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光伏支架和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5440发布日期:2024-04-25 10:0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柔性光伏支架和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伏支架,特别是涉及柔性光伏支架和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地面光伏电站的多年建设,光伏用地资源趋于紧张,地势较好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出现了山地光伏电站。与地面光伏电站相比,山地光伏电站存在施工成本高、组件一致性差等不利条件。随着技术的更新,拉索式柔性光伏支架方案在山地光伏电站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成本也在逐步下降。在实际使用效果方面,柔性光伏支架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高,而且与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厂区且处于最佳倾角的固定光伏支架相比较,使用柔性光伏支架的发电量更高,发电量可以提高5.5%左右。尤其是在春秋夏天,应用柔性光伏支架的山地光伏电站是各种山地光伏电站当中发电量最高的。

2、相关技术中,柔性光伏支架通常包括边桩、中桩和拉索,多数边桩的安装形式都是立柱+拉锚;在柔性光伏支架中,桩基础的成本在柔性光伏支架成本中的占比比较大。

3、然而,柔性光伏支架通常采用每一组光伏组件对应两根拉索和两组拉锚基础,柔性光伏支架的结构复杂,桩基础数量过多、面积过大,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柔性光伏支架的结构复杂,桩基础数量过多、面积过大,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和光伏系统。

2、第一方面,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一排支架单元;

3、所述支架单元包括:

4、两个端部架体,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5、至少一个中间架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设于两个所述端部架体之间;

6、两根拉索,平行牵拉在两个所述端部架体之间,并与所述中间架体连接,两根所述拉索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以及

7、斜撑件,每个所述端部架体的上部均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连接有多个所述斜撑件,多个所述斜撑件的远离所述端部架体的一端均连接于一锚固基础,且所述锚固基础位于所述端部架体的正投影与所述拉索的正投影围成的区域内。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部架体包括端部横梁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根端部立柱,两根所述端部立柱的高度不同,所述端部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所述端部立柱的顶端;两根所述拉索分别连接于所述端部横梁的两端;两个所述斜撑件的顶端分别连接于两根所述端部立柱的顶端,两个所述斜撑件的底端均连接于所述锚固基础。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单元还包括支撑架和稳定索,所述支撑架沿所述第二方向支撑连接于两根所述拉索之间;所述稳定索的一端与一个所述中间架体的下部连接,所述稳定索的另一端与所述锚固基础连接或者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中间架体的下部连接;所述稳定索还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连接于两根所述拉索之间的第一边,所述第一边为刚性边。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拉索与所述稳定索之间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相连,所述第二边为刚性边或者弹性边。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排所述支架单元,相邻两排所述支架单元的所述中间架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柔性光伏支架还包括支撑连杆,任意相邻两排所述支架单元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中间架体之间均连接有所述支撑连杆。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连杆的一端连接于一排所述支架单元的所述中间架体的下部,所述支撑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相邻另一排所述支架单元的所述中间架体的上部。

14、第二方面,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柔性光伏支架的支架单元上。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光伏组件依次排列安装于所述支架单元的拉索上;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卡接部和连接于所述卡接部的相对两侧的两连接部,所述卡接部能够与所述拉索卡接,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组件。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的至少相对两侧的边框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每条所述边框上均设有两对所述安装孔,且两对所述安装孔相对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中心线对称。

17、上述柔性光伏支架和光伏系统,通过设置多个斜撑件的远离端部架体的一端均连接于一个锚固基础,且锚固基础位于端部架体的正投影与拉索的正投影围成的区域内,优化支架单元的端部支撑结构,在保证支撑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简化支架结构,减少桩基础数量,减小桩基础的占地面积,进而减小柔性光伏支架的占地面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使得柔性光伏支架的综合成本更优,有效解决柔性光伏支架的结构复杂,桩基础数量过多、面积过大,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排支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架体包括端部横梁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根端部立柱,两根所述端部立柱的高度不同,所述端部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所述端部立柱的顶端;两根所述拉索分别连接于所述端部横梁的两端;两个所述斜撑件的顶端分别连接于两根所述端部立柱的顶端,两个所述斜撑件的底端均连接于所述锚固基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单元还包括支撑架和稳定索,所述支撑架沿所述第二方向支撑连接于两根所述拉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连接于两根所述拉索之间的第一边,所述第一边为刚性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拉索与所述稳定索之间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相连,所述第二边为刚性边或者弹性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排所述支架单元,相邻两排所述支架单元的所述中间架体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杆的一端连接于一排所述支架单元的所述中间架体的下部,所述支撑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相邻另一排所述支架单元的所述中间架体的上部。

8.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柔性光伏支架的支架单元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伏组件依次排列安装于所述支架单元的拉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的至少相对两侧的边框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每条所述边框上均设有两对所述安装孔,且两对所述安装孔相对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中心线对称。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和光伏系统。柔性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一排支架单元;支架单元包括端部架体、中间架体、拉索和斜撑件,两个端部架体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至少一个中间架体沿第一方向排列设于两个端部架体之间;两根拉索平行牵拉在两个端部架体之间并与中间架体连接,两根拉索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端部架体的上部均沿第二方向间隔连接有多个斜撑件,多个斜撑件的远离端部架体的一端均连接于一锚固基础,且锚固基础位于端部架体的正投影与拉索的正投影围成的区域内。本申请的柔性光伏支架,在保证支撑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简化支架结构,减少桩基础数量,减小桩基础的占地面积,进而减小柔性光伏支架的占地面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华,虞军辉,施康丽,张俊辉,肖福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