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91532发布日期:2024-05-09 21:3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轮机相关,尤其是指一种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1、转子支架是水轮发电机转动部分扭矩传递的关键部件,是联接磁轭、发电机轴的中间部件。在静止状态下,要承受起热打键应力;在发电机正常运行时,转子支架要承受电磁扭矩、磁极和磁轭的重力矩、自身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以及残余打键力。在转子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排出,因此需要在转子支架上设置散热结构,现有的散热结构散热效率不可调整,使得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转子转动时散热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外侧壁连接有可调整的旋转叶片,所述支架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上排气孔,所述支架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下排气孔,所述支架本体上顶面设置有调整槽,所述调整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调整板,所述调整板与上排气孔相对应。

3、支架主体为圆柱形结构,同时,该支架主体为空腔结构,在支架主体的上顶面设置若干上排气孔,若干上排气孔均匀布置,同时,在支架主体的下底面设置若干下排气孔,若干下排气孔同样均匀布置,支架主体的下排气孔和上排气孔配合,可将转子转动时产生的热量经过下排气孔和上排气孔后排出,起到散热的作用。在支架主体的内腔部,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块,转动块与转子连接,同时,转动块的侧壁上设置旋转叶片,转动块可随转子的转动而转动,同时,使得旋转叶片转动,通过旋转叶片的转动,使得支架主体的内腔内的空气流动加速,实现提高散热效果。同时,设置的旋转叶片可调整倾斜角度,通过调整角度后,可使旋转叶片在随转动块转动后改变支架主体内腔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进而实现散热效果的调整可满足散热要求。同时,在支架本体的上顶面设置的调整槽,在调整槽内安装有可摆动调整的调整板,调整板可对上排气孔进行遮盖,调整上排气孔的排气量,进而实现控制散热量,确保散热效果好。

4、作为优选,所述上排气孔为扇形孔,所述调整槽设置有铰接柱,所述铰接柱设置有调整孔,所述调整板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柱外侧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限位块一,所述铰接孔内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限位槽一,所述限位块一置于限位槽一内。上排气孔为扇形孔,在调整槽上设置的铰接柱与安装在调整槽内的调整板上设置的铰接孔套接,同时,在铰接孔内设置有若干限位槽一,在铰接柱的外侧壁上设置限位块一,限位块一嵌入到限位槽一内,使得在转动调整板摆动一定角度后,使得调整板与铰接柱可成稳定的状态,确保实现调整让排气孔的大小,使其满足散热要求,实现散热效果的可调节。

5、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块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底部设置有锥齿轮一,所述安装槽侧面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锥齿轮二,所述转动杆另一端与旋转叶片连接,所述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啮合。转动块的上端设置的安装槽用于安装调节杆,调节杆的底部设置的锥齿轮一和转动杆上设置的锥齿轮二啮合,通过啮合动作,在转动调节杆时可带动转动杆转动,进而实现带动旋转叶片转动,实现通过旋转叶片随着转动块转动,使得转子在转动时产生热量可通过旋转叶片的转动进行导出,实现散热功能,通过旋转叶片的角度调节,可实现散热效果的不同,进而实现散热效果满足需求。

6、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顶部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与调整孔对齐,所述调节杆侧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限位块二,所述安装槽顶部侧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限位槽二,所述限位块二置于限位槽二。调节杆上设置的调节槽用于调整调节杆的转动,在安装槽的顶部设置的限位槽二与调节杆上设置的限位块二连接,在转动调节块二时,可保证调整后调节杆的位置为锁定状态,确保旋转叶片在转动调整后调整的角度稳定,保证旋转叶片转动产生的气流导向满足散热要求,确保散热效果好。

7、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块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转子卡接。转动块的内壁设置的卡槽可与转子上的转轴卡接,保证实现转子与转动块的连接,确保转子转动可带动转动块转动,进而带动旋转叶片转动,将转子转动产生的热量从该支架结构排出,实现散热效果。

8、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主体内部的底面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置于转动块下方。设置的电磁铁产生磁力,可将转动块向上顶起,使得转动块与转子紧密接触,保证转子与转动块的连接稳定性。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上排气孔和下排气孔可将转子转动产生的热量排出;转动块可带动旋转叶片转动,使得提高支架主体内腔的空气流通,进而提高散热效果;其中旋转叶片可调整倾斜角度,实现在旋转叶片转动时,调整支架主体内腔内空气流通速率,进而提高散热效果;支架主体上顶面设置有用于遮盖上排气孔的调整板,通过改变调整板的位置,可对上排气孔的散热效果进行调整,使其满足散热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支架主体(1),所述支架主体(1)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块(2),所述转动块(2)的外侧壁连接有可调整的旋转叶片(3),所述支架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上排气孔(4),所述支架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下排气孔(5),所述支架主体(1)上顶面设置有调整槽(10),所述调整槽(10)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调整板(6),所述调整板(6)与上排气孔(4)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排气孔(4)为扇形孔,所述调整槽(10)设置有铰接柱(11),所述铰接柱(11)设置有调整孔(12),所述调整板(6)设置有铰接孔(60),所述铰接柱(11)外侧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限位块一(13),所述铰接孔(60)内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限位槽一(61),所述限位块一(13)置于限位槽一(6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块(2)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槽(20),所述安装槽(20)安装有调节杆(21),所述调节杆(21)底部设置有锥齿轮一(22),所述安装槽(20)侧面设置有转动杆(23),所述转动杆(23)的一端设置有锥齿轮二(24),所述转动杆(23)另一端与旋转叶片(3)连接,所述锥齿轮一(22)和锥齿轮二(24)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杆(21)顶部设置有调节槽(25),所述调节槽(25)与调整孔(12)对齐,所述调节杆(21)侧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限位块二(26),所述安装槽(20)顶部侧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限位槽二(27),所述限位块二(26)置于限位槽二(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块(2)内壁设置有卡槽(28),所述卡槽(28)与转子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架主体(1)内部的底面安装有电磁铁(14),所述电磁铁(14)置于转动块(2)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旨在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旋转动力装置的转子支架结构。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块,转动块的外侧壁连接有可调整的旋转叶片,所述支架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上排气孔,所述支架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下排气孔,所述支架本体上顶面设置有调整槽,所述调整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调整板,所述调整板与上排气孔相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转动块可带动旋转叶片转动,使得提高支架主体内腔的空气流通,进而提高散热效果;其中旋转叶片可调整倾斜角度,实现在旋转叶片转动时,调整支架主体内腔内空气流通速率,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杰,潘天宇,姚骏飞,李明勋,王杰,曾琪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中水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4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