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9702发布日期:2024-02-26 16:5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施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等设备组成。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420542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第一销轴、活动杆、第二销轴、固定板、支撑板和第二转轴,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卡杆,所述卡杆固定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内壁,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固定有把手;该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用支撑装置,通过正转或者反转把手,能够使得支撑板绕着第二转轴进行正转或者反转,从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能够进行正转或者反转,进而方便对太阳能电池板角度的调节,通过正转或者反转螺栓,能够使得第二卡板做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从而方便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拆卸和安装。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转轴和活动块的套接处直接裸露在外部,长时间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会使得彼此之间发生固性连接,进而影响后续的调节;另外支撑器上安装光伏发电板后,光伏发电板的表面会落上灰尘影响光伏发电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架,两个所述转动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面安装有主光伏发电板,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设置有清扫机构,所述安装座的底面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套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开设有方形滑槽,所述方形滑槽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单向丝杆,所述单向丝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端延伸至t形滑槽的内腔,所述支撑块顶端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侧面与t形滑槽的内壁相贴合。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座顶面的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侧面与移动框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滑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一端延伸至主光伏发电板的上部,所述移动架一端的底面设置有清扫刷,所述清扫刷的底端与主光伏发电板的顶面相接触,所述移动框的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杆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移动框的端面且位于第二电机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壳。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侧面铰接有箱门,所述控制箱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控制箱的内腔设置有控制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框的顶面设置有辅光伏发电板,所述辅光伏发电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设置有下挡座,所述下挡座的内侧面与主光伏发电板的底侧相接触,所述安装座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座的顶面放置有两个z形固定板,两个所述z形固定板上均套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螺纹套接至螺纹孔的内腔,所述z形固定板的顶面设置有出灰坡,所述z形固定板的内侧面与主光伏发电板的侧面相接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筒,两个所述弹性筒的端部分别与移动框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弹性筒套设在往复丝杆的外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柱的侧面与方形滑槽的内壁相贴合。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座、支撑柱、方形滑槽、第一电机、单向丝杆、升降柱、支撑块、滚轮以及t形滑槽的配合使用,利用第一电机带动单向丝杆旋转,通过单向丝杆和升降柱之间的配合带动滚轮在t形滑槽上进行滑动,利用滚轮和t形滑槽之间的配合对安装座的角度进行调节,另外单向丝杆和升降柱之间的螺纹配合位于方形滑槽的内腔,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实用性。

12、(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控制器定时启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往复丝杆旋转,利用往复丝杆和滑座之间的配合带动移动架和清扫刷横向往复移动,利用清扫刷的移动把主光伏发电板顶面的灰尘或杂物从两侧扫出,保证主光伏发电板的光伏发电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架(2),两个所述转动架(2)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顶面安装有主光伏发电板(14),所述安装座(3)的顶面设置有清扫机构(13),所述安装座(3)的底面开设有t形滑槽(4),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上固定套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面开设有方形滑槽(7),所述方形滑槽(7)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单向丝杆(9),所述单向丝杆(9)的外侧螺纹套接有升降柱(10),所述升降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的顶端延伸至t形滑槽(4)的内腔,所述支撑块(11)顶端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12),所述滚轮(12)的侧面与t形滑槽(4)的内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13)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顶面的移动框(15),所述移动框(15)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16),所述往复丝杆(16)的外侧螺纹套接有滑座(17),所述滑座(17)的侧面与移动框(15)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滑座(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架(19),所述移动架(19)的一端延伸至主光伏发电板(14)的上部,所述移动架(19)一端的底面设置有清扫刷(20),所述清扫刷(20)的底端与主光伏发电板(14)的顶面相接触,所述移动框(15)的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杆(16)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移动框(15)的端面且位于第二电机(18)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壳(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4),所述控制箱(24)的侧面铰接有箱门(25),所述控制箱(24)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26),所述控制箱(24)的内腔设置有控制器(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15)的顶面设置有辅光伏发电板(22),所述辅光伏发电板(22)与蓄电池(26)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的顶面设置有下挡座(28),所述下挡座(28)的内侧面与主光伏发电板(14)的底侧相接触,所述安装座(3)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29),所述安装座(3)的顶面放置有两个z形固定板(30),两个所述z形固定板(30)上均套设有螺栓(31),所述螺栓(31)的底端螺纹套接至螺纹孔(29)的内腔,所述z形固定板(30)的顶面设置有出灰坡(32),所述z形固定板(30)的内侧面与主光伏发电板(14)的侧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筒(23),两个所述弹性筒(23)的端部分别与移动框(15)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弹性筒(23)套设在往复丝杆(16)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10)的侧面与方形滑槽(7)的内壁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场建设施工支撑器,属于光伏发电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架,两个所述转动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面安装有主光伏发电板。本技术中,通过支撑座、支撑柱、方形滑槽、第一电机、单向丝杆、升降柱、支撑块、滚轮以及T形滑槽的配合使用,利用第一电机带动单向丝杆旋转,通过单向丝杆和升降柱之间的配合带动滚轮在T形滑槽上进行滑动,利用滚轮和T形滑槽之间的配合对安装座的角度进行调节;另外单向丝杆和升降柱之间的螺纹配合位于方形滑槽的内腔,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其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迎,何渊,姜珊,张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2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