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对苹果公司移动设备充电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26398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基于计算机对苹果公司移动设备充电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对苹果公司移动设备充电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在享受到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电量消耗过快导致需要频繁充电的尴尬。为此,充电的方式便随之多样化,例如电源适配器、充电宝、计算机USB 口等等。对于为数众多的坐班者而言,通过计算机USB 口充电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在为苹果公司(Apple Inc.)的移动设备(后文简称苹果移动设备)补充电量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应用(如iTunes)管理移动设备上的资源。
[0003]但影响苹果移动设备充电电流的因素较多,例如额定充电电流,iPad为2A,iPhoneUTouch为IA ;又例如USB 口的位置和类型,电脑前置面板的USB接口的最大电流输出能力小于后置面板上的USB接口,USB1.UUSB2.0接口的最大电流输出能力小于USB3.0接口。因此,假如用户将iPad插入计算机前置面板的USB 口时,由于充电电流过小(0.5A),导致iPad提示“不在充电”。长时间如此,对苹果移动设备电池的寿命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对苹果公司移动设备充电的控制方法,检测到苹果移动设备与计算机USB接口连接后,通过控制苹果移动设备的充电管理芯片从而调整其锂电池组的内阻,以实现灵活控制其充电速度。
[0005]所述基于计算机对苹果公司移动设备充电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0006]A、识别出与计算机USB接口连接的各苹果公司的移动设备;
[0007]B、为所述各移动设备生成不同的充电指令;
[0008]C、将所述充电指令转化为所述移动设备可识别的厂商请求,并通过各USB接口传输至相应的移动设备;
[0009]D、所述移动设备通过其USB固件程序解析所接收的厂商请求,对其主板上的可编程电源管理芯片进行编程调整锂电池组内阻以调整充电电流。
[0010]由上,检测到移动设备与计算机USB接口连接后,可通过不同的充电指令对应改变各苹果移动设备的内阻,从而实现调整其充电电流,以实现灵活控制其充电速度。并且,可分别对连接于计算机USB接口的不同移动设备的充电速度进行控制,例如一部移动设备进入零充电模式,另一部移动设备最快速充电,使该设备独享该USB埠的输出电流,将充电速度调整到最快。
[0011]可选的,步骤B包括:根据不同移动设备所对应的不同的额定充电电流,为不同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不同充电电流的充电指令。
[0012]由上,通过对不同移动设备的额定充电电流,动态调配其充电电流,为不同移动设备充电,使其电池达到最佳利用率。
[0013]可选的,步骤B包括:根据用户通过所述计算机设置的对各移动设备的默认充电模式、指定的加速充电模式或零充电模式,为各所述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不同充电电流的充电指令。
[0014]可分别对连接于计算机USB接口的不同移动设备的充电速度进行控制,例如一部移动设备进入零充电模式,另一部移动设备最快速充电,使该设备独享该USB埠的输出电流,将充电速度调整到最快。
[0015]可选的,生成的所述充电电流的值根据移动设备当前已充电状态进行调整。
[0016]由上,使各移动设备的电池达到最佳利用率。例如在预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等不同充电阶段分别调整充电电流,使电池工作环境达到最佳。
[0017]可选的,步骤B所述充电指令中包括物理设备对象名称、充电模式代码值;
[0018]步骤C所述将所述充电指令转化为所述移动设备可识别的厂商请求的步骤包括:
[0019]Cl:建立驱动层与应用层通信的符号链接;
[0020]C2:通过所述符号链接,应用层将所述充电指令中的物理设备对象名称、充电模式代码值封装为一 I/o请求包后传输到驱动层;
[0021]C3:驱动层解析所述I/O请求包,并根据其中的物理设备对象名称、充电模式代码值构建所述移动设备可识别的厂商请求。
[0022]可选的,所述步骤C2包括:
[0023]应用层构建一数据结构,将所述物理设备对象名称、充电模式代码值加载到该数据结构中;
[0024]将所创建的数据结构加载设备控制请求属性以及控制指令属性,并封装成一 I/O请求包发送到所述符号链接中。
[0025]可选的,步骤C所述传输至相应的移动设备包括:
[0026]驱动层依据所述I/O请求包中的物理设备对象名称打开相应移动设备的物理设备对象;
[0027]构建另一 I/O请求包,将所述厂商请求作为其参数;并将该I/O请求包传输至所述移动设备的物理设备对象。
