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电源系统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730926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间断电源系统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的应用日益重要,尤其在要求电源稳定的系统里,如电脑机房等。因稍有电源断路,系统中正在执行的工作(task)将被中断,且会前功尽弃。
习用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请参见图1,当电源正常时,由一交流/直流转换(AC/DC)装置1及一直流/交流转换(DC/AC)装置2分别提供直流及交流电源,同时,电源还经过一充电器5(charger)对一蓄电装置3进行充电。而当电源出现问题时,蓄电装置3进行放电(discharge),其经由一直流/直流转换(DC/DC)装置4及直流/交流转换(DC/AC)装置2分别提供直流电及交流电输出。
然而上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UPS)却有不尽理想之处。首先,其需要充电器5(charger)来向蓄电装置3进行充电;一般而言,充电器(charger)的成本并不亚於其他电转换装置,且因其内部结构是由许多开关电路组成,当开关电路动作时势必产生谐波(harmonic),对电源质量,如功率因数(powerf actor)等的影响甚大,而若为此再多加一功率因数补偿器(power factor compensator),将徒增成本。
再者,当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的容量越大时,充电器(charger)亦将随之加大,相对成本也会上升。其次,输入及输出二端无电性隔离(galvanic isolation),其安全顾虑亦是一大问题。
由上可知,充电器(charger)所衍生的问题较大,倘若能省去充电器(charger),则其所带来的问题将可避免。如图1所示,图中若省去充电器5(charger),通往蓄电装置3的路径尚可经直流/直流转换(DC/DC)装置4达到。以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是用于提供蓄装置的放电。但事实上,於正常供电时,交流/直流转换(AC/DC)装置1的输出端11的电压仅提供直流/交流转换装置2。若能将输出端11引来对蓄电装置3充电,则无疑可省去充电器5(charger)。
本发明的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可省去现有不间断电源中的充电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二段式充电方式充电的不间断电源的充电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案本发明的方法是利用二段式充电方式(定电流再定电压),可使蓄电装置操作在一安全电压(小於60伏特)状态下,以提供线上换置的方便性。
本充电控制方法是应用於一蓄电装置及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其步骤如下(a)因应蓄电装置电量的下降,使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入电压向蓄电装置进行充电;(b)於直流/直流转换装置向蓄电装置进行充电时,根据蓄电装置电位状况,调整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入电压。
本发明的不间断电源系统(UPS)是利用上述充电控制方法以输入一交流电(AC power),输出一直流电(DC power),其包含一蓄电装置,用以储存电量,因应该不断电源系统输入的交流电电位下降,提供直流电源的输出;一交流/直流转换装置,用以输入交流电,输出一过渡直流电;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舆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蓄电装置电连接,用以将交流/直流转换装置输出的过渡直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因应蓄电装置的电位下降,对蓄电装置充电;以及一充电控制装置,舆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蓄电装置电连接,因应蓄电装置的电位下降,对蓄电装置充电,且,根据该蓄电装置的电位状况,调整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入电压,并由直流/直流转换装置向蓄装置进行充电。
上述交流/直流转换装置、蓄电装置等为习用技术。而欲待详加说明的是直流/直流转换装置及充电控制电路的组成及动作原理等。
本发明的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因应一蓄电装置的电量的下降,使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入电压向一蓄电装置进行充电;以及(b)于直流/直流转换装置向蓄电装置进行充电时,根据蓄电装置的电位状况,调整交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出电压。
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入电压向所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为二段式,于蓄电装置的电位小于蓄电装置的额定电压时,向蓄电装置进行一定电流模式的充电,而于蓄电装置的电位界于蓄电装置浮充电压时,向该蓄电装置进行一定电压模式的充电。
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电流的充电由一电流回授控制器将蓄电装置的电流状况传送至交流/直流转换装置调整其输出电压为之;所述定电压模式的充电是由一浮充电压控制器将蓄电装置的电压信息传送至交流/直流转换装置以调整其输出电压。
本发明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输入交流电,输出直流电,包括一蓄电装置,用以储存电量,随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入的交流电电位的下降,提供一直流电;一交流/直流转换装置,用以输入交流电,输出一过渡直流电;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蓄电装置电连接,用以将交流对直流转换装置输出的过渡直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因应所述蓄电装置的电位下降,对蓄电装置充电,以及一充电控制装置,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蓄电装置电连接,因应蓄电装置的电位下降,对蓄电装置充电,根据蓄电装置的电位状况,调整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入电压,并由直流/直流转换装置向蓄电装置进行充电。
