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安装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04435发布日期:2024-05-09 21:5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安装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安装,尤其是涉及一种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安装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1、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人们在建设养殖场的过程中会考虑在养殖场的屋顶上安装光伏板,光伏板产生的能源既可以提供给养殖场,也可以向其他用电行业供电,节省空间的同时节省了资源。但是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施工具有一定的技术标准,所以需要考虑光伏板安装的标准。

2、现有的,通常首先在屋顶上固定支架,然后将光伏板固定在支架上,最后接线,光伏板向建筑物提供电能。

3、由于光伏板的安装步骤不统一,且没办法追踪安装过程中出现尺寸差错的步骤,从而影响光伏板的安装准确性,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光伏板的安装精度,便于检查出存在误差较大的步骤,本技术提供一种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安装施工工艺。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安装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安装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施工准备,备齐施工过程中用到的设备和材料;

5、基础施工,根据地形情况采用机械或者人工开挖基坑,并报监理或业主单位审核;

6、支架安装,复核基础施工前后底座的标高,安装支架,通过测量尺测量支架的垂直度偏差;光伏组件的安装,测量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的开路电压,使得电池板输出端与标识正负极相吻合;

7、逆变器、并网箱的安装,将并网箱按照原理及安装接线框线接入光伏发电系统中,并网箱接地端与汇流排之间连接的导线为直导线;

8、防雷接地,设置专用保护线,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四欧姆;

9、电缆敷设,通过现场调查,规划出电缆敷设路径,以缩短电缆长度;

10、试验、调试,串联组件连接到系统前采用数字万用表检测串联组件的开路电压。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及时向监理或者业主单位报备审核;通过标高的方式复合底座的高度,通过测量尺测量支架的垂直度偏差;在安装光伏板组件的过程中测量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的开路电压;逆变器和并网箱的安装过程需要控制导线的长短和状态,尽量做到短直;防雷接地的过程需要设置专用保护线,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限定,提升电路的安全性;在电缆敷设的过程中对现场进行调查之后规划出电缆敷设路线,最后采用数字万用表对串联组件进行检测。首先制定每部的规格,然后按照规格进行操作,从而提升了光伏电板安装的精确性,呈分布安装,便于工作人员后期进行追踪,对存在偏差的步骤及时补救。

12、可选的,在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道路、材料堆场和施工用围挡,进场材料及时抽样检验,对现场土地的承载能力进行检测。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对施工造成的干扰,材料堆场和施工用围挡的设置,对材料进行分类放置,方便施工人员拿取;对施工土地的承载力进行检测,确保能够达到施工标准。

14、可选的,基础施工阶段,土方开挖前,做好准备,及时进行验槽,填好验槽记录,负责人对技术人员进行交底,技术人员对班组进行交底,每天施工班组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开槽的合格性,并且便于工作人员后期追踪数据,通过逐级交底的方式向施工人员传递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要领等,从而减小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可能性。

16、可选的,在基础施工阶段,对现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挂牌检查,使得材料和设备具有可追溯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方便工作人员追溯检修。

18、可选的,基础施工阶段包含砼浇灌,首先对基坑内的杂质和垃圾进行清理,砼自由倾落高度小于两米,或者采用漏斗、串桶和溜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基坑内的杂质和垃圾进行清理,避免将垃圾铸入至砼中;限制砼浇灌过程中砼倾落的高度小于两米,如果超出两米必须使用漏斗、串桶或者溜槽等,放置砼产生离析现象。

20、可选的,基础施工阶段砼浇灌层上初步标高,用长尺刮平,在砼初凝前用抹子二次收面,并浇水润湿养护。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砼浇灌的过程中对浇灌层进行初步标高,刮平浇灌层,对砼灌层进行保养,从而使得砼灌层更加牢固。

22、可选的,在支架安装阶段,支架采用先组合框架后组合支撑及连接件的方式进行安装,连接件的连接和紧固按照厂家说明和设计图纸上的要求的数目和顺序穿放。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的组合方式统一,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更加娴熟,从而提升了支架组装的合格率;严格按照厂家说明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减小组装支架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24、可选的,光伏组件安装阶段,电池板正面无裂纹和损伤,背面无划伤毛刺等,安装之前在阳光下测量单块电池板的开路电压高于标称的开路电压。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光伏组件的过程中,检查电池板的正反面,提升光伏组件的合格率;在阳光下测量单块电池板的开路电压,从而使得光伏组件产生的电压能满足人员的使用。

26、可选的,在光伏组件安装阶段,对支架支撑檩条的平整度作测量,各店紧固点平整度较差时,通过垫片调整,安装时每个光伏组件的下边框下檐需要吻合压至下光伏组件上边框上。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支架支撑檩条的平整度进行测量,当紧固点平整度较差时,通过垫设垫片进行调整,使得光伏组环的组装更加整洁,使得上下组件板缝大小一致。

28、可选的,光伏组件安装阶段,电池板的安装自上而下,逐块安装,将切好的丁基防水胶条粘贴在光伏组件边框上,粘贴时注意清洁边框周边,将胶条保护膜去掉,粘贴过程合理拉伸,平整牢靠无气泡,避免防水胶条遮挡电池片。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电池板,使得电池组的安装更加整齐,在安装每块电池板的过程中保证胶水的涂设均匀,避免胶水遮挡电池片,从而减小对电池板造成的干扰。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分布施工,严格按照设定规格施工,使得每个环节都合格,当出现错误时,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设定的施工步骤进行检查,从而提升了光伏安装的合格率。

32、2.牧光互补模式下的分布式光伏,极大的拓展了分布式光伏的可开发容量。

33、3.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将畜牧养殖场的屋顶“变废为宝”,不仅降低了畜牧羊场的建设费用,同时也能获得可观的租赁收入。

34、4.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可以提供给养殖场主便宜的电力,用于养殖场的设施牧业用电,从工业用电到便宜的绿色发电,以上阳武羊场为例,每日用电的优惠达到7毛/度,每日可节约1400元,年节约逾50万元,除产生经济效益外,也产生了很高的生态效益,大大降低了畜牧养殖场的碳排放。

35、5.通过发展“棚上绿色发电、棚下生态养殖”的新型农牧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棚顶和地面空间,通过牧光互补实现太阳能资源和生产空间综合利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利共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