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81752发布日期:2024-04-18 12:0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属于电机。


背景技术:

1、电机,就是我们常说的“马达”,是一种能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电机的种类很多,按照工作电源来分,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是电流不变,方向也不变的电机;交流电机则是电流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的电机,电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其外部设置散热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2、在公开号为cn116418161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密封和散热结构的永磁电机,该装置采用与永磁电机风扇配合的散热和密封结构,取消了常规的后外封环、前内封环、前外封环轴承密封用结构件,后辅助风扇、前辅助风扇、风扇座、主风扇的对密封和散热的功能集成,即将降温结构改进得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并将第一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与机座配合对容纳腔内的结构进行密封保护,同时配合冷却通道的设置,在保障电机大功率、高散热量的同时,密封可靠,大大节省整机轴向尺寸,结构更紧凑,提高电机功率密度,进一步提升电机运行效率。

3、然而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电机结构虽然得到一定的优化,但是在散热效率上并没有显著提升,与现有电机存在一个相同的缺陷,便是难以兼具节能和高效散热,为了保证高效散热,现有技术手段通常是采用高速风机或者添加液冷结构,均存在造价高昂、不够节能的问题,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以达到节能效果好,散热性能佳,便于组装以及后续检修的目的。

2、一种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包括电机机座以及螺丝固定在所述电机机座上的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的表面覆盖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由两个对称设置在电机机座顶部的双模式散热片组成,双模式散热片的两面分别为风冷散热面和液冷散热面,液冷散热面上具有缝隙吻合结构,用于深入电机表面缝隙,增加导热面积,所述电机主体的顶部固定有中心供油盒,所述中心供油盒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翻转控制件,所述双模式散热片与翻转控制件相连接,在其控制下可相对电机主体进行180度翻转,使双模式散热片风冷散热面和液冷散热面位置可调换,所述双模式散热片的底部还固定有双通道风力驱动底座,用于提供双模式散热片的风冷驱动力,通过翻转控制件控制双模式散热片的位置调节,用于调节双模式散热片的散热模式,通过双通道风力驱动底座用于向双模式散热片鼓风,一体化结构的设计便于组装,且散热结构两侧可展开,便于对电机主体内部检修,相较于传统的电机以及电机的散热结构而言,节能效果好,散热性能佳,便于组装以及后续检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进一步的,所述中心供油盒上开设有注油口,通过注油口向中心供油盒内填充润滑油,所述中心供油盒的一侧连接有内置电控阀门的l型排放管,l型排放管的排放口位于电机主体的输出轴上方,实际使用时,在电机主体运行一段时间后,只需通过电控阀门的开启便可将中心供油盒内的润滑油排出至电机轴上,具有自润滑功能,功能更多样,有助于更好的保护电机。

4、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控制件由固定在所述中心供油盒顶部的翻转控制电机、延伸安装片、升降控制杆以及输出轴与所述双模式散热片中心位置处相连接的旋转控制电机组成,所述延伸安装片的一端固定在翻转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可进行左右摆动,用于携带所述双模式散热片摆动,增加与电机主体之间的间隙,防止双模式散热片旋转时被电机主体卡住。

5、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控制杆穿设在延伸安装片的另一端,用于控制所述双模式散热片升降,为双模式散热片的旋转提供空间,所述旋转控制电机的电机壳固定于升降控制杆的伸缩端上,用于控制所述双模式散热片转动,以调转所述双模式散热片的风冷散热面和液冷散热面方向。

6、进一步的,所述双模式散热片由包覆导热片和风冷散热片组成,包覆导热片由内腔连通的竖直空心板和弧形空心板组成,内腔中填充冷却液,弧形空心板包裹在电机主体的外侧弧面上,所述风冷散热片固定设置在竖直空心板的一侧。

7、进一步的,所述风冷散热片的侧壁上开设有排风孔,所述风冷散热片的底部开设有与双通道风力驱动底座相连通的进风通道,使得双通道风力驱动底座产生的气流能够导入至风冷散热片内后由排风孔排出,在使用时风冷散热片朝向电机主体时,可有效的进行风冷散热。

8、进一步的,所述包覆导热片的底部设置有内置泵体的循环散热导管,循环散热导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包覆导热片的内腔两端相连通,在泵体启动时,可在循环散热导管的两端分别进行吸液出液控制,在冷却液进入循环散热导管内后热量得到流失,然后低温的冷却液再从另一侧回流至包覆导热片内,用于冷却液的散热。

9、进一步的,所述包覆导热片朝向所述电机主体的一侧开设通孔,通孔上覆盖有弹性吸热材质的膨胀膜,在所述循环散热导管内置的泵体输送速率进行呼吸式调整时,包覆导热片内的液压也同步变化,利用液压变化促使膨胀膜不断膨胀回缩,膨胀时深入电机主体表面间隙内进行吸热。

10、进一步的,所述双通道风力驱动底座包括固定在双模式散热片底部、两端贯通的通风管道以及设置在通风管道一端开口内的鼓风扇,所述通风管道和循环散热导管均为导热材质,使通过所述循环散热导管内的冷却液的热量可导入至通风管道中。