藉由下列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习用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路方框图;图2本发明的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路方框图;图3本发明的充电控制电路的图;图4本发明的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开关动作时序图;图5本发明的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电路图;图5A~5D本发明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电路模式之一~之四的示意图。
图6A~6D本发明的放电模式之-~之四的示意图;图7A~7K本发明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电路图的示意图。
请参见图2,该图为本发明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路方框图,图中包括一交流/直流转换装置1、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一蓄电装置3、一直流/交流转换装置2及一切换开关9。图中,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除了习用的放电功能之外,更具充电功能,用以取代习用的充电器。而直流/交流转换装置2与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电连接,用以将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输出的直流电(DC power)转为交流电(AC power)。而切换开关9在正常情况下连接到直接/交流转换装置2(实线),当不间断电源系统故障时时切至电源一侧(虚线)。
请参见图3,其为充电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应用於一蓄电装置3及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其方法如下因应蓄电装置3的电量下降,使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的输入电压V2向蓄电装置3进行充电;并於充电期间,根据蓄电装置3的电位状况,调整该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的输入电压V2,即交流/直流转换装置1的输出电压。
本发明的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用以输入一交流电Vac,输出一直流电Vdc,其包含一蓄电装置3,用以储存电量,因应该不断电输入的交流电Vac的电位下降,提供直流电Vdc的输出一交流/直流转换装置1,用以输入交流电Vac,输出一过渡直流电V2;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与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蓄电装置3电连接,用以将交流/直流转换装置1输出的过渡直流电V2转换输出直流电Vdc,并因应蓄电装置3的电位下降,对蓄电装置3充电;以及一充电控制装置7,与交流/直流转换装置1及蓄电装置3电连接,因应蓄电装置3的电位下降,对蓄电装置3充电,且根椐蓄电装置3的电位状况,调整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的输入电压V2(即过渡直流电),并由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向蓄电装置3进行充电。
图中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的输入电压V2向蓄电装置3进行充电的方式为二段式,於蓄电装置3的电位小於蓄电装3的浮充电压时,向蓄电装置3进行一定电流的充电,而於蓄电装置3电位欲超出蓄电装置3的浮充电位的边缘时,向蓄电装置3进行一定电压式的充电。其中蓄电装置3充电到浮充电位可使蓄电装置3的使用时间加长,以12伏特的蓄电装置为例,其浮充电位大约为13.6~13.8伏特。
其中定电流的充电由一电流回授控制器71将蓄电装置3的电流情况传送至一交流/直流转换装置1以调整其输出电压V2。亦即,当蓄电装置3的电流太大,由比流器(CT)测出的电流经整流器(713,714,715,716)转为代表电流的电压信号VIB若代表设定电流的参考电压VIB(ref)高,则回授到功率因数控制器11的电压信号升高,使其输出驱动信号13(driving signal)的保持周期(duty cycle)的宽度变窄。当动信号13(driving signal)的保持周期的宽度变窄时,则交流/直流转换器12输出的过渡直流电V2即下降。当输出的过渡直流电压V2下降,则蓄电装置3的充电电流即可下降至设定值。其定电流的设定值是由代表电流的参考电压VIB(ref)决定。因而达到定电流充电的目的。当蓄电装置3的电流比设定值小,则光电管OPT1截止(turn off)。
接着换以定电压充电,其由一浮充电压控制器72将蓄电装置3的电压情况传送至交流/直流转换装置1调整其输出电压V2为之。亦即,当蓄电装置3的电位高於Vb(max)时,光电管导通(turn on),促使功率因数控制器11输出的驱动信号13(driving signal)的保持周期(duty cycle)变窄,使交流/直流转换器12输出的过渡直流电V2下降,进而使蓄电装置3的电位固定於浮充电位之下进行充电。由於蓄电装置3的电位受制於浮充电压控制器72,所以其最高电位可控制於一安全电位以下,若考虑线上换置的方便性则需在60V以下,以於取换时不致到受大电力的电击危险。
当不充电时,电阻R1的回授即具稳定过渡直流电V2的功能。若过渡直流电V2的电位比设定值Vref低,功率因数控制器11利用派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加大驱动信号13(driving signal)的保持周期(duty cycle)的宽度,使交流/直流转换器12输出的过渡直流电V2上升;当过渡直流电V2的电位比设定值Vref高,功率因数控制器11再缩小驱动信号13(driving signal)的保持周期(dutycycle)的宽度,使交流/直流转换器12输出的过渡直流电V2下降。
图中,直流/直流转换装置4包括一直流/直流转换器42,以及一脉冲宽度调制(P WM)控制器41。脉冲宽度调制(P WM)控制器41用以驱动直流/直流转换器42。该脉冲宽度调制(P WM)控制器41可为编号为UC 3525或具相同功能的集成电路。
