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式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204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棒式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种电机。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设计了各式电机以满足各种需要,如盘式电机等,但目前还未见棒式电机,中国专利文献CN87108319.1虽提及一种轴向气隙电机,但由于其园柱形定子需定子绕组,不可能做得细小而成为棒式,并且它只用于交流,结构也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径向尺寸小、易于生产的直流棒式电机,以满足采矿、医疗、家用电器等轴向传动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由定子和转子构成,定子由一组N极同向轴向平行排列的永磁园环磁片及其磁片定件构成,磁片N极同向排列使各磁片间隙里磁场磁力线同一指向,磁片的固定件防止相邻磁片不吸合在一起。转子由一组同轴金属导体园片构成,转子轴是一金属导体轴。在构成电机时,转子的每个导体片放在定子各磁片间隙的磁场中。工作时,直流电流从转子轴流入,通过轴流向转子的各导体片,然后再从接触于各导体片的电刷径向流出,此时每个带电流的导体片在定子磁片间隙中磁场的作用下带动转子转动。
减少转子导体片和定子磁片的直径可以缩小本实用新型的直径,增加转子导体片和定子磁片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长度而成为棒式。
可以看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它可保证在不增加直径的情况下能通过从长度方向上增加定子磁片和转子导体片来增加输出功率;2.它的电枢转子电阻小,电感量低,机械惯性小;3.它的转子和定子结构都非常简单,便于生产。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形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定子磁片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转子导体片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图1表示它的外形、图中的1是它的机壳,它同时也是定子磁片6的固定件(参见图2和图3),这机壳分前后两半,2是这两半机壳的固定联接部分。机壳可用塑料或其他非磁性材料制成;3是电刷的外端头;4是转子轴,它可用铜或其他金属导体村料制成;5是导磁条,它可用铁或其他导磁材料制成,它的作用在于使定子两端头的磁片构成磁回路。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的6是定子磁片,它的形状如图4,它的固定件就是机壳1,磁片经过固定不能相互吸合在一起;7是转子的导体片,它固定在转子轴上,形状如图5,它可用铜或其他导体材料制成,在制造时,导体片可单独做成,也可与转子轴成为一体一次加工而成,这时如要把园环磁片插在每导体片中间,园环磁片就必须分为两半。图中的电刷3直接与导体片7的边沿接触。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中导磁条5分别跨接在定子两端头的磁片上使它们构成磁回路。
图4是定子磁片,它是园环形,它可用稀土永磁材料、磁钢或其他永磁材料成,它的两侧面一面是S极,一面是N极。
图5是转子导体片,它是一带轴孔的金属园片。
本实施例工作时,电流从轴4流入(参见图1),通过轴流向各导体片7,再从导体片的电刷3流出,经调控器流回电源,带电流的导体片7在磁片6形成的间隙的磁场的作用下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棒式电机,它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是由一组N极同向轴向平行排列的永磁园环磁片及其磁片固定件构成,转子是由一组同轴金属导体园片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转子的各导体片处于定子磁片所形成的各磁场间隙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子的磁片固定件是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机壳,转子的同轴金属导体片的轴是一金属导体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棒式直流电机,它的定子是由N极同向的一组轴向平行排列的永磁圆环磁片及其固定件构成,它的转子是由一组同轴导体圆片构成,导体片被夹在磁片间隙中间而构成电机。它可在直径方面缩小而在长度上增加磁片和导体片的数量保证一定的输出功率而成为棒状以满足采矿、医疗、家电等轴向传动的需要。
文档编号H02K23/00GK2109016SQ9122783
公开日1992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29日
发明者吴军 申请人:吴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