11、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道的一侧设置有l型的上通管,用于将鼓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入至风力散热片后排出,通风管道相对鼓风扇的另一端作为排放口,排放口内安装有旋转密封盖,在旋转密封盖掀起状态下,鼓风扇产生的气流由排放口排出,在旋转密封盖合拢状态下,鼓风扇产生的气流由上通管排出至风冷散热片内后排出。

12、有益效果:

13、本发明具有两种散热模式,液冷散热用于高效、快速吸热,在电机温度过高时可进行快速降温,风冷散热面则用于低效、持续性的散热,在电机保持常规状态运行时进行持续散热,且风冷散热和液冷散热共用一个驱动源,液冷散热不作为主要散热方式,而是作为高温应急使用,常规状态下只需进行风冷即可,在节能效果好的同时还具有极速散热的功能,是传统散热结构所难以兼具的,一体化结构的设计便于组装,且散热结构两侧可展开,便于对电机主体内部检修,相较于传统的电机以及电机的散热结构而言,节能效果好,散热性能佳,便于组装以及后续检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包括电机机座(2)以及螺丝固定在所述电机机座(2)上的电机主体(1),所述电机主体(1)的表面覆盖有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由两个对称设置在电机机座(2)顶部的双模式散热片(5)组成,双模式散热片(5)的两面分别为风冷散热面和液冷散热面,液冷散热面上具有缝隙吻合结构,用于深入电机表面缝隙,增加导热面积,所述电机主体(1)的顶部固定有中心供油盒(3),所述中心供油盒(3)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翻转控制件(4),所述双模式散热片(5)与翻转控制件(4)相连接,在其控制下可相对电机主体(1)进行180度翻转,使双模式散热片(5)风冷散热面和液冷散热面位置可调换,所述双模式散热片(5)的底部还固定有双通道风力驱动底座(6),用于提供双模式散热片(5)的风冷驱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供油盒(3)上开设有注油口(301),通过注油口(301)向中心供油盒(3)内填充润滑油,所述中心供油盒(3)的一侧连接有内置电控阀门的l型排放管(302),l型排放管(302)的排放口(604)位于电机主体(1)的输出轴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控制件(4)由固定在所述中心供油盒(3)顶部的翻转控制电机(401)、延伸安装片(402)、升降控制杆(403)以及输出轴与所述双模式散热片(5)中心位置处相连接的旋转控制电机(404)组成,所述延伸安装片(402)的一端固定在翻转控制电机(401)的输出轴上,可进行左右摆动,用于携带所述双模式散热片(5)摆动,增加与电机主体(1)之间的间隙,防止双模式散热片(5)旋转时被电机主体(1)卡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杆(403)穿设在延伸安装片(402)的另一端,用于控制所述双模式散热片(5)升降,为双模式散热片(5)的旋转提供空间,所述旋转控制电机(404)的电机壳固定于升降控制杆(403)的伸缩端上,用于控制所述双模式散热片(5)转动,以调转所述双模式散热片(5)的风冷散热面和液冷散热面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式散热片(5)由包覆导热片(501)和风冷散热片(502)组成,包覆导热片(501)由内腔连通的竖直空心板和弧形空心板组成,内腔中填充冷却液,弧形空心板包裹在电机主体(1)的外侧弧面上,所述风冷散热片(502)固定设置在竖直空心板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散热片(502)的侧壁上开设有排风孔(503),所述风冷散热片(502)的底部开设有与双通道风力驱动底座(6)相连通的进风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导热片(501)的底部设置有内置泵体的循环散热导管(505),循环散热导管(505)的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506)与包覆导热片(501)的内腔两端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导热片(501)朝向所述电机主体(1)的一侧开设通孔,通孔上覆盖有弹性吸热材质的膨胀膜(504),在所述循环散热导管(505)内置的泵体输送速率进行呼吸式调整时,包覆导热片(501)内的液压也同步变化,利用液压变化促使膨胀膜(504)不断膨胀回缩,膨胀时深入电机主体(1)表面间隙内进行吸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风力驱动底座(6)包括固定在双模式散热片(5)底部、两端贯通的通风管道(601)以及设置在通风管道(601)一端开口内的鼓风扇(602),所述通风管道(601)和循环散热导管(505)均为导热材质,使通过所述循环散热导管(505)内的冷却液的热量可导入至通风管道(601)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601)的一侧设置有l型的上通管(603),用于将鼓风扇(602)产生的气流导入至风力散热片后排出,通风管道(601)相对鼓风扇(602)的另一端作为排放口(604),排放口(604)内安装有旋转密封盖,在旋转密封盖掀起状态下,鼓风扇(602)产生的气流由排放口(604)排出,在旋转密封盖合拢状态下,鼓风扇(602)产生的气流由上通管(603)排出至风冷散热片(502)内后排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包括电机机座以及螺丝固定在电机机座上的电机主体,电机主体的表面覆盖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由两个对称设置在电机机座顶部的双模式散热片组成,双模式散热片的两面分别为风冷散热面和液冷散热面,液冷散热面上具有缝隙吻合结构,电机主体的顶部固定有中心供油盒,中心供油盒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翻转控制件,双模式散热片与翻转控制件相连接,在其控制下可相对电机主体进行180度翻转,使双模式散热片风冷散热面和液冷散热面位置可调换;该具有一体化冷却散热结构的电机在节能效果好的同时还具有极速散热的功能,节能效果好,散热性能佳,便于组装以及后续检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度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