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补修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1868阅读:1869来源:国知局
线路补修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线路补修管。
【背景技术】
[0002]电力线路施工基本是在野外作业,在电力架空线路施工中,在牵引车长距离牵引导线时,经常会发生钢芯铝绞线的外层铝股磨损、折断;在线路运行中也会因为外力的作用产生断股,使用单金属导线也同样会出现截面损伤,这就需要及时适当的对导线进行修补,避免因为散股或截面损伤扩大而导致的传输、机械性能下降,甚至断线。在损伤的部位要求采取补修措施,以保证导线的有效抗拉强度和导线的横截面。根据国家标准GBJ233《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钢芯铝合金绞线在同一截面处的损伤面积占铝股总面积的7%?25%者,应采用补修管进行补修。现有技术中补修管大多采用两个半管体抽匣式对接,然后用压接钳将两个半管体压接变形,从而固定在导线上。
[0003]目前,申请号为201420219889.8的中国专利,它公开了一种线路补修管,其旨在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线路补修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滑轨包括C形补修管本体的内侧壁向凹陷成型的滑轨台以及设置滑轨台一侧的滑轨侧壁,所述滑轨侧壁与台面呈75?85度设置,所述C形封盖开口端的两外侧壁均设有楔形面,所述C形封盖开口端的端面与滑轨台的台面相抵触,所述楔形面与滑轨侧壁相嵌合。以及,申请号为201420309499.X的中国专利,它公开了一种铝包钢芯铝绞线用补修管,其铝管和抽匣,铝管在轴向上设置有与抽匣相配合的滑槽,滑槽在铝管的外表面上的开口距离小于滑槽在铝管内侧的开口距离,抽匣的外表面为弧面,抽匣的内表面和铝管的内表面均为半圆形弧面,抽匣与滑槽抽屉式对接后,抽匣的内表面和铝管的内表面构成完整圆形弧面,抽匣的外表面与铝管的外表面构成完整圆形弧面,铝管和抽匣均采用耐热铝合金制成。
[0004]这两种补修管虽然都能达到线路补修的效果,但这两种结构的补修管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以下问题:1、在将导线嵌入C形补修管本体内时由于C形补修管本体的开口处棱边较为锋利,因此容易对导线进一步产生伤害,并且此补修过程需要操作工人手动操作时,棱边易将操作工人的手套划破,甚至将手掌划破,因此带来使用的安全隐患;2、现有技术中的所有补修管都是通过压接钳将其固定在导线上的,但由于压接钳在夹紧过程中无法将C形补修管本体与C形封盖达到完全排除间隙,因此外露的补修管其密封性较差,外界的杂质或雨水会浸入到补修管内从而腐蚀导线,降低了修补效果,因此为解决间隙问题可在C形补修管本体与C形封盖的间隙中注入密封胶,然而现有的补修管其C形补修管本体与C形封盖的间隙开口较小,因此将密封胶注入间隙内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补修管,该补修管不仅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并且有利于增加适用范围。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路补修管,包括C形补修管本体和C形封盖,所述C形补修管本体设有用于与C形封盖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在C形补修管本体的外表面上的开口距离小于滑槽在C形补修管本体内侧的开口距离,所述C形封盖包括有可与滑槽的内侧壁相抵触的楔形面,所述滑槽的开口处棱边设有圆滑过渡结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导线嵌入C形补修管本体内时C形补修管本体的开口有圆滑过渡结构,因此不会有锋利的锐角会对导线产生划伤,避免对导线产生进一步的伤害;此外当操作人员手握C形补修管本体时,其棱边处的圆滑过渡结构不会划破操作工人的手套,更不会将其手掌划破,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圆滑过渡结构使C形补修管本体开口处的棱边与C形封盖形成的间隙具有更大的开口,因此可便于将密封胶从间隙的开口注入其内,再使用压接钳后有效封闭了 C形补修管本体与C形封盖之间的间隙,提高了补修管的密封性,增强了修补效果,因此有利于增加适用范围。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滑过渡结构为倒圆角。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达到圆滑过渡结构的防划伤、增加间隙开口的效果,可以在C形补修管本体的开口处棱边加工出倒角或是倒圆角,但开口处棱边处设置倒角后虽然能在其原先的基础上减小了棱边锐角程度,但其圆滑、防划伤的效果远差于倒圆角,而想增加倒角的使用效果亦可在倒角后的棱边再进一步倒角,以减少棱边的锐角程度,但其需要多次加工倒角,工序繁琐,因此倒圆角的一次加工成型也简化了加工工序。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槽底处棱边设有倒圆角。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压接钳将C形补修管本体的开口缩小时,滑槽底部的倒圆角可避免开口两侧的变形夹持部因应力集中而在根处产生开裂,避免C形补修管本体在夹持过程中直接损坏,同时有利于延长补修管的使用寿命。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面相对于滑槽的槽底一侧设有倒圆角。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面底部的倒圆角与滑槽底部的倒圆角配合,既便于C形封盖在滑槽内滑移,同时也可避免手握C形封盖时,C形封盖的棱边不会划破操作工人的手套,更不会将其手掌划破,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C形补修管本体的半径为R,所述滑槽的开口处棱边倒圆角的半径为r,0.04R ^ r ^ 0.05R。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的开口处棱边倒圆角半径的大小影响着滑槽的深度,即滑槽两侧的变形夹持部大小,若r太大,滑槽的深度会较浅,变形夹持部也会较小,最终夹持作用于C形封盖的夹持面较小,影响了最终C形补修管本体的夹持效果,而当r与R的比例关系为0.04R < r < 0.05R时,即有效的限定了滑槽的开口处棱边倒圆角的大小,使其既有防划伤的作用,又有增加C形补修管本体与C形封盖之间的间隙开口的效果,同时避免变形夹持部较小从而影响夹持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