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可穿戴的温差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64605阅读:来源:国知局
5956569A、美国专利US20020069906A1、美国专利US006100463A、中国专利CN200510082038.9 等。
[0030]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温差发电装置的核心结构示意图。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温差发电装置应用于可穿戴生活用品。其具有集热器、散热器以及夹设在散热器和集热器之间的多个热电模块。从图示可见,上述集热器以丝网状的良导热体作为衬底,且朝向导热基座设为多孔散热的聚酯布,并与可穿戴产品外形匹配裁制,集热器厚度通常在1_4_之间,优选2mm;上述散热器集成设于可穿戴产品的外表,以常规风冷、水冷或蒸发性的气液双相致冷为主,两者之间的热电模块为间隔式阵列布置,分别由绝热层3分隔各热电偶对。该温差发电装置可根据需求自主定制幅面大小,也可以采用多个该装置分布式设于可穿戴用品并且级联至共同的输出端。必要时,该温差发电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可做成柔性弯曲型,只需保证各层相互平行即可。
[0031]市场上,移动电源作为当前主流的便携式供电电源,但由于产品体积的限制其容量提升始终难以突破。而采用该温差发电装置,只需将集热器浸没于高温的气体、液体中或野外的火苗上,即可提供热电模块足够的温差要求,从而实现灵活充电。此时,集热器可采用诸如紫铜、铍铜等制作面积足够大、热流均匀输出的端面;而散热器可采用紫铜、铝的翅片,且散热器的面积相对热电模块需相等或稍大,冷却效率可维持到温差50°C左右,以便足以维持冷热端的温差均匀性和热流密度均匀性。其间采用石棉框架进行绝热,从而热电模块得以固定并使得热端、冷端的热量能够充分、优选地全部流过热电模块。
[0032]从具体的实施来看,如图2所示,上述温差发电装置中的集热器、热电模块和散热器可以呈水平式摆设。但也不乏另外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上述温差发电装置中的集热器、热电模块和散热器呈竖直式摆设,而且基于散热器并联、集热器并联的统一热管理方式,该温差发电装置由两层以上散热器、集热器和热电模块叠设构成,各热电模块级联输出至稳压模块。热端有直接导热通道使之相连于集热器;并且所有冷端有直接通道相连于散热器。
[0033]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还提出了微型热电芯片热电臂金属化的工艺。上述热电偶对的基元是由两种相异的热电半导体材料配对组成。典型例子的热电器件有一种P-型热电材料和一种η-型热电材料。P-型热电材料中电流与热流的载流子方向一致;而η型热电材料的载流子方向对电流、热流相反。制造热电模块即是将该些基元优选地、并高密度地叠加联系起来。
[0034]该温差发电装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提供一种衬底材料为陶瓷-1或高导热材料,譬如高热导京瓷ΑΝ242型号。它的几何形状在一定范围内可由3D打印控制和两种热电臂同时成型。3D打印系统将η-型材料(譬如“BiTe”)和p-型材料(譬如“BiSbTe”)生成高密度的阵列。间隔材料是低热导率的陶瓷_2,譬如京瓷GL771型号。生成所需的几何构型后,在300度左右的温度退火,经过建模过程即可一次性即时完成上述多种材料的实物。3D打印这样完成了组元器件的阵列、并且很环保地制造了热电模块。热电组元阵列(接线)的串并联电路经过其后端电极的打印完成接线(用铜、铅或铝材料等)。后端封装时采用3D打印上述高热导陶瓷-1完成。
[0035]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温差发电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从图示可见,上述热电模块中集成有DC-DC稳压模块,该稳压模块可根据温差发电的实际应用需求稳定输出所需的电压、电流,而输入向则接收来自于热电偶对的生成电流,由于温差的波动区间,该热电偶对输出电压也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故而采用该稳压模块,能实现输入范围0.9V-24V而稳定输出5V电源。另一商用转换器Maxim668 (美国马克西姆公司产品)同样适用,该转换器的计数指标为输入范围2.7-18V而稳定输出5V电源。稳压模块的输出向可外接充电电路及蓄电池作内部储能之用,也可以外接LED指示灯及USB插座,供USB接口设备使用。
[0036]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具有无噪声、寿命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粗矿的环境。只要有热源就可解决可穿戴电子产品的供电问题。并且设备可以绿色生产使用、满足环保严格的要求。可适合在一些偏远、供热充足的地区大量推广利用来满足这些偏远缺电区对电的需求的温差发电装置。
[0037]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可穿戴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由集热器、热电模块及散热器组成且总厚度小于10mm,其中所述热电模块运作于温差范围10°C ~60°C,所述集热器包括集热的底部热板和直接接触设于底部热板与热电模块热端面之间的导热基座,所述底部热板为丝网状的良热导体;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面和直接接触设于热电模块冷端面散热基座;所述热电模块为集成有稳压模块的芯片且芯片中设有间隔式密集阵列型的热电偶对,所述稳压模块外联储能单元、LED指示灯及USB插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可穿戴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热板为丝网状的良导热体,且朝向导热基座设为多孔散热的聚酯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可穿戴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应用于可穿戴服装或可穿戴配饰,且所述集热器、热电模块及散热器为柔性弯曲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可穿戴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应用于便携式充电宝,且所述底部热板浸没于高温的气体、液体中或火苗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可穿戴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模块中间隔式密集阵列型的热电偶对之间设有绝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可穿戴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中的集热器、热电模块和散热器呈水平式摆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可穿戴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装置中的集热器、热电模块和散热器呈竖直式摆设,且基于散热器并联、集热器并联,所述温差发电装置由两层以上散热器、集热器和热电模块叠设构成,各热电模块级联输出至稳压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可穿戴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翅片式的空冷散热器、双相的气液冷却器或循环水冷散热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便携可穿戴的温差发电装置,由集热器、热电模块及散热器组成且总厚度小于10mm,热电模块运作于温差范围10℃~60℃,其中集热器包括底部热板和直接接触设于底部热板与热电模块热端面之间的导热基座,底部热板为丝网状的良热导体;散热器包括散热面和直接接触设于热电模块冷端面散热基座;热电模块为集成有稳压模块的芯片且芯片中设有间隔式密集阵列型的热电偶对,稳压模块外联储能单元、LED指示灯及USB插座。应用本发明温差发电装置,能够利用任何热能发电,无噪声、无消耗、体积小、夹层薄、方便穿戴携带、保存及组装,填补了可穿戴电子能源领域的空白,该产品绿色环保,适用范围广,工作寿命长,还适于野外单独使用或与炊具集成使用。
【IPC分类】H02N11-00
【公开号】CN104578978
【申请号】CN201510019903
【发明人】金安君
【申请人】苏州荷达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