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智能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43411发布日期:2024-05-11 00:2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智能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具体为一种永磁智能电机。


背景技术:

1、传统的电机和控制器分离式系统电机与控制器之间需要使用较长的电缆和较多的插件进行连接。电机与控制驱动器均为功率型器件,一些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并且被容纳在机器腔体内。在电机的工作期间,定子和转子两者、以及电机的其它构件会产生较大量的热能。随着热量不断产生,容易导致电机内部零件过热而受损。为此,设计一种冷却机构,减少电机内部热量的持续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磁智能电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永磁智能电机,该电机转子为包含永磁体的永磁电机转子。本装置包括外壳、底筒、单片机、电机本体,所述底筒设在外壳底部,单片机设在外壳内壁顶部,电机本体设在外壳内且位于单片机下方,电机本体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本体的传动轴杆竖直向下延伸至外壳外,所述电机本体传动轴竖直贯穿底筒,底筒内枢接有转盘,转盘顶部连接有多个螺旋管,所述螺旋管螺旋向上。

5、多个螺旋管等角度布置在传动轴杆四周,外壳与底筒之间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底部开设有滑槽,螺旋管上端伸入滑槽内,所述底筒侧边开设有进气孔,转盘侧边开设有引气槽,螺旋管下端与引气槽对接连通,引气槽与磁石处于同一水平线。

6、所述连接盘顶部连接有多个气管,多个气管等角度布置在电机本体四周,气管沿杆身等距离开设有泄气孔,泄气孔朝向电机本体。

7、外界气流通过进气孔进入引起槽,再从引起槽进入螺旋管内,之后气流经过螺旋管进入气管,并最终从泄气孔排除,对电机本体进行降温。

8、优选的,所述螺旋管外侧连接有磁石,传动轴杆杆身连接有多个铁块,多个铁块与多个螺旋管一一对应,所述磁石与铁块处于同一水平线,气流进入螺旋管内过程中会推动转盘旋转。

9、优选的,所述连接盘正中心处开设有中央槽,传动轴杆穿过中央槽,连接盘内部开设有环形的空腔,空腔内壁底部绕轴线等角度开设有下孔洞,空腔内壁顶部开设有与气管相对接的上孔洞,螺旋管旋转过程中上端能够与下孔洞接触,螺旋管旋转过程中气流通过下孔洞进入空腔内,再从空腔进入气管内。

10、优选的,所述外壳顶部连接有顶块,顶块内开设有气流槽,气流槽出气口竖直向上延伸至顶块外,气流槽下半段设有分叉的气流通道,外壳顶部开设有排气孔,气流通道与排气孔对接连通。

11、优选的,气流通道与气流槽连接处开设有腔室,腔室内连接有热量检测器。

12、优选的,所述外壳侧边开设有窗洞,窗洞内连接有纱网,外壳对称布置有两个挡片,挡片与外壳内壁滑动配合,挡片相互远离一端连接有电推杆,电推杆远离挡片一端与窗洞内壁连接,当电推杆伸长时,挡片相互靠拢封闭窗洞。

13、优选的,所述气管下端插入上孔洞内。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磁智能电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永磁智能电机,通过外壳、底筒、单片机、电机本体组成完整的电机,在外壳内设有连接盘和气管,在底筒内设有转盘和螺旋管。外界气流通过转盘进入螺旋管,再引导至气管每,并最终从泄气孔喷向电机本体。以此达到降温冷却的目的。通过热量检测器、电推杆、挡片配合,打开窗洞与外界连通,从而增强外壳内部环境与外界连通方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避免电机内部零件持续过热而受损。



技术特征:

1.一种永磁智能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底筒(2)、单片机(3)、电机本体(4),所述底筒(2)设在外壳(1)底部,单片机(3)设在外壳(1)内壁顶部,电机本体(4)设在外壳(1)内且位于单片机(3)下方,电机本体(4)与单片机(3)电性连接,所述电机本体(4)的传动轴杆竖直向下延伸至外壳(1)外,所述电机本体(4)传动轴竖直贯穿底筒(2),底筒(2)内枢接有转盘(5),转盘(5)顶部连接有多个螺旋管(6),所述螺旋管(6)螺旋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智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6)外侧连接有磁石(61),传动轴杆杆身连接有多个铁块(41),多个铁块(41)与多个螺旋管(6)一一对应,所述磁石(61)与铁块(41)处于同一水平线,气流进入螺旋管(6)内过程中会推动转盘(5)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永磁智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7)正中心处开设有中央槽(71),传动轴杆穿过中央槽(71),连接盘(7)内部开设有环形的空腔(73),空腔(73)内壁底部绕轴线等角度开设有下孔洞(74),空腔(73)内壁顶部开设有与气管(8)相对接的上孔洞(75),螺旋管(6)旋转过程中上端能够与下孔洞(74)接触,螺旋管(6)旋转过程中气流通过下孔洞(74)进入空腔(73)内,再从空腔(73)进入气管(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永磁智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连接有顶块(9),顶块(9)内开设有气流槽(91),气流槽(91)出气口竖直向上延伸至顶块(9)外,气流槽(91)下半段设有分叉的气流通道,外壳(1)顶部开设有排气孔(11),气流通道与排气孔(11)对接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永磁智能电机,其特征在于:气流通道与气流槽(91)连接处开设有腔室,腔室内连接有热量检测器(9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永磁智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侧边开设有窗洞(12),窗洞(12)内连接有纱网(13),外壳(1)对称布置有两个挡片(14),挡片(14)与外壳(1)内壁滑动配合,挡片(14)相互远离一端连接有电推杆(15),电推杆(15)远离挡片(14)一端与窗洞(12)内壁连接,当电推杆(15)伸长时,挡片(14)相互靠拢封闭窗洞(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永磁智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8)下端插入上孔洞(75)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智能电机,涉及电机领域,该永磁智能电机,包括外壳、底筒、单片机、电机本体,所述底筒设在外壳底部,单片机设在外壳内壁顶部,电机本体设在外壳内且位于单片机下方,电机本体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本体的传动轴杆竖直向下延伸至外壳外。该永磁智能电机,通过外壳、底筒、单片机、电机本体组成完整的电机,在外壳内设有连接盘和气管,在底筒内设有转盘和螺旋管。外界气流通过转盘进入螺旋管,再引导至气管每,并最终从泄气孔喷向电机本体。以此达到降温冷却的目的。通过热量检测器、电推杆、挡片配合,打开窗洞与外界连通,从而增强外壳内部环境与外界连通方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避免电机内部零件持续过热而受损。

技术研发人员:陈拥军,吴昌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上源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