拆卸的支架结构进行配合,达到便携的目的,使得用户可以随意将设备转移,使得光伏设备可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太阳能使用的推广利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接件为球形接头,第二转接件为套接球形接头的连接座;或,第二转接件为球形接头,第一转接件为套接球形接头的连接座。球关节结构的角度调节范围大,结构简单,操作难度低。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支架还包括:锁止件;锁止件用于锁定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的姿态。锁止件可以锁住球关节的姿态,有利于提高柔性光伏组件在架设后的姿态的稳定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支撑组件包括:交叉设置在第二转接件上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为可拆连接或者铰接。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相对角度,或者将两者直接拆卸分解,可以达到收纳的目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支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的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以及第四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以及第四限位杆之间为可拆连接或者铰接。通过调节各限位杆之间的相对角度,或者将各限位杆直接拆卸分解,可以达到收纳的目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线与主体之间为可拆连接;控制器设有接插数据线的输入端口。通过将整个数据线拆卸下来,可以提高设备收纳的便利度。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柔性光伏组件通过螺栓分别与下支架、上支架实现可拆连接。螺栓的结构简单、操作难度低,锁紧后的稳固性好,成本低廉。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转接件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用于容置下支撑组件以限制下支撑组件的姿态。通过限位槽可以锁定下支撑组件的姿态,提高柔性光伏组件在展开后的姿态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件为球形接头,所述第二转接件为套接所述球形接头的连接座;或,所述第二转接件为球形接头,所述第一转接件为套接所述球形接头的连接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用于锁定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的姿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组件包括:交叉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件上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为可拆连接或者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的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以及第四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以及第四限位杆之间为可拆连接或者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与所述主体之间为可拆连接;所述控制器设有接插所述数据线的输入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光伏组件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实现可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件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置所述下支撑组件以限制所述下支撑组件的姿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光伏支架,包括:底座、下支架、上支架、以及柔性光伏组件。底座包括:脚架、主体、第一转接件、以及数据线。主体设有控制器、蓄电池、以及放电端口。数据线电连接控制器。下支架包括:可拆连接第一转接件的第二转接件和可拆卸安装在第二转接件上的下支撑组件。下支撑组件为X形结构且为可拆卸或者可变形收缩设置。上支架为矩形框架结构且为可拆卸或者可变形收缩设置。柔性光伏组件为可折叠或者可收卷设置。柔性光伏组件可拆卸安装在下支撑组件与上支架之间。将柔性光伏组件与可拆卸的支架结构进行配合,达到便携的目的,使得用户可以随意将设备转移,使得光伏设备可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太阳能使用的推广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爱辉,林登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星耀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