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3542发布日期:2024-03-28 18:3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


背景技术:

1、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

2、如申请号为cn202121284545.1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该电线穿过所述安装螺母上的接线孔时,电线穿过所述接线孔的部分会被所述固定挡板固定在所述插槽内,使得电线不容易在接线孔内松动或直接从接线孔内掉落,从而加强了逆变器的接线孔的防水效果,但是市面上的逆变器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然后将电路板安装在内部,由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一般采用卡扣或螺丝进行组装,在长期使用后,卡扣连接容易损坏,而螺丝组装会出现生锈、滑丝的现象,从而降低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包括上壳体和连接组件,所述上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壳体,且下壳体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下壳体的前方表面安装有电源按钮,用于快速组装的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上壳体的下方,且连接组件包括卡柱、卡槽、连接槽、连接杆和固定栓,所述卡柱的下方设置有卡槽,所述上壳体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栓。

3、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按钮的两侧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粘合连接有微尔斯防水膜。

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开设有通孔,且安装架的前方表面设置有散热部。

5、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后方安装有散热扇,且上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插入座。

6、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安装有用于防止滑丝的辅助组件,且辅助组件包括支撑块一和衔接杆一,所述支撑块一的左侧下端连接有衔接杆一。

7、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下压板和压缩弹簧,所述衔接杆一的下端安装有下压板,且下压板的下方设置有压缩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凹槽和连接框,所述下压板的外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框。

9、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衔接杆二和支撑块二,所述连接框的下端安装有衔接杆二,且衔接杆二的端部设置有支撑块二。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的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安装时,使卡柱与卡槽相卡合,这样在卡合的同时连接杆也插入连接槽内部,接着在插入后可将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卡合,从而在卡合后使用固定栓来将其沿着连接槽的外部贯穿至内部,使其来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能够节省组装时的资源,使其提高实用性,辅助组件在连接组件安装后将衔接杆一沿着上壳体进行调整,在调整后通过衔接杆一带动下压板沿着凹槽向下进行调整,在调整时下压板可促使压缩弹簧,再通过螺栓的方式将衔接杆二和连接框安装,从而来对连接组件保护。

12、2、本实用新型微尔斯防水膜的设置在连接线与连接端口安装后,可通过电源按钮来促使其开始运行,这样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部和散热扇扩散,接着微尔斯防水膜透风散热时具备了防水的效果,从而起到了不妨碍透气散热又具备防水的作用,达到了防水的目的,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包括上壳体(1)和连接组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下壳体(2),且下壳体(2)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架(3),所述下壳体(2)的前方表面安装有电源按钮(4),用于快速组装的所述连接组件(11)设置于上壳体(1)的下方,且连接组件(11)包括卡柱(1101)、卡槽(1102)、连接槽(1103)、连接杆(1104)和固定栓(1105),所述卡柱(1101)的下方设置有卡槽(1102),所述上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槽(1103),且连接槽(1103)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1104),所述连接杆(1104)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栓(1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按钮(4)的两侧设置有连接端口(6),所述上壳体(1)的内表面粘合连接有微尔斯防水膜(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开设有通孔(8),且安装架(3)的前方表面设置有散热部(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后方安装有散热扇(10),且上壳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插入座(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两侧安装有用于防止滑丝的辅助组件(12),且辅助组件(12)包括支撑块一(1201)和衔接杆一(1202),所述支撑块一(1201)的左侧下端连接有衔接杆一(12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12)还包括下压板(1203)和压缩弹簧(1204),所述衔接杆一(1202)的下端安装有下压板(1203),且下压板(1203)的下方设置有压缩弹簧(12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12)还包括凹槽(1205)和连接框(1206),所述下压板(1203)的外部设置有凹槽(1205),且凹槽(1205)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框(120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12)还包括衔接杆二(1207)和支撑块二(1208),所述连接框(1206)的下端安装有衔接杆二(1207),且衔接杆二(1207)的端部设置有支撑块二(120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逆变器,涉及逆变器领域,包括上壳体和连接组件,所述上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壳体,且下壳体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下壳体的前方表面安装有电源按钮,用于快速组装的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上壳体的下方,且连接组件包括卡柱、卡槽、连接槽、连接杆和固定栓,所述卡柱的下方设置有卡槽。该便于组装的逆变器新型连接组件的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安装时,使卡柱与卡槽相卡合,这样在卡合的同时连接杆也插入连接槽内部,接着在插入后可将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卡合,从而在卡合后使用固定栓来将其沿着连接槽的外部贯穿至内部,使其来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能够节省组装时的资源,使其提高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耀文,彭博,宁永伟,黎海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兰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