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配电线路撤紧线时的撤紧线助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5962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配电线路撤紧线时的撤紧线助推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配电线路撤紧线时的撤紧线助推器,它包括一根长杆型操作棒,其上端通过一螺纹连接座相接有一不锈钢主杆,在主杆的端部一侧横向焊接有一用于拉回卡线器时用的弯头,该主杆端部的另一侧焊接有用于插入卡线器下巴以推出卡线器的、前端部带有V型槽的不锈钢扁铁推块,并对应于所述的不锈钢扁铁推块相邻侧的主杆上还焊接有一条横向布置的、用于防止卡线器跑线的不锈钢横条,这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降低劳动强度,降低作业风险,提高施工作业效率等特点。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配电线路撤紧线时的撤紧线助推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配电线路撤紧线时的撤紧线助推器,属于电力线路施工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原紧线前,施工人员依靠人力将杆塔间导线初步拉紧,其拉紧程度远远达不到规程要求,要靠卡线器和手板葫芦联动操作,进一步拉紧导线。传统操作程序是:挂设手板葫芦—持卡线器安装在导线一端—链条葫芦一端连接卡线器—人工杆上用手臂将卡线器推向外侧—拉动手板链条葫芦带动卡线器,起到紧线作用—紧线结束撤回卡线器。
[0003]原施工作业表明,按常规施工,一次紧线成功,其卡线器推出距离均大于1.8米。由于工作人员需要用手臂尽可能的将卡线器推远(因为耐张段导线重,地面拉线人员体力有限,初步拉紧后的导线弧垂度大,需要将卡线器推出距离越远),其身体也势必要尽量的向外侧扑,在一次紧线成功的次数中,工作人员侧扑后人员与杆塔已经形成45-60的角度。由于高空作业劳动强度大,人员体质有差异,作业人员腰椎、腰肌容易损伤,且一次不成功需要二次紧线、卡线器推出的距离远近,决定了紧线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降低劳动强度,降低作业风险,提高施工作业效率的用于配电线路撤紧线时的撤紧线助推器。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用于配电线路撤紧线时的撤紧线助推器,它包括一根长杆型操作棒,其上端通过一螺纹连接座相接有一不锈钢主杆,在主杆的端部一侧横向焊接有一用于拉回卡线器时用的弯头,该主杆端部的另一侧焊接有用于插入卡线器下巴以推出卡线器的、前端部带有V型槽的不锈钢扁铁推块,并对应于所述的不锈钢扁铁推块相邻侧的主杆上还焊接有一条横向布置的、用于防止卡线器跑线的不锈钢横条。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弯头为一能够套住卡线器头部的、呈平宽形带端部弯钩的勾体;在该弯头的下方、主杆侧边上焊接有横向布置的、与弯头同宽的用于拉回卡线器进行固定用的不锈钢定位扁铁;所述的长杆型操作棒由上杆和下杆通过中间脱卸式连接座相接而成。
[0007]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降低劳动强度,降低作业风险,提高施工作业效率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配电线路撤紧线时的撤紧线助推器,它包括一根长杆型操作棒I,其上端通过一螺纹连接座2相接有一不锈钢主杆3,在主杆3的端部一侧横向焊接有一用于拉回卡线器时用的弯头4,该主杆3端部的另一侧焊接有用于插入卡线器下巴以推出卡线器的、前端部带有V型推槽5的不锈钢扁铁推块6,并对应于所述的不锈钢扁铁推块6相邻侧的主杆3上还焊接有一条横向布置的、用于防止卡线器跑线的不锈钢横条7。
[0010]图中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弯头4为一能够套住卡线器头部的、呈平宽形带端部弯钩41的勾体;在该弯头4的下方、主杆3侧边上焊接有横向布置的、与弯头4同宽的用于拉回卡线器进行固定用的不锈钢定位扁铁8;所述的长杆型操作棒I由上杆11和下杆12通过中间脱卸式连接座13相接而成。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配电线路撤紧线时的撤紧线助推器,它包括一根长杆型操作棒,其上端通过一螺纹连接座相接有一不锈钢主杆,其特征在于:在主杆的端部一侧横向焊接有一用于拉回卡线器时用的弯头,该主杆端部的另一侧焊接有用于插入卡线器下巴以推出卡线器的、前端部带有V型槽的不锈钢扁铁推块,并对应于所述的不锈钢扁铁推块相邻侧的主杆上还焊接有一条横向布置的、用于防止卡线器跑线的不锈钢横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配电线路撤紧线时的撤紧线助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头为一能够套住卡线器头部的、呈平宽形带端部弯钩的勾体;在该弯头的下方、主杆侧边上焊接有横向布置的、与弯头同宽的用于拉回卡线器进行固定用的不锈钢定位扁铁;所述的长杆型操作棒由上杆和下杆通过中间脱卸式连接座相接而成。
【文档编号】H02G1/04GK106025933SQ20161035983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7日
【发明人】孙永莹, 沈骏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