图4为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开关动作时序图。即为脉冲宽度调制(P WM)控制器41的动作。
图5~图7为直流/直流转换器的十几种可用於此装置的实施例。以图5为例,含一具三组线圈(W1,W2,W3),其匝数分别为(Np,Nb,Ns)的变压器Tr;一第一开关电路423,电连接过渡直流电V2及变压器Tr;於变压器的第一组线圈W1的电位比第二组线圈W2的电位乘以a(Np/Nb)大时,将过渡直流电V2切换成交流源(AC source)到第一组线圈W1;於变压器的第一组线圈W1的电位比第二组线圈W2的电位乘以a小时,将第一组线圈W1的交流源(AC source)整流成直流源(DC source)到过渡直流电V2;一第二开关电路424,电连接蓄电装置3及变压器Tr;於变压器的第一组线圈W1的电位比第二组线圈W2的电位乘以a大时,第二组线圈W2的交流源(AC source)整流成直流源(DC source)充电到蓄电装置3;於变压器的第一组线圈W1的电位比第二组线圈W2的电位乘以a小时,蓄电装置3的直流源(DC source)切换成交流源(AC source)到第二组线圈W2;以及一整流电路421,电连接变压器的第三组线圈W3及输出直流电Vdc,其作用为交流/直流转换。a为匝数比,其等於第一组线圈的匝数Np与第二组线圈的匝数Nb之比。
由於所提的电路图5-图7的动作原理相同,故在此针对图4的开关动作(参见图4的时序图)作说明。
图4的脉冲宽度调制P WM分别作为晶体管开关(S1,S2,S5,S6)及(S3,S4,S7,S8)驱动信号的基准时脉。而晶体管开关S1,S2,S5,S6同时开关(on-off),而S3,S4,S7,S8於另一时间同时开关(on off)。在图4的驱动控制下,图5直流/直流转换器动作如下一、当输入电压正常时请参见图5A,於t1期间,晶体管开关S1,S2,S5,S6同时开启(ON),输入能量通过变压器Tr输出流器421、输出滤波电路422,向输出端传送能量,并通过变压器Tr,二极管S5(D5),S6(D6)向蓄电装置3进行充电。
请参见图5B,於t2期间,晶体管开关S1,S2,S5,S6皆关闭(OFF),输出电感L为了续流,而使输出整流器421全部导通,形成对变压器Tr短路现象,因此,在第一组线圈圈W1原有的漏感能量会藉由二极管D3,D4将能量送回输入端V2,而蓄电装置3的变压器的线圈的漏感能量会藉由晶体管开关D5,D6送回蓄电装置3。
请参见图5C,於t3期间,晶体管开关S3,S4,S7,S8同时开关,输入能量通过变压器Tr,输出整流器421、输出滤波电路422,向输出端传送能量,并通过变压器Tr,二极管D7,D8向蓄电装置3进行充电。
请参见图5D,於t4期间,晶体管开关S3,S4,S7,S8皆关闭(OFF),输出电感L为了续流,而使输出整流器421全部导通,形成对变压器Tr短路现象,因此,在第一组线圈W1原有的漏感能量会藉由二极管D1,D2将能量送回输入侧V2,而蓄电装置3的变压器线圈的漏感能量会藉由晶体管开关D7,D8送回蓄电装置。
二、放电运作,即输入电压V2低于NP·VB/NB时(由于断电或不正常所造成)请参见图(6A),于t1期间,晶体管开关S1,S2,S5,S6仍处于开启状态,而此时的输出能量,由于NP·VB/NB较V2电压高的关系,改由蓄电装置3送出,且在输出端Vdc将见不到断电所造成的影响,因而在其后所接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8的输出亦无中断(No-break)。
请参见图(6B),于t2期间,S1,S2,S5,S6皆处于关闭(off)状态,输出电感L为了维持其连续性,会使输出整流二极管421全部导通,形成将变压器Tr第三组线圈w3短路现象,因此在第二组线圈w2的漏感能量会藉由二极管D7,D8送回蓄电装置3,而第一组线圈w1的漏感能量会藉由二极管D1,D2送至输入端的电容C。
请参见图(6C),于t3期间,S3,S4,S7,S8仍处于开启(ON)状态,而此时的输出能量,由于NP·VB/NB较V2电压高,改由蓄电装置3送出,且在输出端Vdc将见不到断电所造成的影响,因而在其后所接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8输出亦无中断(No=break)。
请参见图(6D),于t4期间,S3,S4,S7,S8皆处于关闭(off)状态,输出电感L为了维持其连续性,会使输出整流二极管421全部导通,形成将变太器Tr第三组线圈w3短路现象,因此在第二组线圈w2的漏感能量会藉由二极管D5,D6送回蓄电装置3,而第一组线圈w1的漏感能量会藉由二极管D3,D4送至输入端的电容C。
其余图(7A~7K)的动作原理相同,故不多描述,在此只于电路的不同之处做一描述。
请参阅5~图7)的第一、二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可归纳为七类。
第一类为四个晶体管、四个二极管,如图5及图7A~7C的第一开关电路423及图5、图7C、7F的第二开关电路424即是。
第二类为二个晶体管、二个二极管及具一中间抽头的绕组,如7C、7D、7E的第一开关电路423及7B、7E、7H的第二开关电路424即是。
第三类为二个晶体管、二个二极管及二电容器,如7F、7G、7H的第一开关电路423及图7D、7A、7G的第二开关电路424即是。
第四类为二个晶体管、四个二极管,如7I、7J、7K的第一开关电路423及图7I、7K的第二开关电路424即是。
第五类为一个晶体管及一个二极管,如图7 K的第一开关电路423及图7J的第二开关电路424即是。
由归纳的五类电路,可因应不同需求而搭配于第一开关电路423及第二开关电路424之间,而上述图5~图7属较常用的实施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由上述图解及说明,我们可得以下二点一、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路及充电控制方法以去除习用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蓄电装置的专用充电器(charger),使电路简化。二、利用二段式充电(定电流及定电压方式),可使蓄电装置操作在一安全电压(小于60伏特)下,提供线上换置的方便性。
权利要求
1.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因应一蓄电装置的电量的下降,使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入电压向一蓄电装置进行充电;以及(b)于直流/直流转换装置向蓄电装置进行充电时,根据蓄电装置的电位状况,调整交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出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入电压向所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为二段式,于蓄电装置的电位小于蓄电装置的额定电压时,向蓄电装置进行一定电流模式的充电,而于蓄电装置的电位界于蓄电装置浮充电压时,向该蓄电装置进行一定电压模式的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电流的充电由一电流回授控制器将蓄电装置的电流状况传送至交流/直流转换装置调整其输出电压为之;所述定电压模式的充电是由一浮充电压控制器将蓄电装置的电压信息传送至交流/直流转换装置以调整其输出电压。
