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安装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2480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安装底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箱安装底板。
【背景技术】
[0002]安装底板为配电箱内的一零部件,用于电器元器件的安装固定,该底板一般设置在配电箱底部位置,通过螺丝等紧固零件固定连接在配电箱底部,现有的关于配电箱底板的结构设计一般都是采用边角为直角并且四个角与四边齐平的结构设计,整体除去凹槽结构不考虑的话为矩形结构,如图1所示,针对这种设计的安装底板,在安装时容易出现与别的零部件出现卡住或者尖角抵触情况,同时安装板在边角折弯时需要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折弯刀才能实现四个边角全部折弯,在产品生产加工时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箱安装底板,该产品结构设计巧妙,在产品安装和加工生产过程中相对比与现有产品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0004]一种配电箱安装底板,包括底板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孔和凹槽,固定孔和凹槽均匀分布在底板本体的四个角上,凹槽两侧为倒圆弧角结构,凹槽的两侧平台高度低于凹槽所在边,凹槽的外侧平台通过圆弧过渡与底板的另一条边相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凹槽两侧的倒圆弧角结构设计,并且外侧边角均采用倒圆弧角过渡,便于安装时的方便,克服了直角过渡在安装时容易出现与别的零部件出现卡住或者尖角抵触情况等缺陷,同时因为设置在四个角上的凹槽的两侧平台高度低于凹槽所在边,因此在对该底板进行边角折弯时,折弯机只需要一把折弯刀就可以实现四个边的折弯,在产品生产加工时就非常方便,很好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该产品的折弯不方便的缺陷,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该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结构巧妙,很好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产品的不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实用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好,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现有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底板本体;2、固定孔;3、凹槽;4、外侧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2所示,一种配电箱安装底板,包括底板本体1,所述本体I上设置有固定孔2和凹槽3,固定孔2和凹槽3均匀分布在底板本体I的四个角上,凹槽3两侧为倒圆弧角结构,凹槽3的两侧平台高度低于凹槽3所在边,凹槽3的外侧平台4通过圆弧过渡与底板的另一条边相连接。
[0010]通过在凹槽3两侧的倒圆弧角结构设计,并且外侧边角均采用倒圆弧角过渡,便于安装时的方便,克服了直角过渡在安装时容易出现与别的零部件出现卡住或者尖角抵触情况等缺陷,同时因为设置在四个角上的凹槽3的两侧平台高度低于凹槽3所在边,因此在对该底板进行边角折弯时,折弯机只需要一把折弯刀就可以实现四个边的折弯。
[0011]上述实施例仅作为该实用新型的一简单说明,并不能作为限定该专利权利要求范围的依据,任何同等类似的结构设计或者发明创造均属于该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配电箱安装底板,包括底板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孔和凹槽,固定孔和凹槽均匀分布在底板本体的四个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两侧为倒圆弧角结构,凹槽的两侧平台高度低于凹槽所在边,凹槽的外侧平台通过圆弧过渡与底板的另一条边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配电箱安装底板,包括底板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孔和凹槽,固定孔和凹槽均匀分布在底板本体的四个角上,凹槽两侧为倒圆弧角结构,凹槽的两侧平台高度低于凹槽所在边,凹槽的外侧平台通过圆弧过渡与底板的另一条边相连接,通过在凹槽两侧的倒圆弧角结构设计,并且外侧边角均采用倒圆弧角过渡,便于安装时的方便,克服了直角过渡在安装时容易出现与别的零部件出现卡住或者尖角抵触情况等缺陷,同时因为设置在四个角上的凹槽的两侧平台高度低于凹槽所在边,因此在对该底板进行边角折弯时,折弯机只需要一把折弯刀就可以实现四个边的折弯,在产品生产加工时就非常方便,很好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该产品的折弯不方便的缺陷。
【IPC分类】H02G3-08, H02B1-46
【公开号】CN204290105
【申请号】CN201520022956
【发明人】蔡杰克
【申请人】蔡杰克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