[0028]可选的,步骤C3还包括:通过设备控制请求属性以及控制指令属性判断所述I/O请求包的合法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实现本发明方法的模块框图;
[0030]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对苹果公司移动设备充电的控制方法。
[0032]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模块框图,包括相互连接的应用层11和驱动层12。其中,应用层11中包括:
[0033]苹果移动设备监测模块110,用于实时监控用户插入或移除苹果设备的操作,并识别所插入的苹果设备。
[0034]人机界面模块111,与所述苹果移动设备监测模块110连接,用于依据苹果移动设备监测模块110的识别结果向用户提供显示和操控界面,显示界面包括已识别出的若干苹果移动设备及各设备当前的充电状态;操控界面包括提示用户选择对已识别出的苹果设备进行充电模式选择,充电模式包括:维持原充电速度不变、充电加速或不进行充电等。
[0035]充电管理模块112,与人机界面模块111连接,用于通过自定义的协议建立应用层11与驱动层12的交互,依据用户的充电模式控制驱动层12对苹果设备进行充电,并且将苹果设备的充电状态接收并向人机界面模块111反馈。
[0036]驱动层12包括USB即插即用管理器121和充电驱动模块122。其中USB即插即用管理器121用于向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的苹果移动设备加载底层驱动;充电驱动模块122用于当其接收到充电模式选择指令后,通过构建USB请求块(URB,USB RequestBlock)发送USB设备厂商请求给该苹果移动设备的USB固件程序响应。
[0037]苹果移动设备的USB固件程序通过操控苹果移动设备主板上的可编程电源管理芯片(如iPad2和iPad3可编程电源管理芯片的型号为PM8028)改变锂离子电池的内阻,从而改变充电电流,因计算机USB接口电压保持5V不变,对苹果移动设备的充电功率P =充电电压U*充电电流I,因此通过改变充电功率,实现对于充电的控制。
[0038]如图2所示,基于计算机USB接口下苹果移动设备的充电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步骤SlO:识别与计算机USB接口连接的各苹果移动设备。
[0040]当用户将至少一部苹果移动设备插入计算机USB接口,苹果设备监测模块110对新插入的各苹果移动设备进行识别。苹果移动设备属于复合设备,即具有至少两种USB设备功能,每种设备功能具有一个对应的接口。复合设备通过USB接口接入计算机时,计算机的USB总线驱动程序将为每个接口创建一个物理设备对象(PDO)。在复合设备的多个接口中,主接口的设备范例ID是该设备的序列号描述符,其他接口的设备范例ID为零。通过上述方式识别主接口的物理设备对象。
[0041]如果在计算机中未安装苹果Itunes或苹果手机助手等软件,在Windows XP系统中,苹果移动设备被识别为图像设备,此时图像设备为主接口的设备;在Vista及其后续系统中,苹果移动设备被识别为便携设备,此时便携设备为主接口的设备。
[0042]此种情况下,驱动层12中的USB即插即用管理器121自动为该设备加载驱动程序并在驱动加载成功后向苹果移动设备监测模块I1的隐藏窗口发送WM_DEVICECHANGE消息,苹果移动设备监测模块110通过扫描发现新插入的各苹果移动设备,并获取所扫描出的各苹果移动设备的信息。具体的,苹果移动设备监测模块110可通过如SetupAPI函数扫描当前连接的所有设备,获取每一部与计算机USB接口所连接设备的设备范例ID、生产厂商ID(Vendor ID)、产品ID (Product ID)。其中,苹果移动设备的设备范例ID为由40个数字或字母组成的字符串、生产厂商ID为“05AC”。苹果移动设备监测模块110获取上述信息后,通过判断设备范例ID的字符串长度(40)以及生产厂商ID(05AC)两个条件判断是否是苹果移动设备。当确定与计算机USB接口连接的是苹果移动设备后,得出当前已连接的苹果移动设备列表。苹果移动设备列表中反应各苹果移动设备的主接口的物理设备对象、设备范例ID、生产厂商ID以及产品ID信息等。
[0043]如果在计算机中已安装苹果Itunes或苹果手机助手等软件,在Windows XP系统中,苹果移动设备被识别为图像设备和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设备,此时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设备为主接口设备;在Vista及其后续系统中,苹果移动设备被识别为便携设备和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设备,此时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设备为主接口设备。
[0044]此种情况下,苹果移动设备监测模块110直接通过苹果Itunes或苹果手机助手等软件获取与计算机USB接口连接的苹果移动设备信息,包括主接口的物理设备对象、设备范例ID、生产厂商ID、产品ID,另外,还包括设备名称(如某某的iPad)、电池电量、1S系统版本等信息。通过上述软件获取苹果移动设备信息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详述。
[0045]苹果移动设备监测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