4.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其输入交流电,输出直流电,包括一蓄电装置,用以储存电量,随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入的交流电电位的下降,提供一直流电;一交流/直流转换装置,用以输入交流电,输出一过渡直流电;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蓄电装置电连接,用以将交流对直流转换装置输出的过渡直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因应所述蓄电装置的电位下降,对蓄电装置充电,以及一充电控制装置,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蓄电装置电连接,因应蓄电装置的电位下降,对蓄电装置充电,根据蓄电装置的电位状况,调整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入电压,并由直流/直流转换装置向蓄电装置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模式分二段,先以一定电流模式再以定电压模式;于所述蓄电装置的电位在蓄电装置的额定电压之下时,进行定电流模式充电,于蓄电装置的电位超出蓄电装置的浮充电位边缘时,进行定电压模式充电;浮充电位高于所述额定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包括一交流/直流转换器,其输入交流电,输出为过渡直流电,以及一功率因数控制器,其与交流/直流转换器及所述充电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以感测过渡直流电及接收充电控制装置的回授信号而输出交流/直流转换器所需的驱动信号,因应所述充电控制装置的回授信号及过渡直流电的变化,调整所述驱动信号的保持周期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包括,一直流/交流转换器,以及一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用以驱动所述直流/交流转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包括,一含三组线圈的变压器;一第一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端及变压器;于变压器的第一组线圈的电位,比第二组线圈的电位乘以一“匝数比”大时,所述过渡直流电切换成交流源到第一组线圈,于变压器的第一组线圈的电位,比第二组线圈的电位乘以“匝数比”小时,第一组线圈的交流源切换成直流源到所述过渡直流电断;一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蓄电装置及所述变压器;于变电器的第一组线圈的电位,比第二线圈的电位乘以“匝数比”大时,所述第二组线圈的交流源切换成直流源对所述蓄电装置充电,于变压器的第一组线圈的电位,比第二组线圈的电位乘以所述“匝数比”小时,所述蓄电装置的直流源切换成交流源到所述第二组线圈;其中“匝数比”等于第一组线圈的匝数与第二组线圈的匝数之比;一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三组线圈及所述直流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四个晶体管开关及四个二极管,而所述第一组线圈包括一正端及一负端;其中S1与D1,S2与D2,S3与D3,S4与D4分别并联;S1与D1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正端;S3与D3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负端;S4与D4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正端;S2与D2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正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二个晶体管开关S2与S4及二个二极管D2与D4,所述第一组线圈含一正端、一负端及一中间抽头;其中S2与D2,S4与D4分别并联,而所述第一组线圈的中间抽头端连接过渡直流电的正端;S4与D4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负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正端;S2与D2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负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负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二个晶体管开关S1与S4及二个二极管D1与D4及二电容器,所述第一组线圈含一正端及一负端;其中S1与D1,S4与D4分别并联;S1与D1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正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正端;S4与D4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负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正端;一个电容器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正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负端;另一电容器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负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负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二个晶体管开关S1与S2及四个二极管D1~D4,所述第一组线圈含一正端及一负端;其中S1与D1,S2与D2,分别并联;S1与D1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正端;S2与D2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负端;D3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负端;D4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正端。