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243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特别是涉及转子的轴承保持构造。
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机按例如图6那样构成。
即,在图6中,电动机1构成为例如小型直流电动机,由一端(在图示的情况下为右侧的端部)开放的外壳2、关闭外壳2的开放端的端板3、可旋转支撑在外壳2内的中心上的转子4和配置在外壳2内的周围的磁体5所构成。
上述转子4的转轴4a在外壳2的图面中由设在左侧的端面上的轴承2a和设在端板3上的轴承3a进行旋转支撑,该转子4包括在转轴4a的中央部沿周围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多个线圈所绕制的轭部和在转轴4a的一端(在图示的情况下为右侧的端部)附近安装在其周围的换向器4b。
端板3在其内表面具有环状的凸缘6,还设有两个电刷7,这两个电刷7在凸缘6的相对侧向内侧突出安装。该电刷7与设在端板3的端面上的外部连接端子8电连接。
由此,从外部连接端子8通过电刷7而向换向器4b供电,来使线圈通电。
根据这样构成的电动机1,对应于转子4的角度位置,两个电刷7始终与在转轴4a周围等角度间隔配置的换向器4b的换向片中的两个换向器4b的换向片相接触。由此,从外部连接端子8通过电刷7而给这两个换向器4b进行供电。
这样,两端连接在上述换向器4b上的线圈被通电,在该线圈中所产生的磁场通过相关的轭部与设在外壳2的内侧的磁体5相互作用,由此,给转子4提供旋转力,转子4在转轴4a的周围旋转。这样,通过重复进行上述动作,转子4能够持续旋转驱动。
因此,在这样构成的电动机1中,如图7所示的那样,外壳2侧的轴承2a相对于外壳2的端面被保持。
即,在图7中,外壳2在其端面的中心设置比轴承2a的外径稍小的沿轴向延伸的扁平圆筒状的保持部2b,轴承2a通过压入而安装在该保持部2b内。
但是,上述外壳2和轴承2a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施加到电动机1上的冲击和振动等,轴承2a变松,而从保持部2b脱落。并且,如图8所示的那样,通过保持部2b的顶端2c向内侧弯曲,而使得用于轴承2a的容纳区域形成为袋状,在此情况下,保持力同样比较弱。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机,通过简单的构成而能够确实地保持外壳侧的轴承。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这样实现提供一种电动机,包括一端开放的外壳、关闭外壳的开放端的金属制的端板、在外壳内通过设在外壳端面和端板上的轴承而旋转支撑的转子、安装在外壳内表面或者转子上并且从外部提供驱动电流的线圈、与该线圈相对而安装在外壳内表面上的磁体,其特征在于,设在上述外壳端面上的轴承被压入设在外壳端面的在轴向上较短延伸的扁平中空圆筒状的保持部,并且通过铆接加工来安装保持部的外周。
本发明的电动机,最好,上述轴承的铆接加工与圆周方向相关而在等角度间隔的多个位置上进行。
根据上述构成,外壳侧的轴承被压入设在外壳端面上的保持部内,并且,通过铆接加工被固定,因此,通过由压入所产生的保持力和由铆接所产生的保持力,该轴承被固定保持在外壳端面上。这样,轴承不会因电动机驱动时的冲击和振动等而相对于上述保持部变松、脱落,而能够确实的被保持。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优点及特征将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而得到进一步说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断面图;图2是表示图1的电动机中的外壳侧的轴承部分的图,图2(a)是正面图,图2(b)是示意断面图;图3是表示图1的电动机中的外壳侧的轴承的铆接加工的示意断面图;图4是表示图3的铆接加工中的加工形状的一例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图3的铆接加工中的加工形状的另一例的放大图;图6是表示现有的电动机的一例的示意断面图;图7是表示图6的电动机中的外壳侧的轴承部分的示意断面图;图8是表示图6的电动机中的外壳侧的轴承部分的变形例的部分断面图。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电动机的一个实施例。
在图1中,电动机10构成为例如小型直流电动机,由一端(在图示的情况下为右侧的端部)开放的外壳11、关闭外壳11的开放端的端板12、可旋转支撑在外壳11内的中心上的转子13和配置在外壳11内的周围的磁体14所构成。
上述转子13的转轴13a在外壳11的图面中由设在左侧的端面上的轴承11a和设在端板12上的轴承12a进行旋转支撑,该转子13包括在转轴13a的中央部沿周围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多个线圈所绕制的轭部和在转轴13a的一端(在图示的情况下为右侧的端部)附近安装在其周围的换向器13b。
端板12在其内表面具有环状的凸缘15,还设有两个电刷16,这两个电刷16在凸缘15的相对侧向内侧突出安装。该电刷16与设在端板12的端面上的外部连接端子17电连接。
由此,从外部连接端子17通过电刷16而向换向器13b供电,由此使线圈通电。
其中,外壳11侧的轴承11a按以下那样保持在外壳11的端面上。
即,如图2所示的那样,外壳11在其端面的中心设置比轴承11a的外径稍小的沿轴向延伸的扁平圆筒状的保持部11b,轴承11a通过压入而安装在该保持部11b内。
以上的构成是与图6所示的现有电动机1相同的构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动机10中,被压入上述保持部11b的轴承11a还通过铆接加工而以更强的保持力保持在保持部11b上。
该铆接加工与保持部11b的圆周方向相关而以等角度间隔在多处进行,例如,在图2(a)中,如标号11c所示的那样,在以45度的角度间隔的8个位置上,如图1(b)中用箭头A表示的那样,通过从径向外侧向内侧来对保持部11b进行铆接,来完成该铆接加工。
该铆接加工这样进行如图3所示的那样,在将进行铆接加工的位置上使用具有楔状的加工部21的冲头20,在图3中从上方打入该冲头20。
其中,由铆接加工所产生的铆接部,如图4所示的那样,具有四方形的形状,或者如图5所示的那样,具有倒U字形的形状,但并不仅限于此,可以是任意形状的铆接部。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机10按上述那样构成,在外壳11侧的轴承11a被压入到设在外壳11的端面上的保持部11b内之后,还通过铆接加工来固定到保持部11b内。由此,轴承11a通过由压入所产生的保持力和由铆接所产生的保持力而固定保持在保持部11b内。
这样,上述轴承11a不会因电动机10驱动时产生的冲击和振动等而对上述保持部11b变松、脱落,而能够确实地被保持。
在上述实施例中,轴承11a在8个位置上对保持部11b进行铆接加工,但是,并不仅限于此,可以例如适当地变更2处、3处等铆接部的个数,由此,根据电动机的使用用途等,来适当地调整轴承11a的保持力。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动机10针对小型电动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显然在其他方式的电动机中可以使用本发明。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发明,外壳侧的轴承被压入设在外壳端面的保持部内,并且通过铆接加工进行固定,因此,通过由压入所产生的保持力和由铆接所产生的保持力,该轴承被固定保持在外壳端面上。这样,轴承不会因电动机驱动时的冲击和振动等而相对于上述保持部变松、脱落,而能够确实地被保持。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常优良的电动机,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确实地保持外壳侧的轴承。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机,包括一端开放的外壳、关闭外壳的开放端的金属制的端板、在外壳内通过设在外壳端面和端板上的轴承而旋转支撑的转子、安装在外壳内表面或者转子上并且从外部提供驱动电流的线圈、与该线圈相对而安装在外壳内表面上的磁体,其特征在于,设在上述外壳端面上的轴承被压入设在外壳端面的在轴向上较短延伸的扁平中空圆筒状的保持部,并且通过铆接加工来安装保持部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的铆接加工与圆周方向相关而在等角度间隔的多个位置上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机,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确实地保持外壳侧的轴承。该电动机这样构成:包括一端开放的外壳11、关闭外壳的开放端的金属制的端板12、在外壳内通过设在外壳端面和端板上的轴承11a而旋转支撑的转子、安装在外壳内表面或者转子13上并且从外部提供驱动电流的线圈、与该线圈相对而安装在外壳内表面上的磁体14,设在上述外壳端面11上的轴承11a被压入设在外壳端面的在轴向上较短延伸的扁平中空圆筒状的保持部11b,并且通过铆接加工来安装保持部的外周。
文档编号H02K5/16GK1248085SQ99105859
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日
发明者中込伸行 申请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