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晶体管开关S2及四个二极管D2,所述第一组线圈含一正端及一负端;其中,所述第一组线圈的正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正端;S2与D2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过渡直流电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线圈的负端。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四个晶体管开关S5、S6、S7、S8及四个二极管D5、D6、D7、D8,所述第二组线圈包括一正端及一负端;其中,S5与D5,S6与D6,S7与D7,S8与D8分别并联;S5与D5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正端;S6与D6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负端;S7与D7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负端;S8与D8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正端。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二个晶体管开关S5、S8及四个二极管D5~D8,及二电容,所述第二组线圈含一正端及一负端;其中,S5与D5,S8与D8分别并联;S5与D5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正端;S8与D8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正端;一个电容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负端;另一电容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负端。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二个晶体管开关S6,S8及四个二极管D6~D8,所述第二组线圈含一正端、一负端及一中间抽头;其中,S6与D6,S8与D8,分别并联;所述第二组线圈的中间抽头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端;S6与D6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负端;S8与D8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正。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二个晶体管开关S5、S6及四个二极管D5~D8,所述第二组线圈含一正端及一负端;其中,S5与D5,S6与D6,分别并联;S5与D5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的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正端;S6与D6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负端;D7一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的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负端;D8一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正端。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晶体管开关S6及一个二极管D6,所述第二组线圈含一正端及一负端;其中,第二组线圈的正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端;S6与D6,分别并联;S6与D6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的负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线圈的负端。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间断电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一电流回授控制器,其一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装置,于所述蓄电装置的电位比蓄电装置的浮充电位低时,蓄电装置的电流传送至交流/直流转换装置;一浮充电位控制器,其一端连接所述蓄电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装置,于所述蓄电装置的电位超出蓄电装置的浮充电位边缘时,蓄电装置的电位传送至交流/直流转换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间断电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装置连接,用于将直流/直流转换装置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全文摘要
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因应一蓄电装置的电量的下降,使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的输入电压向蓄电装置充电;所述充电为二段式,定电流模式及定电压模式的充电。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包括:一蓄电装置,以提供一直流电;一交流/直流转换装置,用以输入交流电,输出一过渡直流电;一直流/直流转换装置,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蓄电装置电连接;以及一充电控制装置,与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蓄电装置电连接。
文档编号H02J7/00GK1213206SQ9711891
公开日1999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6日
发明者张育铭, 吕芳益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